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这种水果好吃不贵,经常吃点能让人心情变好!

时间:2025-04-05 12:11:1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我们爱吃水果,不仅因为它们有着香甜软糯的口感,还因为水果富含丰富的水分和维生素。

但其实,有这么一种水果,除了以上优点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作用,那就是能改善抑郁,让人心情变好。

近日,相关研究学者在Microbiom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探讨了柑橘类水果(如柑、橘、柚子和橙子)的长期摄入与抑郁症风险之间的微妙关系。

这项研究纳入了32,427名参与者,揭示了柑橘类水果如何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群落,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研究基于正在进行的护士健康研究II(NHS2),经过数十年的数据追踪,记录了2,173例抑郁症病例。

研究发现,摄入柑橘类水果的女性往往身体质量指数(BMI)较低,运动频率更高,且每日卡路里消耗量更大。

更有趣的是,只有两种特定的黄酮类化合物——柚皮素和芒柄花素,与降低抑郁风险密切相关,而维生素C的摄入则未显示出类似效果。

进一步的分析揭示,柑橘类水果的摄入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

研究者发现,柑橘类水果的摄入量与15种特定微生物物种的丰度密切相关,其中11种呈正相关,4种呈负相关。

特别是,有益的F. prausnitzii与柑橘摄入量呈正相关,而其丰度又与抑郁症呈负相关,暗示柑橘类水果可能通过增加F. prausnitzii的丰度来帮助抵御抑郁。

F.prausnitzii是一种有益菌,能够促进肠道健康并参与代谢

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体内F. prausnitzii的丰度显著低于健康人群,而增加柑橘类水果的摄入量可以显著提升这一有益菌的丰度。

更为重要的是,F. prausnitzii与S-腺苷-L-甲硫氨酸(SAM)循环的关系,也为解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提供了新线索。

研究者进一步发现,SAM循环中的S-腺苷甲硫氨酸合酶在柑橘摄入后显著增加,而这一酶在维持细胞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分析,研究显示,SAM途径的丰度增加与结肠中单胺氧化酶AMAOA)基因表达的减少相关。

MAOA基因参与了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分解,因此其活性受到抑制时,这些重要神经递质的可用性会增加,从而改善情绪。

总的来说,从这项研究我们了解到,柑橘类水果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物,还可能通过优化肠道微生物群落,特别是提升F. prausnitzii的丰度,从而间接改善大脑健康,降低抑郁症风险。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尝试增加柑橘类水果的摄入,让我们在享受柑橘清新口感的同时,也能拥有一个好心情!

参考文献:

DOI: 10.1186/s40168-024-01961-3

上一篇: Psychiatry and Clini...

下一篇: Science:中南大学雷光华等揭示靶向...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