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 Dis Sci: 儿童克罗恩病相关腹腔脓肿和蜂窝织炎早期接受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效果更好

时间:2023-04-11 10:00:1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穿透性克罗恩病 (CD) 继发于进行性透壁炎症,最终的结果会导致瘘管、脓肿和蜂窝织炎的出现。内部穿透性 CD ( IPCD ) 并发症包括蜂窝织炎和脓肿,占所有CD相关住院原因的2.7%,并且与手术风险增加有关。对成年患者的研究表明,与炎症性CD患者相比,穿透性CD在5年内住院风险增加170%,手术风险增加380%。更严重的是,86%的穿透性回肠CD成人在诊断后2个月内需要手术,三分之一的腹内脓肿患者在初次住院期间需要手术。除了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和经皮引流外,关于IPCD并发症的最佳管理知之甚少。特别是IPCD 并发症管理中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抗 TNF)治疗的时机和使用也缺乏足够的数据来提供临床共识指南。早期抗TNF启动已被证明可有效治疗和预防穿透性CD,然而,由于感知到会引发感染性并发症的风险,医生可能会在 IPCD 的情况下放弃使用这些药物。本项研究旨在旨在探究患有IPCD并发症的儿科患者的特征和多学科管理,重点关注与感染和CD相关严重不良事件 (SAE) 相关的抗 TNF 治疗的使用和时机。

为此,研究人员收集了2007年至2021年患有内部穿透性克罗恩病并发症的儿科患者并构建了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比较感染性和克罗恩病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评估了在并发症解决之前开始抗 TNF 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探究了在并发症解决之前接受抗 TNF 治疗的患者与未接受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的患者之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本项研究最后共确定了21名患有内部穿透性克罗恩病并发症的患者。7/21在并发症解决之前接受了抗TNF治疗。0/7的患者在并发症解决前开始抗TNF治疗,而10/14的患者没有发生并发症后90天内的感染性不良事件 ( p=0.004)。12/20名患者在并发症发生后 1 年内接受了克罗恩病相关手术和住院治疗,两组间的频率相似。

本项研究结果证实在内部穿透性克罗恩病并发症解决之前启动抗TNF治疗可能是改善临床结果的安全有效策略。

原始出处:

Constant, B.D., de Zoeten, E.F., Weinman, J.P. et al. Early Anti-Tumor-Necrosis-Factor Therapy for Crohn’s Disease-Related Abdominal Abscesses and Phlegmon in Children. Dig Dis Sci 68, 877–888 (2023). https://doi.org/10.1007/s10620-022-07604-7

上一篇: JGH: 全覆盖自膨胀金属支架治疗难治性...

下一篇: 国内商汤推出大模型,具有多模态功能,性能...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