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无事件生存期翻倍有余,存活时间还更长!肺癌“三明治式”治疗方案最新结果公布

时间:2024-09-20 14:00:2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手术是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复发率高,且随着分期增加,仅有部分患者可在术后彻底清除病灶,因此围手术期全身治疗十分必要。过去的20多年里,含铂术后辅助化疗被推荐作为2~3a期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式,但相比于单纯手术,辅助化疗虽然能提高无病生存期(DFS),却对5年生存期(OS)的增加作用十分有限(仅5%左右)。新辅助化疗模式的出现可延长2~3期NSCLC的OS和5年DFS,但整体获益仍有待提高

在此背景下,KEYNOTE-671试验将免疫联合含铂化疗的治疗方式,从NSCLC晚期推向早期围手术期治疗,设计了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手术+辅助免疫治疗的“三明治式”治疗方案,即术前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铂类化疗新辅助治疗+手术治疗+术后帕博利珠单抗辅助治疗。此前公布的KEYNOTE-671试验第一次中期分析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主要病理缓解(MPR)率均高于安慰剂组,且拥有更长的无事件生存期(EFS),但整体OS获益尚不显著。

近日在2024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上发布、同步发表于《柳叶刀》(The Lancet)的KEYNOTE-671试验第二次中期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新辅助化疗组,帕博利珠单抗组36个月的OS率获益更显著(71% vs. 64%)、中位EFS更长(47.2个月 vs. 18.3个月),具有可控的安全性。研究结果支持在可切除的早期NSCLC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帕博利珠单抗。

图片

截图来源:The Lancet

KEYNOTE-671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3期研究,在全球189个医疗中心开展相关试验。研究纳入了既往未经治疗、经病理学证实的2~3期NSCLC成人患者797例,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帕博利珠单抗组和新辅助化疗组,具体治疗方案如下:

  • 帕博利珠单抗组(397例):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顺铂新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帕博利珠单抗辅助治疗;

  • 新辅助化疗组(400例):安慰剂联合顺铂+手术治疗+安慰剂

第二次中期分析时中位随访时间为36.6个月(范围27.6个月~47.8个月)。研究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组36个月的OS率显著高于新辅助化疗组,两组预估值分别为71%和64%,死亡风险降低28%(HR=0.72,95%CI:0.56~0.93,P=0.0052)。从下方的OS曲线可知,两组OS大约在第16个月时开始有明显差异,且帕博利珠单抗组(蓝色)曲线始终优于新辅助化疗组(红色),第36个月时,帕博利珠单抗组生存率预估增加了7%。

图片

▲两组OS率对比(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帕博利珠单抗组中位EFS也比新辅助化疗组更长,是新辅助化疗组的2.5倍左右(47.2个月 vs. 18.3个月)。此外,在预先设定的亚组中也同样观察到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可获得EFS获益,且无论性别、临床分期、EGFR突变等情况如何,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均可观察到OS获益。

早期癌症治疗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是与患者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使用全球健康状况/生活质量(GHS/QoL)评分来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显示在新辅助治疗或辅助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报告的GHS/QoL、身体功能、角色功能、呼吸困难、咳嗽和胸痛与基线相比无显著差异。多数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在新辅助治疗期间降低,而后在辅助治疗期间又逐步升高,这意味着尽管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但并未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

安全性方面,帕博利珠单抗组和新辅助化疗组分别有45%(179/396)和38%(151/399)患者发生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两组分别有4例和3例患者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死亡。常见的不良事件为恶心、中性粒细胞降低和贫血。

总之,本次更新的数据结果显示,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手术+辅助免疫治疗的“三明治式”治疗方案,可同时提高可切除2~3期NSCLC患者EFS和OS

参考资料

[1]Spicer JD, Garassino MC, Wakelee H, et al. Neoadjuvant pembrolizumab plus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adjuvant pembrolizumab compared with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lone in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KEYNOTE-671):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Lancet. 2024 Sep 12:S0140-6736(24)01756-2. doi: 10.1016/S0140-6736(24)01756-2. 

上一篇: CAR-T治疗失败的高危因素及哪些患者适...

下一篇: 让癌症患者“胖起来”!NEJM:创新靶向...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