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根源是万历怠政吗?非也!万历帝开矿才是根源,来看看这蝴蝶效应吧!
时间:2019-11-03 10:29:2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罪魁祸首
如果,张居正能够像他的老师徐阶一样,活到八十岁。如果,大明的李成梁能够再年轻二十岁。如果,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没有英年早逝。如果,大明的万历皇帝不是一个“酒色财气”的昏君,他能够像他的祖先那样,拿出一点点的精力去关注辽东。如果......
如果,上述的诸多“如果”中,有一个出现了,历史会怎样?也许,努尔哈赤的历史,清朝的历史,明朝的历史,都会重演了吧。可惜的是,在历史的文献中,研究“如果”这个词,没有一点意义。
我们只能接受历史的现实,发一些感慨,释放一下自己不甘的情怀。现在,让我们面对这段历史,认识一个熟悉而陌生的人,努尔哈赤昔日的“老板”,今日的对头,明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
万历皇帝朱翊钧,隆庆皇帝朱载垕第三子。由于两个哥哥早殇,所以六岁时,朱翊钧被册封为皇太子。十岁那年,父亲隆庆皇帝纵情酒色而死(在位六年,年仅三十六岁),朱翊钧作为皇太子,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帝。万历皇帝十岁登基,五十八岁病逝,做了四十八年的皇帝。这个做皇帝时间的纪录,在中国排在第四,仅次于康熙(六十一年)、乾隆(六十年)和汉武帝刘彻(五十四年)。
万历漫长的四十八年执政时间,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万历元年至万历十年,幼年时代。这期间万历年龄小,无法处理朝政,只能玩。第二个阶段,万历十二年至万历二十八年,明君时代。这个时期为万历亲政时期,年轻的万历皇帝在张居正的教导下,励志成为一个清心寡欲的明君。对内,他惩治贪官、提拔贤明的官员、兴修水利、治理河患、缓解各种社会矛盾。对外,赫赫有名的平哮、援朝、灭播的“万历三大征”,均出自这个时期。
第三个阶段,万历二十八年至万历四十八年,怠政时代。
跟历史上很多的英明君主一样,前半生兢兢业业,开创一个盛世;后半生志得意满,醉生梦死、腐败奢靡了起来。这种情况,是很多中国帝王的表现,李隆基如此,乾隆如此,万历也是如此......
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胸中豪情早已消磨殆尽,他不再上朝理政,转而深居后宫,日日与郑贵妃耳鬓厮磨,专行乐事,变成了一个贪图享受的昏君。
在万历长达二十多年的怠政时期里,大明王朝中枢瘫痪、党争不断、边务废弛,给辽东的努尔哈赤的崛起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史学家称,在怠政期间,这个万历皇帝有“六不做、六做”。哪六不做?不上朝,不见人,不祭祀,不供庙,不批示,不选官。哪六做?沉湎酒色、贪敛钱财、乱封滥赏、肆意挥霍、大兴土木、胡作非为。如此“六不做、六做”的皇帝,大明焉能不亡?万历的这种做法,令很多大臣寒心。大家接连上疏,希望皇帝回归朝堂、处理政务,但他们的奏折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有的大臣跪在宫门外,请求皇帝亲征,万历则理都不理。
后来,大臣们不管不顾了,他们接连上疏痛骂皇帝,大理寺评事雏于仁还上了一篇千古名文《酒色财气论》,痛骂皇帝嗜酒、好色、揽财、尚气(难以控制情绪,稍有不顺,就动怒杀人),是一个“受享于身,不堪暴殄”的无道昏君。
对于这些提意见的官员,万历刚开始时还反击一下,“杖六十,斥为民”。后来,见骂自己的官员太多了,万历索性对这些官员一律不理睬、不朝见,来了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对于这样的昏君,正直的官员们无力改变这种局面,只能辞官回家,任由这个皇帝继续胡作非为了。在评论这位皇帝时,无数的史料上,都写上了这么一句话:
明之亡,不亡于崇祯之失德,而亡于万历之怠政!
如今,一提这“怠政”二字,无数的史学家就会捶胸顿足,一把鼻涕一把泪,说好好的一个大明王朝,怎么摊上了这么一个怠政的皇帝,把一个好端端的帝国给废了,给后世子孙留下了这么一个烂摊子,最终只能亡国。
总之一句话,万历的怠政,是明朝亡国的根本原因。实际上,这里有一个天大的误区——在真正的历史中,万历未必怠政。史学家所谓的“万历怠政”,是这位皇帝不管事;但在我眼中,万历怠政,只是证明他很懒,不代表他不管事,更不代表他不处理朝政!懒和怠政,这可是两回事!
咱们都知道,唐朝有一位皇帝,只有一天没有管理自己的国家。结果,就在那一天,这个皇帝惊讶地发现,他的一个儿子发动了一场“玄武门之变”,诛杀了他另外两个儿子,还杀了他无数的孙子、孙女,并把自己逼成了太上皇。
这个结果,就是一天没有管理国家的后果。
因此,我绝对有理由相信:一个二十多年不上朝、不管事的皇帝,是不可能让国家一直平安无事的。别说二十多年了,连二十天都不行!
当时的真实情况是,虽然万历皇帝不理朝政,但是,即使身在后宫,他的那双眼睛也一直牢牢地盯着自己的宝座,无时无刻,也从未离开半步!
万历之所以不上朝、不处理国家事务,是因为这些事情他不喜欢,所以他不去干;相反,那些他喜欢的事情,这位皇帝都会第一时间去处理。
这件事情,就是祸国殃民的恶政——开矿。
开矿之祸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三月,皇后居住的坤宁宫突然失火,火势迅速波及了交泰殿,以及皇帝的寝宫乾清宫。当时,万历皇帝正在养心殿休息,没有被烧着,只是受了一场虚惊。
事后,看见一片焦土的三大殿,万历皇帝心有余悸,以为这是老天在惩罚自己,他摊开笔墨,写了一篇《罪己诏》,大致如下:
昨于三月初九日戌刻,乾清、坤宁二宫悉被火灾,戴天心之仁爱甚著,荷列祖之庇佑尤深,幸朕所居,不致延蔓,而法宫严寝,一时尽灰。永怀谴告之殷,实由凉德所致。拊躬自责,震悖弗宁。已痛加悔惩,吁祷郊庙,嘉与海内,勉于维新。兹下罪己之言,共图交儆之实。
见皇帝下达了《罪己诏》,群臣为之一振,他们坚信,皇帝已经“回心转意”了。假以时日,必定重新亲政、重整朝纲。
事实证明,群臣们在一厢情愿。《罪己诏》墨迹未干,万历的凉德之举就接踵而来。同年四月初一,万历命户部
筹集银两,重修两宫。由于国库空虚,修建两宫的银两又过于巨大,户部官员一时间手足无措,只能恳请万历下旨,另行开辟渠道,筹集工程粮饷。
殊不知,户部官员的这封请旨,给了万历一个“启用矿监、到处敛财、为国所用”的充实借口,最后竟然酿成了一场轩然大波。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六月二十二日,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
这天,朱翊钧为了筹集重修两宫的经费,他下令以“开矿助大工”,派自己的亲信太监去各地开矿收钱。
朱翊钧委任了一批“开矿高手”,他命马堂去临清,高寀去蓟州,暨禄去合肥,刘成去无锡,李凤去广州,陈奉去武昌,陈增去南昌,孙隆去苏州,鲁坤去开封,孙朝去洛阳,邱乘云去成都,梁永去长安,李道去岳阳,王忠去密云,张晔去卢沟桥,沈永寿去保定,王堂去天津,张庆去遵义,鲁保去扬州、孙道去太原......
一时间,长城内外,两江上下,皆有这些宦官战斗不息的场面!
皇帝下令的开矿,是开取金、银、铜、铅矿,主要是金银矿,跟百姓没有一点关系。但事实证明,大明真正能开矿的地方很少,即使有,储量也很少。这些负责挖矿的太监们一琢磨,皇帝派我们出来的目的是什么呀?就是弄钱呀!既然皇帝的目的是要钱,开不开矿又有什么关系呢?只有能弄到钱,不就得了!
于是,这些太监们矛头一转,开始逼百姓们出钱放血了。
简单来说,这些太监到达地方后,百姓的产业、坟墓、房屋皆在矿场之上,若不交钱,必拆屋平坟,用来挖坑。反正这是圣旨,你敢不遵?为保家产,百姓只能苦苦哀求,与太监谈条件,而矿监们要的,就是这个条件。
总之一句话,想保家产,可以,拿银子来。
若敲诈之人无钱、或不想给钱赎物,那也好办。凡不给钱者,太监必将其铁枷捆绑,游街示众,然后将他们投入水牢之中,昼夜浸泡,断绝饮食,在命小吏轮番辱骂殴打,使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种情况下,被告者往往倾家荡产,以求乞命。官员们这才放其一马,不再治罪。一时间,大明天下民心尽散,人人自危,弃家逃窜者,比比皆是。最终的结果
只能是——天下萧然,生灵涂炭。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四月,刑部左侍郎吕坤上疏说:
开矿之祸,灾连数省,民十室而九空。陛下赤子,冻骨被肌,冬无破絮者居其半;饥肠饿腹,日不再食者居其半。流民未复乡井,弃地尚多荒芜。存者代去者赔粮,生者为死者顶役。破屋颓墙,风雨不蔽;苫藁不完。儿女啼饥号寒,父母吞声饮泣。君门万里,谁复垂怜!
然而,对于这些骨鲠之言,贪婪成性的万历根本不管不顾,他也懒得看、懒得管。只有那些宦官们运到宫中的白花花的银子,才能入他的法眼。其他的东西,全是瞎掰。
这位皇帝的眼中,只有钱!
临清动乱
从万历下旨开矿时起,朝廷官员就一直反对、抵制这种行为。为此,无数人被罢官、下狱,流放,甚至死于狱中,或被斩首示众。然而,对于这些反对之声,万历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对(事实),却依旧我行我素,不知悔改。
于是,该来的,终于来了。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为了抗拒矿税,山东临清一带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话说当时的临清,是中国境内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号称“富庶甲齐鲁,繁华压两京”。虽然这样的赞誉,有夸大之嫌,但《金瓶梅》的作者将临清作为故事的背景地,足以证明此城的繁华。
这么一个繁华的城市,自然进入了矿监们的法眼。一旦被他们盯上,这个城市的受灾程度,可想而知。
当时,为了争夺这块富庶的地盘,山东矿监陈增和天津税使马堂使出浑身解数,争了一个头破血流。争夺的结果是,马堂胜出。
马堂胜出后,为了捞回本钱,他率领数百名地痞流氓,在临清处处收税,层层剥削,白天挡道抢劫,晚上杀人放火,真是无恶不作。当然了,由于这些地痞流氓是矿监的随从、跟班,地方官员也无可奈何。
当地百姓对马堂等人恨之入骨,却又无计可施,只能化悲痛为调侃,他们仿“秦桧油条”的故事,做了一种油炸小吃,就叫“炸马堂”。
直到今天,“炸马堂”都是临清的一道风味小吃。
对于马堂而言,百姓都痛恨其到这种程度了,这要是换个明白人,就该拿钱跑路。但是,不知道是马堂嚣张惯了,还是他太傻,反正他一点也不怕,还继续在这里招摇过市。
马堂也不想想,他手下有多少人,这里有多少百姓,还这样飞扬跋扈?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投!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四月,不堪忍受马堂及其党羽的压榨,成千上万的百姓聚集到马堂的税使衙门,要求规范收税,严惩为非作歹的地痞流氓。
百姓的怒吼,彻底激怒了马堂。在这个宦官的眼中,百姓无权无势,还能怎么样?于是,愤怒无比的马堂命令士兵向示威的百姓放箭,当即射死两人、射伤多人。
这一下子,事情彻底闹大了。
见马堂这样飞扬跋扈、不知悔改,临清的百姓彻底被激怒了,他们拥进税使衙门,与马堂的手下打了起来,当即格杀了三十多个地痞流氓,打伤者不计其数。
混战之中,有人放了把火,将税使衙门付之一炬。得亏马堂跑得快,这才保住了一条性命。
得知临清百姓造反后,万历第一时间处理朝政(看来,还是不怠政),要求内阁草拟圣旨,命令兵部出兵,去惩治临清的百姓。
此谕令一出,内阁官员拒不执行。他们告诉万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次民变的原因,是因为你开矿,导致官逼民反。真正该惩罚的,是那些该死的矿税官,与百姓何干?
见文武百官拒不执行,万历竟然以绝食相要挟,逼迫官员们妥协。
在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官员与皇帝达成了一个协议,此次临清百姓叛乱,实属万不得已,朝廷只惩治一两个首恶,绝不可株连多人,以免人心动摇。否则齐鲁大地不稳,京城也休想安宁。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怎么去找这个首恶呢?
当时参与叛乱的人,有成千上万,大家从各个方向拥入税使衙门,都是去找马堂算账的人,谁说得清楚谁是首恶,谁是发起者?所以认定首恶,就变成了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而万历追得紧,官员又要向皇帝交差,自然让临清城内人人自危,势必掀起一场新的波澜。
最终,为了平息这场事端,临清城的一个叫王朝佐的篾匠站了出来,他告诉官府,自己就是此次临清民变的“首恶”,愿意伏法认诛,与旁人无关,不要株连无辜。
见有人愿意替罪,当地官府立刻向皇帝报道,万历也不想将此事扩大,下旨将这个首恶处死,以儆效尤,并不追究其同党。
一天后,王朝佐被验明正身,斩首示众。数千百姓站在一旁,痛哭流涕。
八天后,王朝佐“头七”之时,临清城上万百姓身穿缟素,匍匐哀号,若丧考妣;百姓皆在家中焚香遥祭、虔诚祷告;送葬之人,更是排上百里。
一个月后,王朝佐入葬,当地百姓视其为大英雄,为其立庙设祠,永久供奉。此后百余年,香火缭绕,从不间断,酥油灯昼,夜如常明。
一年后,临清乡绅和官员视王朝佐为大英雄,为其修书立传。后来,史馆甚至将这个草民的故事,编纂到了《明神宗实录》里,可见其故事多么深入民心。
正如明朝心学大师王守仁所说的那样:“人人自有地盘针。”请记住,这世上的公理和正义,不在那些后世杜撰的历史书中,也不在那些顶礼膜拜的庙堂之内,而在天下人的心里。
天道昭昭,自古不昧!可惜的是,不是每一个感人的故事,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虽然王朝佐用自己的一条生命,拯救了临清城无数百姓,但是他的壮举,并不能取消矿监,更不能取消万历揽财的贪婪之心,甚至连马堂等人继续在临清为非作歹也阻止不了。
从万历二十七年开始,一直到万历三十年为止,马堂在临清为非作歹,临清城有绸缎商三十二家,倒闭了二十一家;有布店七十三家,倒闭了四十五家;有杂货铺四十一家,竟然一个没剩,全部倒闭歇业。
一个生机勃勃的北方商市,在马堂这个阉人及其党羽的折腾下,竟然变成了一座死城。干出如此“丰功伟业”,马堂也毫无悔意,他这个税官也一直深得君心。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因为战绩显赫,马堂还受到了皇帝的嘉奖。
同一时间,也就是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时,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即大汗位,建元天命,国号后金......
得道者昌,失道者亡,重用马堂这种“人才”,大明焉能不亡?
其实,当时的大明王朝内,何止马堂一个这样的“人才”,而是一群!这些“马堂”们,一个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做的事,有过之而无不及!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税监陈奉在湖广期间,搜刮抢掠、无恶不作,导致武昌、汉阳上万人起义。百姓们包围税使衙门,高呼驱逐陈奉的口号,将其十六名随从捆绑起来,投入江中溺死。当地官员颁布《罪己诏》,才平息这场事端。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税监孙隆在苏州无恶不作,导致上万苏州百姓“不呼而集”,一起围攻孙隆的办事衙门。孙隆慌不择路,逃到了附近的杭州,结果也引起了杭州百姓的不满。愤怒无比的苏、杭两地居民,一边寻找孙隆,一边继续围殴孙隆的爪牙。这场因开矿引起的民变,整整持续了八天。
万历三十年(1602年),矿监杨荣奉命进入云南“开采”金银,他巧取豪夺、草菅人命,导致云南发生民变。愤怒的百姓在当地酋长的带领下,聚集了上万人,他们杀死杨荣,将其住所付之一炬。后来,朝廷派兵平叛,跟这些“叛军”苦战数日,才平息了这场事端。
当时因矿税而引起的农民起义,不是仅发生在临清,而是遍布各地。虽然明朝可以通过招抚、招安、镇压、战斗等方式,将这些星星之火扼杀在摇篮里。但只要万历的贪婪之心不灭,这些火种就永远不会消失,假以时日,这些火种必将成为燎原之势,不仅将颠覆这个大明王朝,而且还将彻底颠覆汉人对这个国家的统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这个清朝太有意思了》(1-3卷),京东满100减50,当当5折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