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热点:全球各国奥密克戎流行的是什么亚变体?下一个亚变体将是什么?我国接下来会流行什么亚变体?

时间:2022-12-15 05:59:5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目前国内多地全面放开,奥密克戎感染人数急剧增长,很多人会怀疑为什么现在奥密克戎与此前专家宣称的95%为无症状感染不相符?为什么它并不完全等同于感冒或流感?未来还会加重吗?这些都需要用科学数据说明,而不是凭感觉。国内相关的误传的信息很多。

误传1:国内南方的BA.5.2引发症状轻,北方BF.7引发症状重

事实上,在国内奥密克戎以BA.5.2和BF.7为主,都属于较早期的BA.5系亚变体,二者致病性没有本质区别。但是,给人感觉是南方轻,北方重。其中原因可能很多,一方面南方气温相对较高一些,人体的感受更好一些。另外,北方由于供暖,更为干燥,由于奥密克戎会引发咽喉疼痛,北方空气干燥,感觉会更严重一些。另外,北方人更关注感染,南方人的关注度下降,紧张度较低,因此,症状也“感觉”更轻微些。

误传2:似乎人人都感染,无症状感染比例不象专家说的有90-95%

事实上,由于大部分成人长期与普通感冒和流感病毒共存,体内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免疫力,因此,即使到流感季节,真正患流感的人仍然是少数,大部分人其实也可以称为是“无症状流感”。而奥密克戎则不然,在国内,大部分人没有接触过这类病毒,先前的疫苗并不能预防其感染。因此,对于大部分国内人士而言,它都是新病毒。虽然,90-95%感染人是无症状或极症状,但是,由于它的传播速度极快,短期内大量人群感染,即使5-10%的感染人群而言,也是非常庞大的数字。大家感染身边人似乎都在不断阳性。事实上,美国经过3年多达六七波的感染,有阳性记录的人也仅占1/3,事实上95%以上的人都曾经感染过,二者差异在于很多人感染是无症状感染。

同样,中国13亿人口,在这一波感染中,最终有症状的也只有5-10%,当然,这也是极其庞大的数量。事实上,真正与病毒接触的人(包括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比例要高很多。

误传3:这一次感染,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再次感染

那么,这一次感染还会不会有下一次感染?当然会有!

但是,体内接种疫苗以后,再次加上病毒感染,相当于人体经过多一次的训练,下一次感染时,症状会轻微很多,甚至无症状。而且一次感染以后体内会产生抗体,相当于多了一层保护作用,虽然这些抗体对下一代亚变体的作用相对较轻,因此,在一段时间以后,仍然会二次感染。

目前国内BA.5.2和BF.7亚变体在什么位置?它相对欧美的BQ.1.1落后了两代,因此,一般认为BQ.1.1引发的症状可能较BA.5.2和BF.7更轻(当然,并没有实质性的科学证据,只是推测)。而且BQ.1.1免疫逃逸能力要更强,另外,XBB.1是从BA.2.75分支进化而来,感染BA.5.2和BF.7后对XBB.1的免疫力可能也没有多强的保护作用。因此,即使此次感染了,将来也不一定就能避免BQ.1.1或XBB.1的再次感染。

但二次感染,或三次感染可怕吗?一点也不!相反,随着病毒的流行,感染后的无感性反而更多!

这就是为什么病毒变异后,亚变体的传播能力越来越强,免疫逃逸能力越来越强,但是全球感染确诊人数,住院人数都在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感染人数少了,而是无症状感染的人数在不断增加,直至将来可能99%以上的人感染都是无症状。

未来中国可能流行哪些亚变体?

另外,中国由于与欧美来往相对频繁,因此,亚变体与欧美是相似的,与亚洲多国并不相同。亚洲多国以XBB.1和CH.1.1为主,未来随着国家的开放,与亚洲交流更为频繁,有可能会出现XBB.1和CH.1.1和BQ.1.1同时在国内的流行的可能。目前国际上对这几种亚变体的致病性的研究,只是相对零星,其致病性还缺乏对比的数据。下面是梅斯根据国际上最新的奥密克戎的亚变体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

一、全球奥密克戎百花齐放

奥密克戎在全球呈现百花齐放的现象。出现数千个亚变体,而且很多国家的优势亚变体也不尽相同,从整体来看,目前BQ.1.1, BQ.1, XBB.1占主导地位,仍然维持相当长时间。下图为Raj Rajnarayanan教授根据全球上传的基因序列的结果分析如下(最近30天全球流行的亚变体的趋势):

二、全球各地区流行的亚变体不尽相同

在欧美主要国家,亚变体排名前5位的。在美国以BQ.1, BQ.1.1, BQ.1.22,BQ.1.12,BQ.1.3为主导。在英国,以BQ.1.1, BQ.1, BQ.1.8, CH.1.1,BQ.1.1.8为前5位主导亚变体。在法国以BQ.1.1, BQ.1.1.18, BQ.1, BQ.1.1.4为主。丹麦则为BQ.1.1, BQ.1.1.20, BN.1.3.1, BQ.1, BN.1.4居为前5位。在德国,以BQ.1.1,BQ.1,BN.1.3,BQ.1.1.7,BQ.1.2居前5位。

在大洋州中。澳大利亚则以BR.2.1, BQ.1.1, XBF, BN.1.3, BQ.1.23居前5位。在新西兰则为CH.1.1,BQ.1.1,BQ.1.11,XBF,BN.1.3居前5位。

在亚洲的情况又不相同。印度居于前5位亚变体分别是XBB,XBB.3,XBB.2,BY.1,BA.2.75。印度尼西亚为XBB,XBB.1,BQ.1.1,BQ.1.23,BN.1。在日本则为BQ.1.1,BN.1.3,BN.1.2,BA.2.3.20,BQ.1.1.18。在韩国则为BN.1.3,BN.1.2,BN.1, BQ.1.22,BA.2.3.20。在新加坡则为XBB.1.1,XBB,XBB.1,BQ.1.1, BQ.1.23居前5位。

从这里可以看出,亚洲呈现的是XBB系为主导。欧美以BQ.1系为主导。而大洋州则以BR和CH系为主导。事实上,XBB就是BR.2.1与BJ.1重组而来。而CH是由BA.2.75.3进化而来。

中国香港,BQ.1.1,CH.1.1,BQ.1.18,XBD居主要位置,不过CH.1.1正在快速增长,以每天3%速度超越BQ.1.1。

在澳大利亚,BR.2.1和XBF在竞争中占优势,超越了BQ.1和BN.1.3

在新西兰,CH.1.1在与BQ.1.1, XBB.1, XBF竞争中占有优势。

三、未来哪些亚变体可能会胜出?

主要根据其传播性(即与ACE2受体的结合力和免疫逃逸),目前认为以下亚变体可能有较大的机会:BR.2.1, BQ.1.1, XBF, BN.1.3, BQ.1, BQ.1.23, BN.1, CH.1.1。但是,不同国家差别也比较大。

另外,在不同的分支中,XBB分支衍生出的XBB.1.5既具有超强的ACE2结合力也有超强的免疫逃逸能力,也认为是竞争中一个强者。从美国纽约的数据来看,XBB.1.5与BQ.1相比,增长速度超过了44%。目前在纽约,BQ.1.1 占17.1%,XBB.1.5已占13.8%,且增长最为迅速。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获得了S:F486P突变有关。还有从BQ.1.1衍生出的CZ.1还有待观察。

从最近15天的亚变体发展来看,XBB.1.5, XBF, BQ.1.1.3更具有优势。在亚洲CH.1.1呈现较大的优势。

从全球的亚变体来看,XBB.1.5, XBF, CZ.1, CJ.1更具有竞争优势。

如果从基因组学数据来看,按最近10天相对增长优势的速度从高到低排列来看,CH.1.1.1和BQ.1.1.20占住主要位置,即这两类亚变体,虽然数量极低,但是增长潜力极高。接下来包括BQ.1.1.26,XBB.1.5,CH.1.1.2。

从这里的数据来看,接下来应该是CH.1.1*,BQ.1.1*,XBB.1*三种亚变体争夺主要地位。

事实上,CH.1.1是XBB.1增加L452R突变形成的,可以说与XBB.1是同源的,都来自于BA.2.75。

而BQ.1.1则来自于BA.4/5分支,相对而言,仍然有很大的进化空间,可以看到BQ.1.1*呈现多个亚分支共同流行的情况。在其基础上增加F409I突变形成CZ.1的增长潜力尚未可知。

归纳下来,在未来2-3个月内,全球的亚变体仍然以欧美的BQ.1.1*和亚洲的XBB.1/CH.1.1*两种亚变体流行为主,仍然有地域的区别。

随着全球全面放开,各国人员间的流动增加,欧美与亚洲的亚变体可能呈现竞争情况,不会象目前这样区别十分明显。

当然,随着奥密克戎的低致病性,目前很多国家对其测序的数量持续下降,导致很多国家的亚变体数据统计缺乏,如印度。也许几个月以后,WHO宣布大流行结束的话,未来奥密克戎亚变体可能就不再被关注,最终走向何方,可能就象当年的SARS一样,不再清楚。当全球都不再关注,而它本身仍然在快速突变,经过若干年以后,人们将不再认识奥密克戎,甚至认为奥密克戎已“被消失”,或进化为今天的新的一普通感冒类型。

参考资料:

https://github.com/Mike-Honey/covid-19-genomes#readme

https://cov-spectrum.org/explore/World/AllSamples/Past6M/variants

https://cov-spectrum.org/collections/24?highlightedOnly=true

https://aus.social/@mike_honey_/109472217842928411 

上一篇: 复方中药皮炎软膏改善特应性皮炎

下一篇: IL-7和IL-7R的生物学和临床应用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