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als of Neurology:脑微出血对心房颤动卒中患者的影响

时间:2023-07-14 17:11:0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口服抗凝药预防卒中是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治疗决策需要仔细权衡减少缺血性卒中(IS)的益处与抗血栓药物可能增加的颅内出血(ICH)风险。由于ICH风险仍是抗凝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已开发出包括HEMORR2AGES、ATRIA、ORBIT和HASBLED1等在内的许多临床风险评分来帮助预测房颤患者的出血风险。然而,上述这些评分在预测ICH方面的表现一般,没有一项评分能够可靠地区分ICH净风险高于IS的患者。

同时,脑微出血与缺血性卒中和颅内出血的风险相关,给抗血栓治疗决策带来了临床难题。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的学者旨在评估接受维生素K拮抗剂、直接口服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和联合治疗(即同时口服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药物)的房颤患者发生颅内出血和缺血性卒中的风险。

研究人员纳入了微出血国际协作网汇总的单个患者数据分析中记录的心房颤动患者。比较了有微出血患者和无微出血患者随后发生颅内出血和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并根据抗血栓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层。相关结果发表在Annals of Neurology杂志上。

结果共纳入7839例患者。微出血与颅内出血(调整后危险比[aHR]=2.74,95%置信区间=1.76-4.26)和缺血性卒中(aHR=1.29,95%置信区间=1.04-1.59)的相对风险增加有关。在整个队列中,无论微出血负荷如何,缺血性卒中的绝对发生率均高于颅内出血。然而,对于联合使用抗凝剂和抗血小板治疗的亚组患者,颅内出血的绝对风险超过缺血性卒中,微出血量为2-4颗(25 vs 12颗/1,000患者-年)和≥11颗(94 vs 48颗/1,000患者-年)的患者颅内出血的绝对风险超过缺血性卒中。

综上,接受联合治疗的心房颤动和高微出血负担患者的颅内出血率往往高于缺血性卒中,可能造成净伤害。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帮助优化该高危人群的卒中预防策略。

 

参考文献:

Impact of Cerebral Microbleeds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n Neurol. 2023 Jul;94(1):61-74. doi: 10.1002/ana.26642.

上一篇: 发病3天回旋支闭塞支架后6小时死亡

下一篇: 第六届世界帕金森大会:持续皮下输注阿扑吗...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