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C: 腰围与炎症性肠病风险的关联

时间:2023-05-22 10:33:3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主要涉及胃肠道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近几十年来,IB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迅速上升,从而给全球医疗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尽管亚洲IBD的总体流行率仍然很低,与西方国家相比,约占世界人口60%的亚洲人IBD患者的绝对数量预计会很多。有必要更好地了解亚洲人IBD的流行病学和风险因素,以充分应对终身进展性炎症疾病的出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宿主、环境和肠道微生物因素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会在遗传易感个体中引发免疫介导的炎症。由高脂肪、高糖和红肉组成的饮食以及纤维摄入的减少被怀疑是亚洲新发IBD的主要原因之一。些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和炎症性肠病在病理生理学上有相似之处,如脂肪组织失调和免疫反应不足。腰围(WC)是是一种广泛用于评估腹部脂肪和肥胖(AO)的标准测量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WC测量的AO与韩国人群患IBD的风险。

 

 

研究人员使用韩国国民健康保险服务数据库进行了一项全国性的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2009年全国健康普查项目共纳入10082568人。新诊断的克罗恩病 [CD] 和溃疡性结肠炎 [UC]才用最新的诊断标准。腰围 [WC] 分为六组,并与男性 85.0-89.9 厘米和女性 80.0-84.9 厘米的参考值进行比较。AO 被定义为 WC 男性≥90 cm,女性≥85 cm。

 

 

研究结果显示在9.3年的中位随访期间,CD和UC的发病率分别为每10万人年2.11例和 8.40例。在针对年龄、性别、生活方式、收入和体重指数 [BMI] 进行调整后,与对照组相比,基线 WC 的增加与患 CD 的风险显着相关,但与UC无关。与没有 AO 的受试者相比,患有 AO 的受试者发生 CD 的风险显着增加 [调整后的风险比,1.40;95% 置信区间,1.21–1.61]。

 

 

本项研究证实AO患者患 CD 的风险增加与 WC 成正比,但与 UC 无关,这表明内脏肥胖与 CD 的病理生理学有关。

 

 

 

原始出处:

Yeonjin Je and others, Association of Waist Circumference with the Risk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of 10 Million Individuals in Korea, 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 Volume 17, Issue 5, May 2023, Pages 681–692, https://doi.org/10.1093/ecco-jcc/jjac193

上一篇: J Clin Oncol:纳波拉非尼联合...

下一篇: 医生将病人忘在核磁舱3小时遭辞退!漏诊胰...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