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J Psychiatry:维生素D水平和精神障碍的因果关联

时间:2023-06-10 13:46:3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这篇文章探讨维生素D水平和精神障碍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人员采用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来分析二者是否存在因果关联,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惊恐发作、强迫症和神经性厌食症。结果发现,维生素D水平和这些疾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且维生素D与内在心理病理维度之间也没有因果关联。

本研究采用了两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来分析维生素D水平和精神疾病之间的关联。第一组研究对象有417,580名参与者,用于研究维生素D水平。第二组研究对象中,有抑郁症45,591例患者和97,674名对照者,焦虑症5,580例患者和11,730名对照者,创伤后应激障碍12,080例患者和33,446名对照者,惊恐发作2,248例患者和7,992名对照者,强迫症2,688例患者和7,037名对照者,神经性厌食症16,992例患者和55,525名对照者。本文中使用的都是网上可以免费下载到的GWAS汇总数据。

这篇文章通过对上述六种精神疾病的GWAS数据进行DWLS估计,使用GenomicSEM(基因组结构方程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模型的拟合度通过比较拟合指数(CFI)、标准化根均方残差(SRMR)和特定表型上常见内向性因子的标准化载荷平方的平方来评估。使用DWLS估计的commonfactorGWAS函数,对具有非显著性异质性检验(P>0.05)的SNP进行了内向性常见因子的GWAS。

Fig. 1 用genomicSEM方法拟合的模型所绘出的,内化因子(IF)与重性抑郁障碍(MDD)、焦虑症(ANX)、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惊恐障碍(PD)、强迫症(OCD)和神经性厌食症(AN)标准化负荷的路径图

对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使用Wald比率将每个遗传变异体的SNP-结果关联的对数OR除以SNP-暴露关联的对数OR。通过delta方法计算标准误差。然后将这些参数每个SNP输入到逆方差加权法(IVW)模型中。敏感度分析包括多效性的检验。此外,还进行了复制分析,使用了PhenoScanner数据库和25OHD GWAS。所有分析都是在R 4.1版本中使用metaphor、MendelianRandomization、TwoSampleMR、MR PRESSO、CAUSE和GenomicSEM包进行的。

Fig. 2 孟德尔随机化结果

此外,研究人员将这些精神疾病的研究结果综合为代表内在心理病理维度的共同因素。研究人员进行了几项补充分析来减少多效性的风险,并使用第二组维生素D研究进行复制。

总之,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水平和精神障碍之间没有因果关联,也没有与内在心理病理维度有因果关系。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来验证这一无关联的结论。研究说明,采用当前跨诊断的方法来调查心理障碍,研究结果聚焦于不同内在心理疾病之间的共同遗传基础,并没有发现维生素D对内在心理病理维度有影响。

 

原始出处:

Konzok, J., Baumeister, S., Winkler, T., Leitzmann, M., & Baurecht, H. (2023). Effect of 25-hydroxyvitamin D levels on the internalising dimension as a transdiagnostic risk factor: Mendelian randomisation stud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222(6), 257-263. doi:10.1192/bjp.2023.32

上一篇: Eur Heart J:左主干冠状动脉疾...

下一篇: “头圆”好还是“头扁”好?Nature颠...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