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那么多肌松药都不好使,可能是这个原因

时间:2024-05-26 06:02:0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做过腹外科麻醉的同仁都会遇到一个情况:无论怎么给肌松药,台上的大夫还是嫌肌肉紧。有些时候,外科大夫还会趁机打击报复:故意说一些“水平不行”、“找你们主任来”等难听的话。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麻醉医生是很尴尬的:手术正在进行,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是和他们犟嘴的时候。都会想着,先解决问题再说。

在自认为已经加了很多肌松药后,加大吸入的量或者给一些镇静镇痛药,之后只能等期待的效果出现。

有的时候,甚至会拿起注射器,假装给一些药。实则,有可能是生理盐水、也有可能根本就没推。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这个外科大夫的“台品”不怎么样或者技术不怎么样。所谓“台品”,就是手术台上的人品。有些大夫,平时看上去文质彬彬或者一副教授该有的情商。然而,一旦上了手术台,就好像被什么附了体,完全就变了一个人。遇到手术难点,发飙、扔钳子是常有的事。

还有的外科医生,成长实在太慢。同龄人都已经能行云流水地做手术了,可他却还在那里纠结刀口缝得好不好。结果,一针三洞,把麻醉医生和护士、甚至助手都逼疯。“一针三洞”指的是,原本一针下去、出针、系线等动作就应该一气呵成。

然而,这位大哥总嫌下针的位置不完美,结果,几个洞下来才能完成这一针。待他把针从皮里拔出来后,所有人才能松一口气。这意味着,终于可以进行下一针了。但是,如果碰到一个火力猛的年轻助手,“咔嚓”一下,再把线给拉断了,所有人的心瞬间落入谷底。而这时,麻醉医生只能默默地再推几毫升牛奶、继续煎熬。

话说回来,肌肉总是不松,次数多了,不免让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了:到底是外科医生的问题,还是真的不松?

在一次外科嫌肌肉松的时候,我带着撕破脸皮的心态、毅然穿上手术衣,真就上手术台测试肌肉紧张度去了。然而,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肌肉真的很硬,外科医生没有说谎。

脱下手术衣,一边说着客气话、一边思考其中的原因:按理说,非去极化肌松药是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只要肌松药可以到达神经肌肉接头处,就应该和受体结合而起效啊?药品没有失效;病人体格又不是特别异常;血液循环很好、不存在药物无法运送到全身各处的问题。那么,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在我们排查了影响肌松药效果的常规因素后,一个叫做乙酰胆碱的受体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有的同仁说,这个受体我们很熟悉啊。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而非去极化肌松药起作用,就是竞争性抑制乙酰胆碱受体的去极化作用。难道,这里有什么问题么?

是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事实上,乙酰胆碱受体的数量以及质量并不是恒定的。也就是说,当位于神经节突触后膜的N型乙酰胆碱受体数量远超过预计的数量或者其亚单位更活跃时,常规使用的肌松药剂量不足以产生预期的肌肉松弛作用。此时,从专业角度称之为乙酰胆碱受体上调。

因此,当遭遇肌松剂“无效”时,如果没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问题,可以尝试继续加大肌松剂的使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肌松剂的用量增加,势必会延长其代谢时间。术中做好肌松监测或者术后延迟拔管,可有效预防大量肌松剂的延迟阻滞。

上一篇: 注意:临床常见的降糖药,可能会增加围术期...

下一篇: 屁股每个人都有,但好屁股很少,看看你的咋...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