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医药再添两张国家级“非遗名片”

时间:2021-06-16 14:01:0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6月10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正式发布,公布了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

  

  广东省共有1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选上述名录,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珠玑巷人南迁传说、竹板歌、莫家拳、潮州菜烹饪技艺、米粉制作技艺(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等6个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禅宗祖师传说(六祖传说)、狮舞(上川黄连胜醒狮舞)、狮舞(瑶族布袋木狮舞)、木偶戏(湛江木偶戏)、蔡李佛拳(广州北胜蔡李佛拳)、咏春拳(佛山咏春拳)、粤绣(珠绣)、中药炮制技艺(新会陈皮炮制技艺)、针灸(岭南陈氏针法)、春节(行花街)、民间社火(高要春社)、庙会(茶园游会)等12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目前,我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已达165项。

  新会陈皮制作技艺

  新会陈皮被誉为广东“三宝”之首,自宋代以来就是闻名遐迩的“广货”之一。华侨出洋之前,手里总会提着一罐新会陈皮,渐渐地,寄托着乡愁的陈皮也随之在异国飘香。

  “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制作新会陈皮的“独门秘笈”在民间百年世代相传。从采摘、开皮、反皮、晒制,到陈化,每一道工序都反映了传统中医药“药食同源”的智慧。

  

  图片

  

  ▲较高年份新会陈皮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蓝韶清向笔者透露,新会陈皮制作技艺过去被归为传统技艺,去年改以传统医药类别申报,更突显新会陈皮在南药中的“江湖地位”,也为项目的成功入选增添了不少分量。

  新会陈皮也是南药里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中药品种。截至2019年底,新会陈皮行业年总产值达85亿元,带动农民直接收益超10亿元。即使在疫情期间,其行业逆势增长势头不减。

  “新会陈皮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新会陈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柏忠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迭代,新会陈皮的有效成分也不断得到更充分的发掘,陈皮产业链也随着产品附加值的提高而向康养、旅游等领域不断延伸。

  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市场是让非遗永葆生机的土壤。许多岭南非遗也从未远离它的消费人群。潮州菜烹饪技艺、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等项目,在民间的烟火气里活色生香。

  岭南陈氏针法

  作为岭南针灸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流派之一,岭南陈氏针法的“飞针法”奠定了我国无痛针灸技术的里程碑。如今,融入现代医疗服务正成为岭南陈氏针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图片

  ▲陈秀华演示“飞针法”进针

  岭南陈氏针法代表性传承人陈秀华介绍,为适应都市人的健康需求,岭南陈氏针法针对睡眠障碍、颈椎病等5个常见病症制订技术操作规范与临床推广方案,并在全国14家医院推广应用,年门诊量达30多万人次。

  多方合作、跨界融合的非遗传承工作站,成为岭南陈氏针法绝艺传承的新平台。通过与当地卫健局和中医院合作,在梅州、乳源、广西等地设立的3家非遗工作站,让越来越多基层医务人员加入“飞针”传人的行列。

  “两项传统技艺不但受众面广,经济效益巨大,而且还深刻体现着中医药养生文化,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对推动‘广东粮、珠江水’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共广东省食品医药行业联合党委书记张俊修说。

  去年我省制定了《广东省“十四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实施方案》,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与“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申报工作已正式启动。“从这次入选情况来看,广东近年来的非遗保护工作在改革创新和精准管理方面,正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说,“这些项目大多是粤港澳大湾区共有共享的文化形态,入选后将更有利于推动人文湾区建设与粤港澳非遗保护的交流协作”。

  宋俊华期待,名录的公布能推动相关项目与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中医药发展等国家战略相结合,使非遗文化成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资源,也为我国非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可复制路径。■

  


原文链接:http://szyyj.gd.gov.cn/zwyw/gzdt/content/post_3321799.html

上一篇: 省卫生健康委召开全省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下一篇: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今日召开!聚焦这件事!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