Stroke:疑似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转运策略——TRIAGE-STROKE临床试验

时间:2023-11-04 20:42:5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卒中是中国人死亡、长期身体和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迎接挑战,卫生部于2011年4月成立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SPTPC)。2016年,SPTPC发布了卒中中心建设的工作计划。为缩短院前急救时间,SPTPC建立了卒中中心网络、卒中地图和卒中绿色通道,创建了"3个1小时黄金救援圈",构建了卒中分级诊疗体制。目前认为,当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初级卒中中心(PSC)的覆盖区内出现疑似大血管闭塞时,有人建议直接转运至综合卒中中心(CSC)。转运策略之间仍存在等效性,最佳转运策略尚未明确。

为此,来自丹麦的学者开展了一项全国性研究者驱动的多中心、随机、评估者盲法临床试验,结果发表在stroke杂志上。研究人员纳入符合静脉溶栓(IVT)条件、疑似大血管闭塞的患者按 1:1 随机分配到最近的 PSC(优先考虑 IVT)或直接 CSC(优先考虑血管内治疗)。主要结果是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第 90 天时的功能改善情况,以修改后的 Rankin 量表(mRS)评分向低分转变为衡量标准。

结果显示,从 2018 年 9 月到 2022 年 5 月,共招募了 171 名患者,其中 104 人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在全部招募完成前停止。基线特征非常均衡。对mRS量表变化的主要分析(序数逻辑回归)显示,第90天功能改善的几率比为1.42(95% CI,0.72-2.82,P=0.31)。大血管闭塞患者首先被送往CSC时,从起始点到股动脉穿刺的时间缩短了35分钟(P=0.007),而首先被送往PSC时,从发病到穿刺(IVT)的时间缩短了30分钟(P=0.012)。PSC组67%的患者进行了静脉输液,而CSC组78%的患者进行了静脉输液;53%的患者进行了EVT,而CSC组63%的患者进行了EVT。

综上,这项试验研究了绕过PSC 对急性卒中患者救治的益处。本研究仅纳入了符合 IVT 条件的患者,这些患者发病时间小于 4 小时,疑似大血管闭塞。然而,由于研究力量不足,结果无法显示直接转入 CSC 的患者对功能预后的影响。

 

参考文献:

Transport Strategy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Acute Large Vessel Occlusion Stroke: TRIAGE-STROKE,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https://doi.org/10.1161/STROKEAHA.123.043875

上一篇: ‘四大顶刊’一周研究导读:客观缓解率达4...

下一篇: 影像诊断 | 儿童肘关节脱位的几个关键要...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