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回应“白肺”现象,指导自我监测三个指标,可预警“白肺”的出现

时间:2023-01-03 15:03:0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近日,“白肺”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就诊过程中发现肺炎或是CT出现了白肺现象,有网友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感染了原始毒株或者接种疫苗有关系。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12月27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作出回应。焦雅辉表示,现在出现所谓的白肺与武汉当时的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并且当前的流行优势毒株仍然是奥密克戎毒株。

01

什么是白肺?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白肺是肺部影像学表现的一个口语化的描述。正常情况下,肺由肺泡组成,肺泡里充满了空气,在进行CT或X线检查时,射线穿过肺泡,其影像表现应呈现为黑色区域。若肺泡里出现炎症和感染,有渗出液和炎性细胞时,肺泡会被渗出液或炎性细胞填充,射线无法穿透,因此在影像学上表现为白色区域。这个白色区域反映的是渗出物的影像学表现,并非肺脏的组织和实体变成了白色,这就是大众所谓的“白肺”。随着渗出液吸收、炎症消退,“白肺”的表现也会逐渐消退,即肺部影像学表现会恢复到正常的黑色区域。因此,并不是只要肺部出现炎症就称为白肺,只有出现比较严重的肺炎表现才会出现白肺,通常肺部炎症较重,渗出液较多,白色影像区域面积达到70%~80%时,临床上才称为白肺。

此外,还有另一种情况下肺部影像学表现也会呈现出白肺表现。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武文娟介绍说,如果患者原本有肺部疾病,例如肺纤维化、肺结核等,肺部受到了损伤,影像学也可呈现为白肺表现。

02

如何预防白肺?

“不能预防,只能预警”。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武文娟表示,根据目前新冠病毒感染的情况,推荐80岁以上老人,出现阳性症状后,及时与社区医生或自己平时熟悉的主治医生联系,根据情况判断患者需要居家观察治疗还是住院治疗。

如果居家观察治疗,可以监测以下三个指标来预警白肺:
1.血氧饱和度:如果家中有血氧仪,可给予患者监测血氧饱和度,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3%,需提高警惕。
2.脉搏或心率:正常脉搏或心率是60~100次/分,低于60次/分或高于100次/分要警惕。
3.呼吸频次:正常呼吸频次是12~20次/分左右,在老年人静息状态下,呼吸频次低于12次/分或高于20次/分,甚至超过30次/分时需要提高警惕。如果呼吸频次不好观察,可通过胸廓活动频次来计数。

如果以上指标出现变化,应及时联系医疗机构,做进一步检查、诊断及处理。当然,除了高龄老人外,有基础疾病的老人、肥胖人群,甚至是中青年,都应在感染新冠病毒后提高警惕。

03

咳嗽气短要做肺部CT吗?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刘之枫医生表示,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建议拍CT检查,明确是否存在病毒性肺炎,而对于大多数的轻症患者,做CT的必要性不是很大。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罗斌表示,不是所有“阳”过的人都要做肺部CT。绝大多数“阳性”患者是轻型或普通型,表现为发热、乏力、咽干、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无累及肺部。因而,无需特别检查肺部。

医生也提醒道,对于部分患者,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老年人、慢阻肺、支气管疾病、肺癌、心衰、肾衰等疾病患者,需提高警惕,此类人群有出现危重症的可能,其感染后一直存在咳嗽、气短等症状,做肺部CT就非常有必要。

04

出现白肺就治不好了吗?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出现白肺之后,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在临床上,尤其是现在这波疫情中,主要是高龄且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但这样的患者占比非常低。

焦雅辉表示,出现白肺需针对病原体治疗,不仅是新冠病毒,多种病原体都可引发肺部炎症,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细菌等,严重感染时都可出现白肺的影像学表现。治疗上,现在有成熟的专家共识和治疗方案,主要是俯卧位通气,配合给氧治疗,包括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还有被网友称为救命神器的ECMO,同时还应加强对患者原发病的治疗。经过治疗,白肺患者中有相当部分是可以好转的。

借此机会,我们呼吁一定要加强老年人健康状况监测,要关口前移,在老年人发生感染,尤其发现转重倾向,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就诊。目前,全国也要求对于老年人重症患者不要经过分级诊疗、逐级转诊,要直接转诊到三级医院就诊进行救治。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上一篇: 实验复习|通过布洛芬的研发缘由、研发历程...

下一篇: “阳了”之后一直咳嗽会白肺吗?关于白肺的...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