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后脱位,这些知识点知道吗?
时间:2023-01-14 12:01:0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
肱骨头后移,其与关节盂窝的关系失常 -
比后方半脱位或后部不稳(无急性创伤性事件)少见
-
最佳诊断依据 -
肩关节不对称 -
手臂处于固定内旋位 -
部位 -
通常直接向后脱位(肩峰下) -
少数位于肩胛冈或关节盂下 -
大小 -
反Hill-Sachs嵌塞骨折所致的嵌顿骨折范围可变 -
复发性脱位可能性的最佳预测因子
-
前后位 -
关节间隙不一:狭窄或增宽 -
如果关节交锁则间隙变窄 -
关节盂后缘与肱骨头相撞形成反Hill-Sachs嵌塞骨折 -
如果肱骨头与关节盂缘相邻则间隙增宽 -
肱骨头置于后关节盂缘上 -
无显著反Hill-Sachs或反Bankart骨折征象 -
表现不明显:前后位显示轻微移位 -
50%在最初的平片检查中漏诊 -
慢性后脱位并不少见 -
槽线征 -
内侧肱骨头垂直线性硬化影 -
存在75%的后脱位 -
由于反Hill-Sachs嵌塞骨折 -
压缩骨质的边缘与射线照相光束平行而形成 -
“灯泡”征 -
内侧小结节和外侧大结节共同投影使肱骨近端呈“灯泡”状 -
由于明显的肱骨内旋造成 -
边缘征 -
盂肱关节间隙增宽 -
>6mm,见于2/3的后脱位 -
失去肱骨头和关节盂的正常半月形重叠 -
由于脱位的肱骨头向外侧移位 -
Grashey/Neer位 -
肱骨头与关节盂边缘异常重叠 -
在正常情况下,良好定位的Grashey位显示肱骨头和关节盂之间的间隙 -
腋位 -
肱骨头后移位 -
确认后脱位的最佳视图 -
常可见绞锁征象:肱骨头卡在关节盂后缘 -
反Hill-Sachs骨折使肱骨头骨质塌陷卡压在关节盂后缘 -
后部Bankart骨折 -
关节盂后部骨折 -
见于30%的肩关节后脱位 -
肩胛“Y”形位 -
肱骨头后移 -
如果患者不能外展腋位观察,可获取肩胛“Y”形位图 -
后部不稳定 -
前后位和腋位视图:骨折更容易被发现 -
后部不稳定:也可见于无先前后位脱位的患者
-
切开复位前制订术前计划 -
反Hill-Sachs损伤范围的大小 -
显示反Bankart骨折 -
复位后:评估X线片上看不到的 -
复发性脱位可能导致后关节盂缘缺损 -
CT关节造影 -
用于诊断唇裂,特别对于肱骨内有金属的(关注MR伪影)
-
用于复位后 -
横断面质子脂肪抑制(FS) -
关节盂 -
后部Bankart损伤:后唇撕裂 -
在不稳定但先前没有后脱位的运动员中也很常见 -
后部Bankart骨折 -
肱骨头 -
前内侧肱骨头骨挫伤 -
反向Hill-Sachs撞击骨折 -
MR关节造影 -
比传统MR更敏感,用于反Bankart唇裂
-
最佳影像方案 -
腋位或肩胛“Y”形位 -
前后位X线片易漏诊后脱位 -
成像建议 -
复位后:评估后唇
-
先天性扁平/凸起/后倾型后关节盂窝 -
后盂唇肥大 -
后唇撕裂,常见不稳定 -
后脱位的风险增加
-
先前没有脱位病史 -
无后唇撕裂 -
肩膀反复进行广泛运动的运动员,如游泳运动员 -
可能有家族史
-
投掷运动员 -
后关节盂边缘完整
-
临床鉴别诊断 -
经常在创伤后 -
无反Hill-Sachs病变
-
病因 -
占所有盂肱关节脱位的2%~4% -
癫痫发作(最常见) -
后内旋肌群强烈收缩 -
背阔肌 -
前外旋比内旋弱得多 -
随着内旋,肱骨头更容易向后脱位 -
可以是双侧 -
如果患者是不明原因的双侧后脱位,首先考虑癫痫 -
严重触电 -
伸直的手着地或撞击肩部 -
通常在肩部弯曲,内部旋转、内收时发生 -
严重直接打击前肩 -
美式橄榄球队员(僵硬的武装) -
如果发育不全或逆行性关节盂可增加风险 -
儿童:后脱位罕见 -
与出生有关的瘫痪 -
先天性严重发育不全的关节盂 -
相关异常 -
骨折 -
肱骨头前缘中部反Hill-Sachs(McLaughlin病变,槽线征) -
反Bankart骨折 -
软组织损伤 -
反Bankart损伤(唇裂) -
后部盂唇关节囊骨膜袖状撕脱伤(POLPSA) -
盂肱下韧带(IGHL)后束撕裂 -
间质内撕裂 -
盂肱韧带肱骨后部撕脱(PHAGL) -
轻微肌肉/肌腱撕裂/拉伤 -
小结节骨折 -
神经血管损伤:罕见 -
肱骨颈骨折可能伴有肩关节脱位
-
肱骨头缺损:关节面受累百分比 -
小:<20% -
中:20%-40% -
大:>40%
-
最常见的体征/症状 -
肩部疼痛,尤其是癫痫发作后 -
活动范围受限 -
其他体征/症状 -
手臂处于固定内旋位 -
喙突突出,前肩扁平,后肩突出
-
年龄 -
平均值:50岁 -
年龄大于前脱位患者
-
临床上脱位率高 -
慢性后脱位:关节交锁>3周 -
发生关节交锁可能需要切开复位 -
慢性疼痛常见
-
非手术:反Hill-Sachs损伤,缺损<20% -
加强外旋肌 -
避免脱位体位(内收和内旋) -
手术:不稳定或复发性后脱位 -
后关节囊移位 -
反Bankart损伤:盂唇修复 -
反Hill-Sachs损伤 -
<20%:可能需要部分肩胛下肌腱移植到缺损部位 -
20%~40%:小结节移至缺损处 -
McLaughlin手术 -
>40%:同种异体移植人缺损或半关节置换术 -
反Bankart骨折:如果骨折片较大,可能需要螺钉固定 -
后缘缺损大:孟唇缘骨移植
-
如果在创伤后固定内旋位,则考虑后脱位
-
需要腋位或肩胛“Y”形位 -
前后位会导致后脱位漏诊
-
提及反Hill-Sachs或反Bankart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