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黄宾虹学术提名展“守正创新·与时代同步学术论坛”举行

时间:2019-11-21 12:17:5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第二届黄宾虹学术提名展“守正创新·与时代同步学术论坛”举行

2019年11月15日,主题为“守正创新·与时代同步”的“黄宾虹学术提名展·第二届”活动学术论坛在北京长白山宾馆第七会议室举行。

本次学术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承办,著名艺术家与艺术理论家邓福星、孙克、霍春阳、朱道平、吴宪生、张志民、赵奇、刘金贵、刘西洁、姚大伍、田黎明、赵建成、蔡葵、崔进、刘罡、唐建、穆家善、丁鼎、卢虓等与会,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许俊主持。

学术论坛现场

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许俊主持

论坛围绕以下三个主题展开:1、“守正创新”与黄宾虹学术精神的同一性及对当下中国画发展的启示作用;2,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迁,存在哪些问题;3,中国画如何能从高原迈向高峰。

针对以上三个主题,与会学者和艺术家结合自身的研究、创作,各抒己见,详细而透彻地发表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不仅真实客观地剖析了当下中国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未来中国画的发展方向,也揭示出传统中国画艺术的真谛所在,对于当下中国画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著名美术理论家邓福星

著名美术理论家邓福星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的所长,他全面地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画发展的几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他认为,在这种背景下,本次论坛提出“守正创新,与时代同步”是非常及时非常恰当的,中国画在当代的发展,既要重视传承,还要重视创新。

资深美术理论家孙克

资深美术理论家孙克曾任《中国画》学刊的负责人,对中国现当代艺术家群体非常了解,对中国画在当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深刻的洞悉。他在发言中谈到了当代中国画存在的“制作化”等问题,可谓一针见血。那如何解决问题呢?孙克给出的建议就是,要沉下心来,深入生活、表现生活,抵住市场功利的诱惑,重视笔墨修养,重视写意形神。

著名艺术家霍春阳

著名艺术家霍春阳在传统文化领域,尤其是对儒家经典有深入研究与体悟,他在谈到“守正创新”时,特别对“正”字做了解读,他认为,要做到“正”是很难的,需要终生修炼。但这是方向,不中则不正,不正则不大,不大则不久,中国画必须寻求“中和正大”之美,当代画家要持续提升自己的传统综合修养,才能解决从高原迈向高峰的问题。

原南京画院院长朱道平

原南京画院院长朱道平回忆了在上个世纪80年代,首次在浙江博物馆临摹黄宾虹作品时的情形。他认为,黄宾虹的艺术持续影响了中国几代艺术家,他的艺术既重视传统与继承,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对于他的学术思想的研究,对中国画在当代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是一个需要持续的课题。

原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张志民

原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张志民从黄宾虹笔墨谈起,从他的“守正创新”,再谈到黄宾虹的笔墨精神。特别是从笔墨精神理解到回归自然,又要符合时代,与历史同步,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认为,黄宾虹艺术最吸引人的,就是他对中国传统的守正,将成熟的笔墨与对大自然的真切感受相融合,达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至高境界。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赵奇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赵奇则从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谈起,认为当代画家应该知行合一,在浮躁的市场环境中,更强调内心的清净与坚守。

中国美术学院吴宪生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吴宪生教授,在发言中谈到了作为编委出版《黄宾虹全集》的经历,他认为黄宾虹不但重视笔墨修养,也具有世界性的视野格局,他的绘画一方面是集传统之大成,另一方面,也积极吸收西方绘画的元素。同时他也提出了,古今人物画因为时代不同,而出现的审美差异与技术差异。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田黎明院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田黎明院长更注重在“守正创新”的前提下,在艺术创作中的“品”与“格”的辩证关系,他认为,所谓“守正”应该是守住中国绘画中的纯真境界、人文精神与朴素的心性。黄宾虹所谓的内美就是质朴的精神,“浑厚华滋”呈现的就是朴素的大美,“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中国画画家应该从生活中发现朴素之美。中国画只有按照这样的思路发展,才能真正把个性融入到群体当中,把自我融汇到大的时代当中,产生中国画在今天的价值和意义。

西安美院的国画学院院长刘西洁

西安美院的国画学院院长刘西洁认为,当代中国画的发展,面临的主要还是时代问题,思考应该给社会输出什么样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来与社会、文化产生联系,使艺术创作具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中央美院国画系刘金贵教授

中央美院国画系刘金贵教授认为,现在有些画家在创作中广泛使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工具,这些工具可以作为辅助,但画家不能完全依赖工具,作品必须具有中国画的韵味。“工匠精神”不能成为绘画制作精良化的借口和托辞,否则,长此以往,写意精神将只变成空洞的口号。

中国国家画院画家姚大伍

中国国家画院画家姚大伍则表示,作为一个花鸟画家,如何“与时代同步伐”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今天的花鸟画家应该挑起这个担子,使花鸟画跟新时代有所结合,走出困境,并向前走一步。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建成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建成则以更宏大的视野看待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他认为,中国画的现代化转型实际上是整个社会价值转型的一部分,局部变革的困局,需要从整体上来解决。艺术与绘画实际上是社会的、时代的投影,其实美术史是一部社会发展史。时代发展了,学术背景与文化背景不同了,所以中国古代人物画关注的和现代人物画所关注的,在精神层面、人文层面和学术层面都有着极大的不同。

与会的其它艺术家也积极参与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黄宾虹学术提名展以及相关论坛,要坚持下去,连续几届之后,必然会带给当代中国画坛更深的思考,更多的教益。目前,“黄宾虹学术提名展·第二届”正在炎黄艺术馆展出,展览持续至11月26日。

编辑:黄茜

上一篇: 祖峰形容导演处女作《六欲天》:不完美的孩...

下一篇: 4批次产品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上黑榜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