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出现这个症状,要考虑永久起搏器植入

时间:2025-02-27 12:27:3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由于窦房结和(或)其周围组织病变导致起搏和(或)冲动传导功能受损,使得心脏节律出现紊乱,并由此引起重要脏器和组织的急/慢性供血不足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SSS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等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及早识别异常的心电图对于疾病的及时救治至关重要。

1 心脏传导系统

窦房结是心脏正常节律的关键起源点,负责产生电信号以控制心脏有规律地跳动,是心脏最原始和生理的“起搏器”。在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会周期性地产生电信号,这个信号传导到心房,使心房肌收缩;与此同时,这个电信号还会经过房室结传导到心室,进而使心室肌收缩,从而实现心脏的协调跳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由于窦房结和(或)其周围组织病变导致起搏和(或)冲动传导功能受损,使得心脏跳动的节律出现紊乱,心房和心室的协调运动被打断,并由此引起重要脏器和组织的急/慢性供血不足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疲劳、乏力、头晕、眩晕、晕厥、阿斯综合征、心慌或胸痛等。

2 病因

SSS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年龄相关的退行性变化、缺血性心脏病、心肌原发性病变、药物或毒物暴露、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遗传因素等均可能与其发生和发展相关。

3 心电图表现

图片1. 窦性心动过缓:窦房结发放的冲动频率减慢,导致心率低于60次/分钟,心电图上表现为两个连续的P-P或R-R间期延长,反映了心跳速度减慢,是SSS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最早出现但缺乏对诊断的特异性(图1)。

image.png

图1  窦性心动过缓伴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49次/分)

图片2. 窦房传导阻滞:是指窦房结冲动传导到心房时发生延迟或阻滞,理论上可以分为三度,但是由于体表心电图不能展现出窦房结的电活动,所以较难判定一度窦房传导阻滞的诊断,而三度窦房传导阻滞往往与窦性停搏难以鉴别。二度窦房传导阻滞分为两型,莫氏Ⅰ型以及莫氏Ⅱ型:前者表现为P-P间期进行性缩短,直到出现一个长的P-P间期,该长P-P间期短于基础P-P间期的两倍;后者长P-P间期为基础P-P间期的整数倍(图2)。

image.png

图2 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

图片3. 窦性停搏: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脱落,且长P-P间期与短P-P间期之间没有倍数关系,这是由于窦房结暂停发放电信号所致。在心电图上,P波的消失表示窦房结在一段时间内未能发放冲动(图3)。

image.png

图3 窦性停搏伴交界性逸搏

图片4. 其他替代心律:是一种代偿性心律,当窦房结无法正常工作时,心脏的次级起搏点,如房室结或室性起搏点,会接管起搏功能,试图维持心跳。这种情况下的心率可能比窦房结产生的心率慢,而且节律可能不够规则,在心电图上可以表现为心动过缓(心率过低)或心动过速(心率过快),显示为逸搏心律、加速的结性心律或其他不规则的心律,具体类型取决于哪个次级起搏点接替了心脏的节律控制(图4)。

image.png

图4 交界性逸搏(合并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房性期前收缩)

5. 快速型心律失常:有时在心电图上可观察到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基础上,出现继发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以阵发性心房颤动多见,偶见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呈现为心动过缓与心动过速交替出现,通常被称为“慢-快综合征” (图5、6)。

image.png

image.png

图5  慢快综合征(上图:窦性心动过缓时;下图:间歇出现心房颤动时)

image.png

图6 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

4 治疗

SSS的主要治疗目标是确保心脏能够以适当的频率和节律跳动,减少患者出现晕厥、乏力和其他不适症状的风险。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药物方面缺乏可长期用于提高心率的特异性药物,一旦出现心动过缓相关的症状应考虑永久起搏器植入。

总结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本质是窦房结和(或)其周围组织的功能障碍,核心特征是窦房结不能维持或生成适当的心率,病因可能源于其内部的生物电活动紊乱或由于外部因素如药物、心脏病变或手术后遗症等。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通常需要根据临床病史、心电图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典型的心电图表现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逸搏心律及交替性心律失常(慢-快综合征)等。

上一篇: 左心室辅助装置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围术期超...

下一篇: 千万级中国人体检数据解读 2023:高血...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