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倾听角色的声音,《故事里的中国》引领电视文化节目的“信仰传递”

时间:2019-11-11 20:24:3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倾听角色的声音,《故事里的中国》引领电视文化节目的“信仰传递”

“主流媒体”“信仰”“价值传递”,这些词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总是高高在上,但随着《故事里的中国》热播,我们看到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通过优秀的节目“培根铸魂”,使优秀作品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再次焕发生机,并用“接地气”的方式引领文化节目的价值传递。

昨晚播出的第五期节目《烈火中永生》回顾了小说《红岩》的真实原型江姐的革命事迹,讲述了临终托孤信、狱中绣红旗等故事,在三台“双十一”晚会的合围下,节目播出时段酷云实时收视率持续排名第一,节目播出后获得人民日报点赞,话题词#江姐托孤信曝光#位列百度风云榜第一、百度搜索热点第一、微博热搜榜第二,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第四期节目关于日本演员森下洋子一直珍惜使用四十多年前周总理赠送的演出服的短视频,在发布后不到2天时间,仅一条视频就在抖音上获得164万点赞。

第一期节目《永不消逝的电波》播出后,公众号“北洋之家”推送文章《胡歌突然发文:同志们,永别了!背后深藏的秘密往事,让所有人泪如雨下》,获得近50家公众号转发,累积阅读量超过3000万,相当于仅一期节目就产生了300篇10万+文章。通过这些依托电视节目内容产生的新媒体素材,《故事里的中国》成功还原观众的信仰感召主体地位,强化观众对信仰内涵的认同,唤醒社会集体记忆。

《故事里的中国》以回首经典作品的方式,凝练式、多元化表达国家和民族的坚定信仰,用象征性的符号和清晰的人物画像强调了当代电视媒体的价值引领责任。前几期节目分别选取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烈火中永生》、经典文学改编剧集《平凡的世界》和经典戏剧选段《智取威虎山》,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不同历史阶段所涌现的时代人物。临危不惧的“人间知己”李侠夫妇、渴望追梦的“理想少年”孙少平、忠肝义胆的“孤胆英雄”杨子荣、勇敢无畏的“革命斗士”江姐,经典作品中的人物画像通过节目创新性表达逐渐清晰。

用清晰的人物画像凝聚信仰表达的内涵

《故事里的中国》塑造的是一个个清晰的人物画像。前几期节目再现的经典作品囊括了电影、电视剧、戏剧等多种表现方式,诠释了性格各异的经典角色,但纵观事件和人物的细节,它们反映的精神内核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坚定信仰。

通过对节目相关评论进行关键词分析,《故事里的中国》通过经典再现所进一步构建的经典人物画像也逐渐清晰:《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与何兰芬为了使命和责任永守忠诚,在重要的历史关头风雨同路,被称为人间知己;《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是大变革时代下的理想少年,信仰对梦想的追求与渴望;《智取威虎山》中的“孤胆英雄”杨子荣热血忠诚,为了革命胜利与土匪斗智斗勇;《烈火中永生》中的“革命斗士”江姐面对敌人的迫害英勇无畏,无比坚定对共产党的信仰。这些经典的历史人物被反复琢磨,反复演绎,其人物画像也越发清晰并固定化,人物性格中的共同特征也正是经典作品感染大众的关键点——对信仰的坚守。

结合网络媒体的传播,经典人物凝练式的画像,获得了电视屏幕之外的价值引领作用。节目播出之后,观众不仅在网络上纷纷留言表示对革命先辈的怀念,对改革时期人物的崇敬,还通过实地打卡、老物件展示、口述历史等更行动派的方式,参与到信仰表达的仪式之中,形成良好的互动体验。第二期《平凡的世界》播出之后,“平凡的世界”直登当当网热搜榜榜首,并持续占领小说榜前列,展现出节目打造的强大感召力。

对经典形式的反复播放与创作,对经典人物的凝练表达,唤醒了老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也重塑了当下年轻人铭记历史、铭记苦难的价值观念,从而建构出社会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知,使价值传递在新时代的日常生活中落地。节目借助人物画像所传递的丰富而复杂的情感,转化为当下努力奋斗的精神信念和行为习惯,成为传承至今的信仰内涵。

以“故事+符号”打造文化节目信仰传播的载体

以电视媒介为载体制作的电视节目,一直扮演着传播文化、阐释政策、塑造民族精神、丰富文化生活等众多角色。研究显示,大多数人对其所传递的文化有正确的定位和感知,但能准确把握各种内涵的却较少。这也是现阶段电视文化宣传与展示的困境:单向、中心结构式的传播方式,难以生动而有趣地完成“过去与现在”的故事对接;故事宣传解答不充分,存在“不接地气”“自说自话”等现象,使人感到疏离,就更难以将“信仰”内涵传达给人们。

《故事里的中国》依托于电视媒介而诞生,以“故事+象征符号”为载体瞄准全方位的受众市场,制造适宜全网讨论的话题和记忆点,为电视文化节目创新传播模式提供参考,进一步发挥文化传承和精神传递的作用。

节目前期所选取的经典影视作品,都有其对照的真实历史阶段和历史事件,这些史实是经典影视和节目再现的根基。纵观这些作品对应的历史脉络,《永不消逝的电波》记录了李白烈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潜伏一线、传递情报的故事;《平凡的世界》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在改革时代的历史变迁;《智取威虎山》选段突显解放战争初期“孤胆英雄”杨子荣与东北土匪斗智斗勇的故事;《烈火中永生》赞扬了1948年重庆解放前夕渣滓洞和白公馆中我党革命斗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气魄。

其次,节目每一期的经典再现都着重使用了大量的象征性符号,既强化了现场的视觉冲击力,也提升了节目的仪式化内容,触发受众内心的崇高感。这些符号包括李侠与何兰芬相拥告别、孙少平与田晓霞杜梨树相约、座山雕与杨子荣黑话对答、江姐狱中绣红旗等图像符号;电报打字机、《平凡的世界》原稿、先遣图、五星红旗等实物符号;苏采青再发明码电报、李野墨现场小说演播、现场连线“杨子荣侦察连”和现场连线马识途老先生等行为符号;电报传送声、信天游、京剧唱段等声音符号,以及贯穿节目全程的金色、蓝色、黑色等庄重的色彩符号等。这些符号彼此间相互作用,音像统一,场景感强,将每一期所要传达的价值理念具象化,对观众的接受能力有着良好的适应性,也利于在网络迅速传播过程中形成突出的记忆点和话题点。

在明晰的“故事”概念和具象化的象征性符号支撑下,《故事里的中国》突破了电视媒介传播的困境,利用互联网时代传播需求进行内容制作,以话题度和记忆点打开舆论传播的关键入口,发挥电视文化节目对于先进文化传播的引领作用。

用多元化内容素材全方位传递价值理念

除了故事线索与符号所提供的传播入口,《故事里的中国》还大胆地采用“1+N”舞台作为填充节目多元化传播的内容。围绕每一期节目主题展开的影视、戏剧、综艺三维呈现,访谈、戏剧回顾与表演各个片段既彼此关联,又可以单独成片,多元呈现的海量素材衔接了当前碎片化的内容阅读习惯,在日常的短时浏览中获取节目核心内涵。

一方面,综艺访谈环节邀请与当期演绎对象紧密关联的访谈人物,但主持人董卿与每一类受访者的谈话都分开进行,既包括历史事件当事人,也有与经典作品相关的参与者。由此,每一段访谈素材力图主旨鲜明、清晰地讲述一段真实的故事,以完整的对话节目形式进行传播。随着访谈环节受邀人物的依次出场,历史人物的形象逐渐丰满立体,作品的经典性也逐步加深。

另一方面,主持人的舞台伴随访谈环节的结束进行180度转换,成为与观众们一起观看围读会视频和戏剧表演现场的观众席,进一步生产出表演片段的传播素材。重读剧本和戏剧表演所带来的强烈“现场感”,使观众仿佛成为故事中的一份子,从节目的受众转化为当今时代“信仰”传递的主体和践行者。

节目首先展现导演和当代青年演员一起围读剧本的场景,传达出重新解读经典作品的方式,以及节目内容制作的细节。导演、演员在围读环节发表的相关见解,不仅使观众获得更多表演层面的相关知识,也帮助观众形成对经典作品“信仰”层面的剖析。例如胡歌所说的“微光”“能量”,刘涛谈到的“看一次哭一次”“不敢念台词”,陈数的“不敢去触碰”等,直接传达了信仰对人的震撼效果,并得到观众层面的共鸣与讨论。

剧本围读结束,节目最为核心的舞台表演部分在另一个空间衔接展开。完整的戏剧表演舞台是《故事里的中国》传播的关键部分,每期节目推出之后都会产出一个类似短视频长度的“纯享版”舞台片段,方便随时观看和分享。

访谈故事片段、围读会片段以及舞台纯享版片段等各版本的短视频,从内容层面为《故事里的中国》提供适合各平台、全范围传播的素材,适应了不同的观看偏好。以第三期《智取威虎山》为例,网络上就已经析出电影导读、各类人物采访、剧本研读、演员感言以及舞台现场表演等近20个短视频片段,可以供各类喜好的受众选择,迅速获得全方位人群的播放和浏览。

节目内容的多元化传播素材,适应了用户碎片化阅读和观看的习惯和需求。不仅观众可以迅速找到适合自己观看偏好的内容,节目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递经典作品中蕴含的价值观和信仰,在演播室的狭小空间内构筑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进而建构观众乃至整个社会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感。

经典作品是传达国家和民族信仰的永恒的载体,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它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价值理念就无法磨灭,并随着时间延长而不断加深。《故事里的中国》认真挖掘历史与经典,借助“故事”概念与“符号化”表达,形成适合全民讨论的热点和易于全网广泛传播的碎片化视频成果。一个个清晰的人物画像,所凝聚的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新时代价值传递的担当,和媒体人对先进文化传播的责任。

上一篇: 冯提莫在线还原“佛系少女”,笑容感染力十...

下一篇: 曾宣称“8万员工一人一套房”,董明珠的承...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