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H:内镜下粘膜下清扫结直肠病变期间连续使用抗血栓药物会增加出血风险

时间:2023-07-17 11:14:0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在增加。虽然结直肠内镜下黏膜下夹层 (ESD) 适用于结直肠上皮肿瘤的治疗,并且ESD也有较高的整体和根治性切除率,但ESD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不良事件。在全国性的结直肠瘤变患者队列中,4% 的患者发生ESD后出血。抗血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剂,现在广泛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并且随着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其使用量也在增加。然而,使用抗血栓药物可能是内镜干预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因此,可以停用抗血栓药物以减少ESD后出血。然而,停用这些药物会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许多指南指出,应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和与手术相关的风险来确定停用或继续使用抗血栓药物。迄今为止,只有两项研究评估了在结直肠周围ESD期间正在进行的低剂量阿司匹林(LDA)或单一抗血小板药物。因此,在结直肠周围ESD期是否应继续使用抗凝剂或多种抗血小板药物尚未明确。

这项研究包括468名接受ESD治疗的结直肠上皮肿瘤患者,其中82名接受抗血栓药物治疗,386名未服用药物。在服用抗血栓药物的患者中,在围ESD期间继续使用抗血栓药物。最后比较了匹配后的临床特征和不良事件的差异。

在倾向评分匹配之前和之后,继续使用抗血栓药物的患者(分别为19.5%和21.6%)的结直肠ESD后出血率高于未服用抗血栓药物的患者(分别为2.9%和5.4%)。在Cox回归分析中,继续使用抗血栓药物与ESD后出血风险相关(HR,3.73;95%CI,1.2-11.6;P < 0.05)与未进行抗血栓治疗的患者相比。所有经历ESD后出血的患者均通过内镜止血手术或保守治疗成功治疗。

在结直肠周围ESD期间继续使用抗血栓药物会增加出血风险。然而,在仔细监测 ESD 后出血的情况下,继续治疗可能是可以接受的。

原始出处:

Keisuke Kawasaki. et al. Continuous use of antithrombotic medications during peri-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period for colorectal lesions: A propensity score matched study.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https://doi.org/10.1111/jgh.16149

上一篇: TAG:内脏脂肪组织对克罗恩病患者接受抗...

下一篇: DCR:腹腔镜下切除左侧梗阻性结肠癌后的...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