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iovasc Diabetol:静脉注射羧麦芽糖铁对有/无糖尿病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铁补充作用
时间:2023-08-28 11:58:0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背景:急性心力衰竭(AHF)仍然是住院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老年人和有心力衰竭(HF)病史的人中,并与高死亡率和再住院率相关。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经常同时发生,大约30%-50%的心力衰竭患者会受到糖尿病的影响,尽管在这一人群中可能存在2型糖尿病的漏诊。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衰的风险更大,反之亦然。与无糖尿病的心力衰竭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QOL)更差,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更高。因此,欧洲心脏病学会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建议进行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心衰和糖尿病之间的双向关系,并改善患有这些并存疾病的患者的心衰结局。
铁缺乏在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中都很常见,并与住院和死亡风险增加以及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受损有关。在没有糖尿病的患者中,有一些证据表明铁缺乏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升高有关。此外,与铁水平正常的人相比,铁缺乏的心衰患者明显更易患糖尿病,有证据表明糖尿病病程较长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铁缺乏有关。此外,肾功能受损通常伴随着糖尿病,并导致前炎症性疾病状态,潜在地扰乱胃肠对铁的吸收和动员。因此,治疗合并糖尿病的心力衰竭患者铁缺乏的效果具有临床意义。TE FERFIMM-AHF试验(NCT02937454)报告说,与安慰剂相比,在AHF发作后病情稳定的患者中,静脉注射(IV)羧甲基麦芽糖(FCM)治疗铁缺乏显著降低了HF住院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风险,而不影响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目的: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项旨在探索糖尿病状态对FCM与安慰剂治疗结果的影响的AHF后确认分析。
方法:按基线糖尿病是/否对患者进行分层。亚组评估52周FCM与安慰剂对原发(心衰住院总数和心血管死亡总数)和继发(心衰住院总数和心血管死亡总数;心衰死亡总数;首次心衰住院或心血管死亡时间;因心衰住院或心血管死亡所损失天数)的影响,以及第24周疾病特定生活质量(12项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KCCQ-12])与基线的变化。对于每个终点,研究糖尿病状态和治疗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在1108例确诊AHF患者中,475例(FCM:231例;安慰剂:244例)有糖尿病,633例(FCM:327例;安慰剂:306例)没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多为男性(61.5%比50.9%),有缺血性心力衰竭病因史(57.9%比39.0%)、既往心力衰竭病史(77.7%比66.5%)和合并疾病(包括既往心肌梗死[49.3%比32.9%]和慢性肾病[51.4%比32.4%])。以FCM和安慰剂为主要终点的年事件发生率在糖尿病患者中为66.9比80.9(RR比:0.83,95%CI为0.58-1.81),在非糖尿病患者中为51.3比66.9(RR:0.77,95%CI为0.55-1.07),糖尿病状态和治疗效果之间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交互作用=0.76)。对于次要结果,观察到相似的情况。KCCQ-12总分与基线的变化出现在两个亚组几乎所有时间点,FCM组与安慰剂组之间的数值都更大,24周时糖尿病与治疗效果之间没有交互作用。
图1按糖尿病状态划分的治疗暴露情况。研究用药时间,计算自第一次研究用药之日起至最后一次用药之日加1天。FCM碳化铁;SD标准差
图2在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中,FCM与安慰剂相比的主要和次要结果。分析了手套的数量。所有模型都调整了协变量:性别、年龄、心力衰竭病因、心力衰竭持续时间、国家和基线时的糖尿病状况,以及基线时的糖尿病×治疗。N=1108例。基线时,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FCM分别为231和327,安慰剂分别为244和306。每100病人年的年化事件发生率和年化事件RR均使用负二项模型进行分析。B FCM与安慰剂。用COX回归模型对治疗差异进行分析。D事件是指工作天数。CI认知间期、心血管循环、FCM碳水化合物、心力衰竭、心率危险比、MITT修改意向治疗、RR率
图3 KCCQ-12OSS和CSS联合FCM与安慰剂在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中的比较。
表1按基线糖尿病状态(SAS)分类的不良事件摘要
结论:急性心衰后铁缺乏患者经静脉FCM观察到的临床和生活质量改善与糖尿病状态无关。
原始出处:
Rosano G, Ponikowski P, Vitale C,et al.Intravenous ferric carboxymaltose for iron repletion following acute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diabetes: a subgroup analysis of the randomized AFFIRM-AHF trial.Cardiovasc Diabetol 2023 Aug 1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