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院基础所张卫奇/许海燕ACS Materials Lett.封面:岩藻多糖载药纳米凝胶联合放疗增强P-选择素靶向治疗乳腺癌

时间:2023-10-04 23:23:1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靶向递送抗肿瘤药物可有效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目前,肿瘤特异性受体作为指导药物递送的靶标选择仍非常有限。因此,利用肿瘤新生抗原(Neoantigen,例如,肿瘤组织中新出现或过表达的受体)以区分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引导纳米药物靶向递送至肿瘤部位,对于增强纳米药物的抑瘤效应和生物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肿瘤局部的电离辐射(放疗)可上调P-选择素在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中的表达,这为基于P-选择素靶向的纳米药物递送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张卫奇团队与许海燕团队合作构建了一种新的自组装多糖纳米凝胶用于P-选择素靶向的肿瘤药物共递送。该团队直接将化疗药物顺铂(Cisplatin, Cis)、米托蒽醌(Mitoxantrone, Mito)与天然多糖岩藻多糖(Fucoidan, Fuc)共组装,制备了呈“蠕虫”状的载药纳米凝胶(FCM)(图1)。研究结果表明,双药共载的FCM纳米凝胶其结构稳定,同时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效应,且保持了Fuc固有的P-选择素靶向能力。通过对FCM的体内和体外治疗效果进行系统评估,研究发现放疗在体内外均可显著上调4T1小鼠乳腺癌模型中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进而增强FCM针对肿瘤部位P-选择素的靶向递送。与单纯放疗和游离Cis+Mito治疗相比,通过放疗预处理,肿瘤P-选择素表达得到提升,FCM在肿瘤部位具有更好的富集,展现出更佳的抗肿瘤效应。FCM纳米凝胶中主要基质为Fuc,具有生物安全性好的特点。该工作表明FCM可提高小鼠对Cis和Mito两种化疗药的最大耐受剂量。同时,与单独给药游离Cis+Mito相比,FCM可以显著降低药物的系统毒性。

图片

图1. FCM纳米凝胶的制备及作用机制和封面图片。

近期,该工作以“Radiotherapy potentiates the P-selectin targeted cancer drug delivery based on a cisplatin and mitoxantrone co-assembled fucoidan nanogel”为题发表于ACS Materials Letters期刊,并被选为Cover Story。本研究中构建的FCM纳米凝胶通过联合放疗,为治疗P-选择素表达水平低的肿瘤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同时其制备方法具有简便和低成本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转化应用的可行性。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materialslett.3c00747

上一篇: 问诊分析:随访四年半的肺结节,当地医生建...

下一篇: 年轻女性左主干真性分叉病变急诊Crush...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