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 | 刘健教授团队:OCT指导复杂分叉病变PCI优于CAG

时间:2023-09-10 16:57:5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研究背景

在接受冠脉造影的人群中,有15%~20%的病变涉及冠脉分支或分叉部位。针对分叉病变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操作,通常需要在病变处植入1枚或2枚血管支架,手术难度高。相比于复杂病变,复杂分叉病变的手术并发症风险更高,临床结局更差。既往针对全人群的研究证实,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PCI优于冠脉造影指导PCI。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一种比IVUS分辨率更高的腔内影像学技术,可以精准分析斑块性质、测量血管及支架尺寸。既往研究也证实OCT可用于指导复杂分叉病变PCI。但是与冠脉造影指导PCI相比,OCT指导复杂分叉病变是否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尚不明确。

研究介绍

OCTOBER(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ptimized Bifurcation Event Reduction)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优效性临床试验。该研究在欧洲的38家心脏中心进行,旨在评估OCT指导复杂分叉病变PCI的临床结局是否优于冠脉造影指导PCI。该研究于2023年8月发表于新英格兰杂志。

图片

研究方法

该研究的纳入标准为:年满18周岁;患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PCI临床指征;冠脉造影提示具有冠脉分叉病变。

排除标准为:随机化前72小时内发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原性休克;罪犯血管有冠脉旁路移植史或计划应用冠脉搭桥处理病变;肾功能不全;预期生存期少于2年;NYHA分级>2级;冠脉造影提示靶分叉病变处血管迂曲、存在慢性完全闭塞或左主干血栓形成。

研究者在PCI术中将患者按照1∶1随机分为OCT指导组及冠脉造影指导组。研究的主要终点是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复合终点,MACE定义为中位随访2年时心原性死亡、罪犯病变心肌梗死或缺血驱动罪犯病变血运重建。

研究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2017年7月至2022年3月期间共1201例患者,OCT指导PCI组有600例,冠脉造影指导组有601例。如表1所示,两组间基线特征分布较为均衡,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SD)为(66.3 ±10.2)岁,女性有253人(21.1%)。如表2所示,共227例为左主干分叉病变,OCT指导组中有111例(18.5%),冠脉造影指导组中有116例(19.3%)。

图片

表1 患者基线资料

图片

表2 手术操作相关资料

如图1及表3所示,OCT指导PCI组有59例(10.1%)患者发生MACE(主要终点),冠脉造影指导组有83例(14.1%)患者发生MACE (HR 0.70;95%CI 0.5~0.98;P=0.035)。全因死亡率方面,OCT指导PCI组为2.4%,冠脉造影指导组4.0%。心原性死亡方面,OCT指导组为1.4%,冠脉造影指导组为2.6%。罪犯病变心肌梗死方面,OCT指导组为7.8%,血管造影指导组为8.5%;罪犯血管缺血驱动的血运重建方面,OCT指导组为2.8%,血管造影指导组为4.6%。

图片

图1 主要终点生存曲线

图片

表3 两组间主要终点及次要终点发生情况

在安全性终点方面,两组间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相似,OCT指导组有41例(6.8%)患者出现了手术相关并发症,冠脉造影指导组有34例(5.7%)患者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OCT指导组有1例患者在PCI后出现了潜在的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而血管造影组无类似事件发生。

研究结论

OCT指导的复杂分叉病变PCI与冠脉造影指导的PCI相比,2年时MACE发生率更低。

点评

该研究证实了OCT指导的复杂分叉病变PCI的2年MACE发生率低于冠脉造影指导的PCI,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无统计学差异),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空白。但是该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该研究缺乏种族、民族信息,其次该研究中左主干分叉病变样本例数少,并且该研究对主治医师及患者非盲,此外冠脉造影指导组中有15%的患者在术中应用了IVUS技术,这可能会影响冠脉造影指导PCI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

上一篇: 【论著】| 胃癌中FKBP1A高表达的预...

下一篇: JAHA:房颤消融后心血管住院和医疗资源...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