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潞:推进“医文协同” 培养有温度的基层健康守护者

时间:2023-06-09 12:11:0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系列重要部署,提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医学教育特别是地方性医学院校要主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贯彻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精神,突出以医文协同助推“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的教育”,强化提升基层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人文情怀,努力培养更多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有温度的基层健康守护者。

医文相通:人文情怀的“内生化”表达

医学即人学。医学“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是维系和服务人类健康需求的科学,诸多医学知识本身就充满着对生命、对病痛的深刻认知,蕴含着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人文精神。失去人文的医学是没有灵魂的医学,特别是在医疗链条中的“诊断和治疗”环节,技术与人文明显疏离,“技术至上”“只见病不见人”等人文情怀缺失的观念误区,成为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矛盾激发的重要原因。

医术即仁术。“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人本理念与仁术思想是我国传统中医思想数千年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赋予医术“系人之安危死生,眷属之悲欢聚散”的道义担当。“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强调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有机结合,倡导“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价值理念。

医心即仁心。“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断不可作医”,对医者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要求近于苛刻。当今时代,医者既要用技术治疗人的躯体,也要给予生命以最大尊重和关怀,把“以医生为中心”的对话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模式,用心用情对患者“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做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医文相融:人文精神的“全周期”培育

作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首要渠道,医学教育要做好高素质应用型医疗卫生人才质量保障和稳定供给,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发展壮大带来源头活水。因此,医学院校要始终坚持把人文精神培育贯穿于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医学生就学全周期,大力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山乡良医”“百姓大医”。

融入关键阶段。聚焦入学、见习、实习、毕业等关口,开展多形式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大健康”理念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信念,引导医学生从关注健康的“小我”,延伸到服务人民健康的“大我”,帮助医学生树立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维护人民健康的职业信仰。

融入重要节点。通过中国医师节、“5·12”国际护士节以及各类相关的疾病日、健康日、纪念日,组织医学生宣誓、护士授帽、人体解剖课开课、遗体捐献者追思等校园仪式,开展健康科普宣传、医学先贤故事分享等具有医学人文内涵的专业活动,让学生从中真正读懂“尊重生命、呵护健康”的深刻内涵。

融入日常生活。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日常人文素质培育,凝练一批有情感、有温度的工作载体,建设符合青年认知特点、彰显医学特色的校园设施环境,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实现对医学生精神境界、医者情怀和职业精神的全方位塑造。

医文相促:人文精神的“耦合性”渗透

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医学学科与人文学科协同,以提升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使其具有较强医德修养、伦理决策和困境沟通能力,是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让医学课程更加彰显人文情怀。加强医学类专业课程的医德医风教育,在医学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人文素材,通过对医案、医话、医论的解读,将老故事讲成新示例;通过课程热点社会问题讨论,将“天下事”讲成“身边事身边人”,深度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对于医护职业的正向情感体验,为医学科学理性注入家国情怀、群众情怀。

让人文通识课程和思政课程更有医学特质。对接学生思想道德养成、医药人文修养、医护岗位需求,建立健全融汇中西医学经典知识,集预防、诊疗、康养等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结合医学专业特点浓厚思政课程的“医学味”,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全科型、应用型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

构建校地联动实践育人综合体。坚持以文化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丰富具有医学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临床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不断磨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将其内化固化为自己的意识自觉和行为自觉。

上一篇: J INTERN MED:NAFLD患者...

下一篇: 湖南浏阳:“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共护“睛”...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