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纪实|韩战营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促进PCI 围手术期焦虑抑郁患者身心共愈

时间:2023-10-07 23:19:4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PCI)是冠心病重要的治疗方式,能够通过快速血运重建改善、缓解心肌缺血症状。但有研究发现,PCI围手术期治疗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转归和预后可产生消极影响。近年来,“双心”医学得到了较大发展,临床工作者开始探索中西医结合的“双心”医学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此,全科学苑邀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韩战营教授就中西医结合“双心”干预治疗分享经验和看法。

PCI患者围术期治疗焦虑、抑郁高发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致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严重威胁居民身体健康,影响社会进步发展。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我国冠心病患病人数已达1100万,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每年约有100万人因冠心病死亡。

韩战营教授指出,目前临床上,需要PCI手术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根据数据统计,2022年全国范围内有116万例PCI手术(不包含军队医院和中医医院)。我国已经成为冠脉介入治疗领域的全球第一大国,手术数量居全球首位。

在过去,对于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心内科医生更多关注手术介入后血管狭窄解除和心脏功能的恢复情况,对于患者精神心理关注相对较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内科医生开始关注PCI术后,患者出现的胸闷、胸痛以及心慌的症状,而焦虑和抑郁是导致这些症状最常见的原因。

韩战营教授介绍,PCI术后患者群体中,焦虑和抑郁发生率较普通人群要高,25%~30%患者会出现此类情况,国外研究也显示,有25%左右患者会出现焦虑和抑郁问题。最常见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担心介入手术的成功与否、是否存在并发症、手术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治疗费用以及终身服药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方面。临床上,如何帮助心血管疾病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进行心理干预和建设,研究和治疗“双心疾病”成为了许多心内科医生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双心疾病需身心同治三问法可以帮助识别

双心医学,又称心理心脏病学或精神心脏病学,是心身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1995年全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提出“双心医学”治疗理念,倡导医生在临床治疗中,除了关注患者心脏疾病以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即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对患者的疾病进行生物性治疗及管理的同时,医生还应该加强心理方面的治疗和管理,从而使患者调整心理状态,纠正不良行为,达到身心同治的目的。

韩战营教授介绍,双心医学的模式,要求心内科医生对PCI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多学科联合治疗,如心内科专家、心理咨询专家共同对患者进行治疗。通过中药、西药、运动、音乐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帮助患者提高手术后的治愈率,减少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

因此,双心疾病的识别显得尤为重要,韩战营教授介绍,临床上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患者日常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患者各项检查均正常,是否有胸部不适、胸痛、胸闷等;

(2)通过和患者交谈观察患者情绪,是否存在郁闷、压抑、对生活态度是否消极等;

(3)是否对事物不感兴趣、精力不足或者注意力下降、易发怒、睡眠不好;

(4)如经常出汗或者表情淡漠、烦躁;常常心慌、心率、血压发生变化、幻听幻视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三问法进行初步评估:

(1)患者是否经常心烦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2)是否存在睡眠问题,如睡眠障碍;

(3)是否对以前感兴趣的事情失去兴趣?

三个问题中,如果有两个问题回答肯定,可使用GAD一7自评量表来评估焦虑和抑郁的情况。评估结果小于5分时,可在普通门诊进行治疗,如果大于10分,则需要寻求心理咨询或者精神心理专科进一步治疗。

医药治疗双心疾病优势凸显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近年来,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为促进人民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

韩战营教授表示,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上的作用不可或缺。尤其在心内科疾病的治疗中,使用中成药的比例越来越高。对于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中成药疗效显著。比如心可舒片,由丹参、三七、葛根、木香、山楂组成,纯植物组方,适合此类患者长期服用,不仅可以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心血管疾病,还可以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多项研究显示,与西药相比,中成药不良反应低,而且疗效明显,临床上,对于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可以选择心可舒片,在多个指南/共识中,均提到心可舒片等中成药可用于双心疾病的治疗。

上一篇: Eur. Urol | 转移性肾细胞癌中...

下一篇: JACS:加拿大安大略省肝胰胆癌手术的定...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