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肿瘤的“浮球征”

时间:2023-11-03 20:41:5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表现]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在 CT图像上可见许多脂样小球体漂浮于囊液内,形成所谓的浮球征。

[解释]

囊性成熟性畸胎瘤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瘤中的胆固醇、油脂、脂肪酸等物质在 34C以上时可为液性,形成许多可移动的脂样小球体飘浮于囊液内,形成所谓的浮球征,脂样小球标本剖面为细毛发团、脂肪、水样液体的混合物,由于其密度较低,可减低 CT 窗位提高显示率。

[讨论]

卵巢畸胎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80%见于育龄期,以单侧为多,但有 12%为双侧性,分为成熟性和未成熟性,绝大部分为成熟囊性畸胎瘤,为良性生殖细胞肿瘤,在全部卵巢肿瘤中占1/3左右,在生殖细胞肿瘤中占95%。

囊性成熟性畸胎瘤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肿物可为单房或多房,囊壁一般较厚,囊壁多光滑,由纤维组织构成。瘤内含有3种胚层,以外胚层为主,出现率可达 100%,如仅含外胚层成分则称为皮样囊肿。主要为鳞状上皮、皮肤附件及神经组织。因此含有脱眉上皮、毛发、皮脂和分泌腺,偶见牙齿或骨骼。钙化多位于囊壁上,囊内含有水样密度影和脂肪密度影,常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夹杂脂肪密度影悬浮其中,形成所谓的浮球征。认识和理解肿块内各种密度影与其相应病理成分对诊断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有很大帮助。

CT 对脂肪、软组织、牙齿、骨骼组织或钙化相对敏感,而肿瘤内脂肪是本病最常见的 CT征象。Buy等总结了 240 例卵巢非成熟性畸胎瘤中无一例显示脂肪,可见瘤体内脂肪的存在具有特异性。

扩展阅读:

【基本资料】患者,女,28岁

【主诉】右下腹痛1天,发现盆腔包块1天

【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坠胀不适,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阵发性胀痛,1天前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下腹部疼痛,行B超检查提示畸胎瘤,大小20*12 6cm,可见分隔。

【影像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讨论问题】诊断?鉴别诊断?

评论:CT示下腹部及盆腔内巨大囊性密度影,边界清楚,囊内可见分隔,其双侧可见脂肪、钙化、软组织影。MRI示囊性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冠状位、矢状位示病变左侧团块状短T1、长T2信号,抑脂像高信号减低,考虑脂肪信号。

考虑附件来源的囊性畸胎瘤,合并囊腺瘤?

【病理结果】伴有成熟脑组织的成熟囊性畸胎瘤

【病例小结】:

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占所有卵巢肿瘤的20%左右,为卵巢较常见的非恶性肿瘤。肿瘤以三个胚层中的外胚层成熟组织为主。病灶多为囊性或囊性为主的囊实性,壁厚,其内含有头发、皮脂样物质、脂肪,另可含钙化、浆液、骨组织或牙齿。多发生在卵巢单侧,双侧较少见。恶性发生率很低,不足2%。临床上,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大多数见于育龄期妇女,通常无明显症状,大者可触及肿块,发生扭转时疼痛。

螺旋CT对软组织、脂肪、牙齿、钙化或骨骼成分敏感度高,其中脂肪成分是该病最常见的CT征象,肿瘤内由于脂肪与水样液体的比重不同,可形成脂-液平面,并可见漂浮于囊内的球团状物分散于瘤体内,形成所谓的“浮球征”。囊性畸胎瘤另外的显著征象是常含有骨骼、钙化或牙齿等组织成分,可位于囊内、分房间隔软组织内或囊壁。

MR对该病的定位及定性作用较大,多数具有特征性。卵巢囊性畸胎瘤MRI显示为囊性或囊实性欠均匀的混杂信号影,因卵巢囊性畸胎瘤内基本都有脂肪成分,T1和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在脂肪抑制序列上脂肪信号被抑制为低信号,这也是与出血病灶相鉴别的较好方式,病灶内的特殊成分如毛发、钙化、纤维组织及骨骼等在T1和T2序列上都显示为显著的低信号。

上一篇: Radiology:乳腺MRI的这一征象...

下一篇: CCR:特异性TCR-T疗法在滑膜肉瘤患...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