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 胃体血管球瘤病例分享

时间:2024-05-25 22:00:3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1 病 史 

女性患者,45岁,胃体肿物,临床怀疑胃间质瘤。

大体检查:

肿物1枚(约2.0x1.5x1.5cm),附部分胃黏膜组织(3.5x2.5cm)。

形态学特征:

低倍镜下,肿物境界清楚,无包膜,位于胃壁固有肌层穿插性生长。高倍显示肿瘤细胞形态一致,分布在血管周围,血管大小不一,部分管壁玻璃样变性,瘤细胞胞界清晰,胞浆透明或淡嗜酸性,细胞核圆形,位于中央,呈“煎蛋样”形态,核染色质细腻,核仁模糊。

图片

低倍镜下,肿物为境界清楚的结节,无包膜,位于胃壁固有肌层内,并在肌层内穿插生长。

图片

中高倍镜,均匀一致的肿瘤细胞围绕大小不一的血管,部分血管壁玻璃样变性。

图片

图片

高倍镜,瘤细胞胞浆透明或嗜酸性,细胞核均匀一致,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呈“煎蛋样”形态,核染色质细腻,核仁模糊。

图片

SMA+

图片

Vimentin+

图片

Syn局部+

免疫组化特征:

阳性:SMA、Vimentin、syn(局灶+)、Ki-67指数约4%。

阴性:CD117、CD34、Dog-1,S-100,CgA,Desmin,LCA,CK。

病理诊断:

(胃体)血管球瘤。

2 讨 论

组织学基础:

血管周细胞是一种沿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分布的平滑肌样细胞。包括周皮细胞和血管球细胞。血管球细胞位于小球状动静脉吻合的苏-奥吻合管(Sucquet-Hoyer)壁周围,分布于全身各处,以甲床、指趾侧面和手掌最多见。

图片

▲足部的正常血管球

定义:

血管球瘤是一种血管周间叶性肿瘤,由类似正常血管球的变异平滑肌细胞组成。与肌周细胞瘤、肌纤维瘤和血管平滑肌瘤构成血管周细胞瘤谱。

ICD-O 编码:

8711/0

发生部位:

好发于肢体远端的动静脉吻合支,即正常血管球细胞所在处,故血管球瘤最好发的部位为手指的甲床下,也常见于手掌腕部、前臂和足的皮下或浅表软组织内。消化道中以胃最常见,偶可见于食管、小肠、结直肠、胰腺和肠系膜等。泌尿生殖系统、纵隔、神经、骨、和肺也有过报道。

分型:

血管球瘤、球血管瘤、球血管肌瘤、血管球瘤病、合体细胞/奇异性血管球瘤;恶性潜能不确定的血管球瘤;恶性血管球瘤。

临床特征:

皮肤血管球瘤通常是小的(<1厘米)、红蓝结节,通常与长期疼痛有关,尤其是暴露于寒冷或轻微的触觉刺激时。深部或内脏血管球瘤表现为非特异性肿块。

病理形态:

1.大体特征

血管球瘤典型地形成局限性、卵圆形或圆形结节,切面实性或囊性,通常为出血性表面。肿瘤体积较小,直径多在1 ~2 cm以下。

2.镜下特征

单发性血管球瘤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内,界限清楚,周围可有纤维组织包绕。

肿内含有数量不等的狭窄血管腔及大而不规则的血管,血管壁可增厚,玻璃样变性。

肿瘤细胞围绕血管腔,通常呈袖套状,或弥漫、结节状或片状,高度富于细胞。

肿瘤细胞呈特征性的均匀一致的小圆形细胞,含淡染、嗜酸性或嗜双色性胞质。

核圆形或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形成“煎蛋样”形态,核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坏死及核分裂象少见。

形态学变异型

① 球血管瘤:约占20%,界限不清,瘤内血管多为扩张的海绵状血管,血管周围的球细胞簇少而菲薄,血管腔内可有血栓或静脉石形成。

② 球血管肌瘤:所占比例< 10 %, 除规则圆形的球细胞之外,瘤内还含有平滑肌束,球细胞与平滑肌细胞之间有过渡现象。

③ 合体细胞/奇异型血管球瘤:明显退变的细胞,核显著深染,多形,无核分裂象和坏死。

④ 血管球瘤病:呈弥漫浸润性生长,类似血管瘤病,血管周围可见增生的血管球细胞。

恶性血管球瘤:

也称球血管肉瘤,极其少见,在血管球瘤中的比例不足1%。

诊断标准:

①  瘤细胞核有显著异型性,并可见核分裂象(任何数量);

②可见非典型性(病理性)核分裂象。

形态类型:

① 梭形细胞呈条束状排列,常类似于平滑肌肉瘤或纤维肉瘤;

②总体结构上类似良性血管球瘤,肿瘤内常可见到良性血管球瘤区域,但其他区域瘤细胞由成巢或成片的高度恶性的圆形细胞组成,侵袭性生长。

恶性潜能未定的血管球瘤(GT-UMP):

是指不能满足恶性血管球瘤的诊断标准,但除了核多形性外,显示一个非典型性形态。对于>2cm和位于深部的血管球瘤也属于GT-UMP。

免疫组化:

血管球瘤通常表达 Vimentin、SMA、calponin、H-caldesmon及 IV型胶原,有时表达 Syn,尤其在胃部要与神经内分泌肿瘤鉴别,但不表达CD56和CgA。

不表达AE1 / AE3、 CK19、 Desmin、 CgA、 CD56、 CD34、 CD117和 DOG1。

鉴别诊断:

1. 良性皮肤附件肿瘤

如结节性汗腺瘤、螺旋腺瘤

可见上皮、导管/腺样或皮脂腺分化

角蛋白(+)

 SMA(-)

2. 真皮色素痣

黑素细胞巢+色素沉着

常见核内假包涵体

瘤细胞缺少与血管的密切关系

表达黑色素细胞标记(如S100、Melan-A)

SMA 和caldesmon (-)

3. 血管平滑肌瘤

主要由条束状成熟的、嗜酸性平滑肌细胞组成

缺乏血管球瘤中单一的圆形细胞成分

 SMA(+),desmin (+)

常有疼痛

4. 皮肤纤维瘤

 细胞成分复杂,可见织细胞、多核巨细胞

 CD 68 (+),SMA(-)

5. 神经内分泌肿瘤

 内脏器官

可显示与血管球瘤相似的结构

染色质呈点彩状、椒盐样或胡椒粉样

 SMA(-)

角蛋白(+)、Syn (+) 、CgA (+)

6. 上皮样胃肠间质瘤

 胃肠道

 细胞异型性更大

 CD117、CD34 及 DOG1(+)

分子遗传学特征:

可有NOTCH 基因(NOTCHI,NOTCH2 或NOTCH3 )重排,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的所有恶性血管球瘤都显示了NOTCH2基因重排的存在。相反,NOTCH基因重排在其他血管周细胞起源的肿瘤中很少检测到。此外,一些散发性病例可有BRAF (V600E)和KRAS基因突变。

治疗:

完整手术切除。

恶性血管球瘤和恶性潜能未定的血管球瘤需临床随访。

预后:

传统血管球瘤,包括奇异性血管球瘤、血管球瘤病和其他变异型预后良好,小于10%可局部复发。

恶性血管球瘤临床上具有侵袭性,患者转移和死亡率可达40%。

发生于内脏、体积大的血管球瘤, 无论组织学形态均具有潜在的侵袭性行为。

*本文(包括图片)均为作者投稿, 仅供行业交流学习用,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 Lin J, Shen J, Yue H, et al. Gastric glomus tumor: A clinicopath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21 cases[J]. Biomed Res Int,2020,2020:5637893.

2. 王坚,朱雄增主编,《软组织肿瘤病理学》[M],2017.

3. 方航荣,段 瑛等,胃血管球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J Diag Pathol,July 2022,Vol. 29,No. 7.

4.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5th Edition. Soft Tissue and Bone.

5. 王坚, 范钦和. 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软组织疾病[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8(1):101-103.

6. 王坚,喻林,刘绮颖主译,《软组织肿瘤诊断病理学》[M],2021.   

上一篇: 好文推荐 | 脑小血管病与认知障碍的研究...

下一篇: 病理干货 | 早期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