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题回顾:那些靠会员制“吸金”的巨头们

时间:2019-10-29 17:16:1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专题回顾:那些靠会员制“吸金”的巨头们

本文来自英为财情Investing.com,关注微信公众号:英为财情Investing

如今在零售领域,最热的一个词就是会员制。无论是阿里、京东、还是网易,都已经在试水会员体系。

会员制带给公司的商业价值究竟有多大?在这个专题里,英为财情Investing.com研究了那些靠会员制“吸金”的巨头们,一起来看看吧。

1.Costco

说到会员制,开市客Costco (NASDAQ:COST)就是个中的“当红炸子鸡”。在上海开了大陆第一家门店一个月后,开市客宣布该店的会员总数超过了20万,远超全球平均门店会员规模6.8万。

开市客的会员制商业模式能不能成功“复制”至国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毕竟这种仓储、批发式的超市似乎不太适合国内高频、小量采购的场景,而大订单又是开市客获得议价能力、吸引会员的关键之一。

截至9月1日,开市客的会员家庭达到5390万户,年化增长超过6%;高级会员亦达到了2080万名。对于开市客来说,会员增长非常关键,因为会员费收入就是公司的利润所在,这也是开市客会员制模式最大的一个特点。

不过,虽然现在的消费者支出还比较强劲,但有关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挥之不去,难保会员不会重新考虑支出和会员费用。届时,消费者还会不会为会员商店支付入场费?

开市客怎么“玩转”会员制?过分依赖于会员制会不会给Costco带来风险?阅读原文:《盈利全靠会员费的Costco,软肋竟也是会员制?》。

2. 亚马逊

10月,美国公布的8月份零售销售月率较前值腰斩。造成零售销售环比大幅回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亚马逊 (NASDAQ:AMZN)7月份的Prime Day过于火爆。

仅仅从这个数据,就可以看出亚马逊会员日的威力。今年亚马逊的Prime Day销售再创新高,总销量超过去年“网络星期一”和“黑色星期五”两大购物节的总和。机构给出的估计是61.4亿美元,同比增长46.5%。

分析师们甚至去研究了过去几年Prime Day对亚马逊股价的具体影响,虽然研究结果发现Prime Day并不一定导致亚马逊股价的上涨——在2016年,亚马逊股价在Prime Day后的一个星期下跌了1.3%,2017年同期上涨了2.5%,2018年基本不变,2019年下跌了2.3%,但是自Prime Day推出以来,亚马逊的股价已经上涨了将近350%。

可以说,Prime 会员制已经成为亚马逊的重要驱动力,但即便是亚马逊,也无法摆脱Prime会员增长放缓的困境。从2016年到今年,Prime会员数量增速已经从43%、35%降至12%、11%。从订阅会员费用也可以看到这个走势,今年二季度39%的订阅会员费用增速已经较去年同期的55%大幅下滑。

Prime会员有哪些挑战与机遇?阅读原文《挑起亚马逊GMV增长大旗,Prime会员的潜力还有多大?》

3. 星巴克

在一年多之前,星巴克 (NASDAQ:SBUX)的股价还是和2015年中期时候一样在50美元区间中段波动,三年内股价没什么大波澜;但从去年6月份开始,星巴克股价开始大幅上升,累计涨幅超过50%。

在这两个阶段,星巴克的同店销售增长由7%降至1%,又由1%反弹至最新一季度的6%。这背后,星巴克做对了三件事:一是押对了中国市场,二是推出了自己的手机App,而第三个,是做好了“星享”会员体系。

星巴克的“星享”会员打得一手好算盘。会员使星巴克成为了顾客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截至6月30日的季度中,星巴克已经有1720万名会员,比起两年前的1320万增长了30%。在星巴克的大本营美国市场,会员收入贡献了该市场门店销售额的42%,高于两年前的36%。

从2009年推出会员体系以来,星巴克也数次进行了规则的变动。在2016年,星巴克决定会员每消费1美元可获得两颗星星,取代了之前1美元一颗星星的规则;而在今年4月份,星巴克又对会员体系作出了重大改革。会员体系大改革,对星巴克而言是好是坏?阅读原文:《揭秘星巴克会员制:股价大涨逾50%背后的“大功臣”》

【本文来自英为财情Investing.com,阅读更多请登录cn.Investing.com或下载英为财情 App,欢迎投稿或发送意见至Content@cn.investing.com与我们进一步交流】

上一篇: 净利润增长近4倍,中微公司为何跌跌不休?

下一篇: 国足25人名单:郑智韦世豪在列杨立瑜无缘...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