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ocrine: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性菌尿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时间:2023-08-26 13:44:1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背景:2型糖尿病(T2 DM)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特征包括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包括视力丧失、肾功能衰竭、心血管疾病、性功能障碍、胃肠道和尿路感染等。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2021年的一项调查,全球约有5.37亿糖尿病患者,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16%。糖尿病降低个体患者的免疫功能,并容易发生血管疾病,引起微循环血流紊乱,导致组织缺氧,抗体分布减少导致感染。高血糖水平也有利于细菌和真菌等病原体的生存。因此,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感染,包括通常由革兰氏阴性杆菌(G-)、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尿路感染(UTI)包括症状性菌尿和无症状性菌尿,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增加社会和心理负担。

无症状菌尿(ASB)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ASB的发病率大约是正常人的三倍。美国传染病学会认为,糖尿病患者不需要对无症状菌尿进行筛查或治疗。筛查或治疗不会改善症状或结果。相反,抗生素的干预会使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紊乱,导致虚弱。抗生素的应用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性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然而,ASB会发展为尿路感染,这将损害患者的泌尿系统。对不筛查或治疗无症状性菌尿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一级预防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通过Meta分析,可以获得危险因素,从而实现精准预防和干预,降低T2 DM患者ASB的发生率。

ASB患者无尿路感染症状或体征,但反复尿细菌培养呈阳性;在这些患者中,连续两次培养后菌落数达到105个/ml。目前,对症状性细菌的关注较多,对ASB的研究较少。长期ASB可损害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约有一半的ASB患者会出现症状性菌尿。加强糖尿病患者ASB的一级预防,可降低ASB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出现症状性菌尿的可能性,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本研究系统检索T2DM患者ASB的相关队列和病例对照研究,并进行荟萃分析,筛选相关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提供证据,帮助患者、家属和医务工作者预防无症状细菌性尿症,并增加识别糖尿病ASB高危患者的证据。患病率的计算填补了T2DM中ASB流行病学的空白,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了参考,为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提高了对ASB的认识。

方法:系统检索11个数据库中有关T2 DM患者ASB的文章,检索时间选择自建库至2023年2月5日。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荟萃分析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17.0软件进行。

结果:纳入14篇文献,包括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对404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荟萃分析。T2 DM组ASB发生率为23.7%(95%CI(0.183,0.291);P<0.001)。控制混合变量后,年龄(腰围=3.18,95%CI(1.91,4.45),I2=75.5%,P<0.001)、女性(OR=1.07,95%CI(1.02,1.12),I2=79.3%,P=0.002)、2型糖尿病病程(腰围=2.54,95%CI(1.53,5.43),I2=80.7%,P<0.001)、。HbA1c(WMD=0.63,95%CI(0.43,0.84),I2=62.6,%。高血压(OR=1.5 9,95%CI(1.2 4,2.0 4),I2=0%,<0.001),高脂血症(OR=1.6 6,95%CI(1.2 7,2.18),I2=0%,P<0.001),神经病变(OR=1.81,95%CI(1.3 8,2.37),I2=0%,P<0.001),蛋白尿(OR=3.0 0,95%CI(1.82,4.95),I2=62.7%,P<0.001)。

表1 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队列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的结果

表2 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的结果

图1  T2DM内分泌中ASB的发生率

图2年龄作为ASB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结论:T2 DM患者ASB总患病率为23.7%。年龄、女性、T2 DM病程、HbA1C、高血压、高脂血症、神经病变、蛋白尿是T2 DM患者ASB的相关危险因素。这些发现为预防和处理T2 DM的ASB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原文出处:Dai M,  Hua S,  Yang J, et al.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asymptomatic bacteriuria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meta-analysis.Endocrine 2023 Aug 21

上一篇: Sci Rep: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

下一篇: Front Endocrinol:维生素...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