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ne Deform:C2以上齿状突骨折与骨盆后路内固定融合研究

时间:2024-01-12 20:50:3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成人脊柱畸形(ASD)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可导致相当大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与非手术治疗相比,ASD的手术治疗已经证明了成本效益和有益的结果。ASD的主要手术治疗包括胸腰椎或颈胸椎多段后路固定融合。较少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从C2到骨盆的索引或翻修手术。这可能适用于严重的伴随颈胸和胸腰椎畸形,前胸上段-骨盆后路内固定融合后的近端连接失败(PJF),或前颈胸后路内固定融合后的远端连接失败。虽然先前的报道表明,颈椎到骨盆后路内固定融合可以显著改善功能,但整个脊柱的刚性会在C2处产生关节应力,从而增加齿状突骨折的风险。

长胸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近端接合失败仍然是一个令人烦恼的现象,它可能危及预后,导致相当高的发病率,并且经常需要翻修手术。虽然关于胸腰椎融合后PJF的知识很多,但关于近端关节突骨折的信息却很缺乏。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先前进行过c2 -骨盆后路内固定融合的患者继发于齿状突骨折的PJF的患病率、特征和治疗方法。

方法查询单一机构数据库的多级别融合(6+节段),包括颈椎节段。c2 -骨盆后路内固定和至少6个月的随访是纳入标准。确定持续牙髓骨折的患者;根据Anderson & D ' Alonzo和Grauer的分类对每个骨折进行细分。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

图1  1例成人脊柱畸形患者行c2 -骨盆后路内固定融合术的典型x线片。67岁男性,合并胸腰椎侧凸和颈胸后凸(A, D),分阶段治疗。首先,他接受了L3-S1前路腰椎体间融合术和t3 -骨盆后路固定融合术(B, E)来治疗胸腰椎侧凸。3个月后,行后路内固定延伸至C2伴C7-T4后柱截骨术,以解决持续性颈胸畸形(C, F)。

表1 近端交界面齿状突骨折患者与非近端交界面齿状突骨折患者的特征比较

表2  近交界处齿状突骨折患者的特征

图2:每位患者近端交界齿骨折的骨折特征和形态

图3  近端交界齿状突骨折的处理示意图。“治疗成功”的定义是术后至少1年通过CT扫描评估骨折愈合

上一篇: Malays Orthop J:青少年锁...

下一篇: 粉碎髌骨的张力带如何固定?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