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农村新冠重症救治能力?官方回应
时间:2023-01-16 13:00:4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做好医疗救治是实施“乙类乙管”后应对疫情的关键。
全国发热门诊、急诊高峰已过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现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一共开设发热门诊1.64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4.31万个。
全国发热门诊诊疗量在2022年12月23日达到高峰,为286.7万人次,之后持续下降,到1月12日回落到47.7万人次,较峰值时数量减少83.3%,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热门诊和诊室的就诊人数均呈现达峰以后整体下降趋势,农村地区也呈现下降趋势。
焦雅辉称,发热门诊新冠阳性感染者的检出比例也持续下降,峰值是12月20日33.9%的检出率,到1月12日下降到10.8%,这个趋势表明发热门诊高峰已经过去。
她还表示,急诊总体呈现达峰以后持续下降的趋势。全国急诊诊疗人次在1月2日达峰152.6万人次,之后持续下降,1月12日下降到109.2万人次,较峰值时下降28.4%。急诊当中新冠阳性感染者的检出率由12月22日的峰值8.8%,之后稳步下降到1月12日的2.9%。这一数据显示全国急诊高峰已经过去。
在院感染者数量呈连续下降趋势
焦雅辉介绍,监测数据显示,现在住院的新冠感染者数量呈现出连续下降趋势。在1月5日达到住院新冠感染者峰值162.5万人,之后连续下降,1月12日回落到127万人。其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收治了117万人,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收治10万人,在院新冠感染者占比呈现出连续下降趋势。1月3日达到峰值27.5%,之后持续下降,1月12日回落到21.7%,较峰值时期下降了5.8个百分点。
监测数据还显示,发热门诊达峰两周后,在院新冠阳性重症患者数量也达到峰值,之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目前在院重症患者数量仍然处于高位。2023年1月5日,在院新冠阳性重症患者数量达峰12.8万人,之后连续波动下降,到1月12日在院阳性重症患者人数回落到10.5万人,重症床位使用率是75.3%,重症床位能够满足救治需要。
焦雅辉表示,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一是以老年人为主。年龄最大的105岁,平均年龄75.5岁。60岁及以上占比89.6%。二是普遍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具有一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占比40.7%,两种基础疾病占比24.6%,三种及以上基础疾病占比34.8%。多数基础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三级医院将在春节期间派医务人员至县医院定点驻守
焦雅辉介绍,截至1月12日,县域内5000多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共计收治新冠感染者30.1万人,占全部新冠感染者23.7%,呈现出7天连续下降的趋势。县域内新冠阳性重症患者1.58万人,占全国总数15.1%,其中新冠病毒感染重症518例,占全国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比例为6.7%。
她表示,提升农村新冠重症救治能力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充分发挥县医院龙头作用,做好包括床位、设备、设施以及人员准备,提升重症救治能力。
二是依托已经形成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机制,所有城市三级医院分区包片,和县医院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城市三级医院和县医院要24小时连通远程医疗服务。在特殊时期,比如春节期间,三级医院还要派驻医务人员到县医院定点驻守。
三是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巡回和巡诊力度,早期发现重点人群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变化,确保能够及时送医就诊。
四是建立城市和县域之间支援和转诊机制以及绿色通道,确保农村的重症患者能够及时转诊、收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