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糖网”偏爱年轻人?要当心!

时间:2019-11-01 00:55:1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专家解读】“糖网”偏爱年轻人?要当心!

眼科专家:这届年轻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频发,要当心了!

案例一

4个月前,25岁的小倩(女)正在家中照看1岁多的宝宝,忽然眼前模糊,起初以为是身体太累了,过段时间自然会好,可没想到,两三个月过去了,情况却越来越严重,而且眼睛出现一块黑斑,8月10日小倩来到陕西省眼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病院。

经询问,原来小倩曾于2013年患上了糖尿病,这次检查发现小倩眼底大面积出血、局部视网膜脱落,被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几天后,眼科三病区孙文涛主任为小倩左眼做了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除、剥膜、硅油填充手术,一个月后,右眼也进行了手术。

如今,小倩的视力恢复到左眼0.15,右眼0.08。遭遇了这次危机,让小倩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光明。

案例二

“视力下降的很快,我真没想到!”31岁的小胡(男),仅有1年糖尿病史,怎么也想不到平时看似身体健壮的自己,在两个月间,眼前仅能看到手部晃动,工作、生活均受到了严重影响,8月28日孙文涛主任为他左眼做了玻璃体切除、剥膜、光凝、电凝、注气术,现在小胡左眼已恢复至0.3的视力。

案例三

小兰(女)33岁,已有4年糖尿病,今年同样出现了双眼视力急剧下降,几近失明,在某医院为右眼做了糖尿病引起的抗青光眼手术,术后为手动视力。

7月份来到市第四医院就诊,检查左眼,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月31日孙文涛主任为她左眼实施了手术,保住了光明,如今视力由指数视力恢复至0.1,令小兰十分激动,庆幸自己还能够正常生活。孙文涛主任在她出院和复诊时反复叮嘱,“一定要控制好血糖!”

血糖是根本!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糖尿病人口已经超过1亿多人,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患上糖尿病,20~40岁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占比6%,这可能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有一定的关系。此外,吃得好、吃得多、运动少导致的肥胖也是高风险因素之一。疾病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它不仅会造成肾衰竭、心脏病等严重疾病,也是较多患者失明的主要病因。

在刚才讲述的故事中,患有糖尿病的小倩、小胡、小兰,他们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血糖控制不稳定,眼病进展快

如果没有健康意识,科学合理预防保健,将会给身体带来重大“危机”!

各位糖友、年轻的朋友注意啦!下面,小编就带大家认识一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o.1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您的眼睛中有像照相机底片一样的视网膜,视网膜上分布了很多血管,糖尿病会导致微血管被破坏,从而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造成视网膜微血管瘤形成、出血、渗出、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形成及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改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就像隐藏在眼底的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对患者的视力造成损伤。

No.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

血糖控制不好

同时伴有高血压

糖尿病孕妇

已经出现糖尿病性肾脏并发症

(蛋白尿出现是糖网加重的信号)

高血脂会引起糖尿病患者硬性渗出沉积

(一种独立损害视力危险因素)

No.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什么临床症状?

早期90%的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晚期会出现严重视力下降、视网膜大片出血、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落、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黄斑水肿、甚至最终导致视力丧失。

因而,预防很重要!糖友一定要定期检查眼底情况,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No.4

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检测眼底?

一经发现糖尿病,应马上检查眼底;

如无眼底病变,每年至少查一次眼底;

已有眼底病变,半年查一次眼底,并做眼底照相和荧光造影,必要时做OCT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出现新生血管性病变,3个月到6个月查一次眼底,并做眼底照相和荧光造影、OCT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国际公认的工作人群首要致盲眼科疾病,因此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如果治疗及时,多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是可以保住视力的。建议糖尿病患者,半年至一年应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专家介绍

孙文涛

职 称:主任医师

职 务: 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陕西省眼科医院三病区主任

学会任职:陕西省保健协会眼科防盲委员会常委,西安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

专业特长:对于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眼底出血性疾病、复杂黄斑疾病、高度近视、复杂白内障及眼外伤等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具有非常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和娴熟的手术技术。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全天

来源:西安市第四医院

上一篇: 梅西归来!阿根廷公布新一期国家队名单

下一篇: 日媒:日本九州首开西安航线以摆脱对韩依赖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