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masphere】苯达莫司汀作为R/R LBCL CAR-T桥接治疗安全有效
时间:2024-07-10 12:01:0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苯达莫司汀桥接
大多数复发/难治性(R/R)大B细胞淋巴瘤(LBCL)患者接受CAR-T细胞治疗前桥接治疗(BT),但各个中心的桥接治疗方案有显著差异。含苯达莫司汀方案是一种潜在的桥接选择,且使用越来越多;由于其对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T细胞健康和CAR-T细胞预后的有害影响,在单采前不建议使用,但它作为清淋化疗替代方案已显示出良好的毒性特征和与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Flu/Cy)标准组合相似的疗效。然而关于含苯达莫司汀桥接的潜在获益报道较少,且苯达莫司汀桥接后的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清淋可能导致CAR-T细胞治疗后血液毒性和感染的风险增加。此外,两种方案的顺序给药所提供的更深的清淋效果可能对肿瘤微环境的内源性非CAR-T细胞产生影响,有助于CAR-T细胞的疗效和输注后的免疫重建。
为了评估苯达莫司汀作为桥接给药时是否会对CAR-T结局产生负面影响,学者开展一项回顾性研究,近日发表于《Hemasphere》。
研究结果
该研究纳入来自欧洲六家中心的R/R LBCL患者,患者在2019年2月至2022年9月期间接受单采后的全身桥接治疗;排除仅接受类固醇或单采前有苯达莫司汀暴露史的患者。患者分为两个桥接组:使用和不使用苯达莫司汀;此外分别对axi‐cel和tisa‐cel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在243例接受桥接治疗的患者中,62例(26%)接受含苯达莫司汀桥接(53例利妥昔单抗-苯达莫司汀-维泊妥珠单抗, 9例利妥昔单抗-苯达莫司汀),非苯达莫司汀桥接组181例患者(吉西他滨[47%]、环磷酰胺[22%]、依托泊苷[17%]、来那度胺[4%]或其他[10%])。
非苯达莫司汀组的桥接后疾病进展率更高(62%对45%,p=0.02),且苯达莫司汀组完全缓解率在数字上更高(10% vs. 4%, p=0.09);对于非苯达莫司汀组,桥接后的疾病进展率均较高(环磷酰胺53%,依托泊苷75%,吉西他滨63%,来那度胺71%)。
CAR-T输注后疗效方面,整个人群中苯达莫司汀组与非苯达莫司汀组的总缓解率相似(73% vs. 68%),且前者完全缓解率更高(62% vs. 45%,p=0.042);对比不同产品的完全缓解率则相似,分别为axi‐cel (70% vs. 53%,p=0.12)和tisa‐cel (44% vs. 36%,p=0.70)。
整个队列的无进展生存期为4.9个月,两桥接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无差异(HR=0.84,p=0.35);中位总生存期为16.46个月,两组无差异(HR=0.79,p=0.29)。此外具体到产品,两桥接组的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无差异,包括axi‐cel (无进展生存率56% vs. 43%,总生存率71%对63%)和tisa‐cel (25% vs. 26%,52% vs. 48%);当考虑到桥接治疗反应(进展vs 未进展)时,同样没有差异。
不同桥接治疗组不同产品的CAR-T细胞扩增相似。
安全性方面,CRS发生率为86%,ICANS为40%;两组相似:CRS为92% vs 84%(P=0.15),ICANS 40% vs 40%(P=0.99)。此外,两种桥接方案中≥3级CRS(6%对6%,p=0.79)、≥3级ICANS (15%对17%,p=0.68)、严重感染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相似。
结论
总的来说,含苯达莫司汀桥接治疗方案对于CAR-T细胞制备过程中需要疾病控制的患者是安全的,与不含苯达莫司汀桥接方案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和长期生存结局。
参考文献
Iacoboni G,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bendamustine‐containing bridging therapy in R/R LBCL patients receiving CD19 CAR T‐cells.Hemasphere . 2024 Jun 26;8(7):e86. doi: 10.1002/hem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