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 J Endocrinol: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Graves病患者粒细胞减少的危险因素

时间:2023-05-11 16:30:4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背景:在碘供应充足的地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病率为0.2-1.3%,最近的数据显示,中国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病率高达0.78%。甲亢的病因包括Graves病(GD)、中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和中毒性甲状腺腺瘤,其中GD最常见。GD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ATD)、131I治疗和手术。ATD是GD的主要治疗方法。长期ATD治疗是有成本效益的,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不损伤甲状腺组织,并且引起很少的并发症。它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其他生物学结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在给药期间可能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R ),包括瘙痒、肝损伤、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减少症定义为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 <2.0×10 ^ 9/L,粒细胞缺乏症定义为中性< 0.5×10 ^ 9/L,常见表现为咽痛、高热和肺炎;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感染或败血症。粒细胞缺乏症通常发生在用药后2-3个月,发病率较低(约0.1-0.5%),但一旦发病,死亡率可高达4.0-6.3%。

目的:在用ATD治疗GD期间出现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被纳入进一步研究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提高对这类患者的认识,通过预测危险因素进一步预防粒细胞缺乏症,为高危患者的早期发现提供参考,是本研究要探讨的问题。

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22年7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Graves '甲亢患者,年龄> 18岁,进行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并根据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情况分为两组。使用单向和多向逻辑回归分析对ATDs治疗患者发生粒细胞减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每个指标的预测值。

结果:共有818名患者入选,其中95名出现粒细胞减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用药前性别、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是ATD诱导的粒细胞减少症的危险因素(P < 0.05)。将上述指标作为独立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用药前ALT水平较高、NLR和WBC水平较低是使用ATDs后粒细胞减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性别、NLR、ALT和WBC计数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P < 0.05),而NLR和WBC计数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916和0.700)。

表1 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表2接受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

结论:性别、NLR、ALT和WBC是ATD患者粒细胞减少的主要危险因素。

原文出处:Li J,  Zhang X,  Li L,  Zhu Q,  Ge W,  Ji C,Risk Factors for Granulocytopenia in Patients with Graves' Disease Receiving Antithyroid Drugs.Int J Endocrinol 2023;2023

上一篇: Front Endocrinol :新诊...

下一篇: 脓毒症与高血压、糖尿病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关...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