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双十一”来了,听老南阳人说说过去有啥名店、人们是咋“买买买”的

时间:2019-11-11 11:27:3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双十一”来了,听老南阳人说说过去有啥名店、人们是咋“买买买”的

龙腾南阳讯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来了,为了让你“剁手”,各家电商平台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那么,在没有互联网的过去, 南阳古城有什么购物场所和名店名铺?那时候的人们都是咋购物的呢?

11 月 10 日,王府山下,一群南阳民间文化人聚集在 一起,回忆古宛城的商业,回想曾经的名店名铺,说说过去的“买买买”,从庙会到物资交流会,从粮票到自行车票,从复兴昌到五层楼,细数岁月长河里的点点滴滴……

古城老商铺,讲究的是货真价实

南阳自古“好商贾”,善经营,一般商家鸡鸣即起、夜阑方休,周到接待顾客,也非常讲究诚信。南阳唐王府博物馆馆长崔鉴平说,他记忆中老南阳的商店没听说有不讲信誉的,即便是一些走街串巷卖东西的也没有啥劣质商品。他说,民国时南阳城乡制毛笔的人很多,但南阳的中国笔店名头最响,人家老辈上的祖训是“质量就是生命”,为了以优取胜,不惜远道采购江苏、浙江的羊毛以及其他地方的狼毫、狸毫等,非此不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南阳历史文化学者郭文学说,过去南阳城有名的老字号不少,比如复兴昌、老凤祥、谢鼎大等,突出的特点就是货真价实,手艺好,东西好,保护信誉,所以很受顾客欢迎“,复兴昌卖酱菜,很讲究用料,比如酱笋在哪儿采购、用 的哪儿的苤蓝,都是很严格的。过去的一些店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讲信誉,讲货真价实,不坑骗顾客。”

当年是卖方市场,商品供不应求

如今物质丰富,人们想买啥就买啥,想买哪家就买哪家。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王玉说,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河南省陨石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杜全山曾在土产公司就职,他说以前常举行物资交流会,春季的规模格外 大,主要卖叉子、镰刀、扫帚、木锨等农具以及肥皂、锅碗 瓢盆等生活用品,会上人山人海,生意非常好。民间收藏爱好者王力勇说,在物资紧缺的计划时代,买东西不是想买就能买,买粮食得有粮票,买肉得有肉票,买自行车得 有自行车票,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家的话引起崔鉴平的感慨,他说,现在是买方市场, 过去是卖方市场,小时候母亲让他去买肉,特意交待“嘴巴 要甜一点,好割点肥肉回来化油”。于是排队轮到他时,他赶紧喊阿姨,说“我妈想让买点肥肉”,这引起了后面排队者的不满,嚷嚷着“你这娃儿,肥的都给你了,让俺们吃啥哩”,最终他也没能买回肥肉,回家后又被数落一通。

解放路民主街,有繁华的古城往事

一提起过去,解放路、民主街等古街道当年那些挤挤挨挨的老商铺便引起老南阳人的回忆。可以说,这些老街身上,刻印着南阳城商业变迁的年轮。 郭文学说,解放路、民主街是当年城市中的繁华街道,比较有名气的商铺、饭店、钱庄、杂货铺等大都开设在这两条街或其他与之相邻的老街上“,清末至民国时期,解放路是南阳最繁华的商业街道,像商务印书馆、老凤祥银楼、中华书局、复和庆绸缎庄等著名的大商号多设于此。”

如今的民主街

“以前民主街热闹得很。”杜全山说,民主街上有察院,察院曾改作南阳试院,是清末南阳府辖区考秀才的考场,所以这条街上商业繁华,过去有六指饺子、谢鼎大果子、复兴昌酱菜、长春轩卤肉、杨老四胡辣汤等,南阳第一 家照相馆也开在这条街上。 还有魏公桥的庙会,还有颇有名气的一零售、六零售, 还有地标性建筑“五层楼”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回忆着, 讲述着,交流着,热议着……“双十一”前,这场由南阳唐王府博物馆主办的宛城风物“草根谭”民间座谈会,描摹着南阳商业发展的轨迹,述说着城市商业的时代变迁。

南阳报业集团记者 李萍

上一篇: 首农食品携手故宫传承中华文化焕发创新活力

下一篇: 直击阿里巴巴网易和华为的员工食堂,让人羡...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