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遇见最美图书

时间:2019-11-18 09:46:1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在海南遇见最美图书

原标题:在海南遇见最美图书

世界建筑旅行地图丛书《瑞士》《日本》《法国》《德国》《荷兰》。

“我们的广西”丛书。

《市井西仓》使用了大量摊位的照片。

如果把书籍比作时间的雕塑、信息栖息的建筑和诗意阅读的时空剧场,那么书籍设计就是造就信息完美传达的气场,是一个引导读者进入诗意阅读的构建过程。

11月15日,首届海南岛国际图书(旅游)博览会在三亚市举行。与博览会同步,“中国最美旅游图书设计奖”应运而生,一大批“最美图书”亮相首届海南岛国际(旅游)图书博览会,吸引了不少书迷的关注。

一本好书,是内容与形式、艺术与功能相融合的读物,而设计则为阅读者插上想象力的翅膀,让读者能去体会书中文化意韵的境界。本届书博会有哪些惊艳时光的“最美图书”呢?跟着海南日报记者一起去看看吧。

书籍之美,美在形式

用图书这一载体还原现实美景

西仓是西安城中普普通通的几条老街巷,每逢集市便人声鼎沸,摩肩接踵,各种买卖无所不包无奇不有,让人挪不动脚步……把市井“搬”到一本书里,这样烟火气十足的图书,怎样才能在万千图书中脱颖而出呢?记者从本届中国最美旅游图书设计奖的金奖图书《市井西仓》中,找到了它被读者一见钟情的可能性。

这是一本很有气质的书,除了颜值高,它还有质感,黑色的封面用凹凸印刷工艺印上西仓手写招牌的文字,且采用了现在比较流行的裸背线装,可平铺,翻阅方便,有一种原始、古朴的味道。书中部分纸张选取了西仓市集中最常见的广告传单纸,仿佛拿起书就能嗅到西仓扑面而来的市井气息,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市井西仓》重点表达与突出的内容是,西仓摊贩们对摊具的选择、铺货陈列的方式、手写招牌中的民间设计,以及人与物的关系。”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工作委员会主任、本届中国最美旅游图书设计大赛评委刘晓翔表示,该书分主副两册,主册介绍市井名目繁多的行当,副册设计也可圈可点,用漫画形式表现从事行业的人,从事的行当则用经折装表现。经折装正面为画面,后面是记录这些市井百行从业人和他们的语言,颇具市井生活的烟火气。

“《市井西仓》的设计思路,是依据书中的结构场、市、招、档、述、物、价、贩对每个单元进行设计,呈现过程中尽可能地‘去设计化’, 实现某种程度上的‘还原场所感’(如别册)。”海南出版社副社长卫淑霞说,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逐渐提高,旅游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相对应,旅游类书籍、海报、指南、导游信息图等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中国最美旅游图书设计奖”设立初衷旨在评选出令读者赏心悦目,内容与形式兼优的设计作品,使旅游文化通过图书这一载体得到全新的叙述,使旅游图书与美景相得益彰。

书籍之美,美在内容

设计是对文本的视觉再造

书不仅要有一件“漂亮”的外衣,还要有内在的对于书籍设计整体概念的倾注。在刘晓翔看来,书籍设计师应成为文本传达的参与者,像导演那样,要有温度、讲细节,要做到文本叙述丰满,让信息在页面空间中拥有时间流动的含义,使书成为文本诗意表现的舞台,这样原创的精品书才能传世,方可体现做书的价值。

“我对本届中国最美旅游图书设计奖的银奖图书《世界建筑旅行地图》丛书印象很深,它把一座座建筑讲得特别清楚。”刘晓翔说,这套“世界建筑旅行地图”丛书,是适合旅游看的建筑口袋书,书中每个国家所用的颜色都不同,使整体效果鲜明独特;护封展开是国家地图,标明了建筑名称、建筑师及建筑所在城市,能让读者了解丰富的旅游信息,整体设计富有人性化。

提起书籍设计,很多人都以为这只是“美化书衣”“为书作打扮”,对书籍设计仍然停留在书籍装潢、装饰的层面,特别是很多人对设计旅游类作品重视不足,又或者因为付出与回报不平衡,加上时间有限,很多优秀的平面设计师没有投入到旅游类产品的设计中来,由此造成了中国旅游图书、海报、指南、导游信息图等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我们举办本次中国最美旅游图书设计大赛,可以激励更多的图书设计师投身于此,让中国旅游类产品的设计理念不断提升,不仅成为海南的一个文化品牌,也可以成为连接世界各国文化的纽带。”刘晓翔表示,书籍设计者实际上与文本著作者一样,是书卷文化和阅读价值的共同创造者,他们用智慧和理念展现书籍的魅力,而不仅仅是书籍外观的“化妆师”。

书籍之美,美在传承

寻找现代语境下延展本土文化的新途径

中国近代书籍设计起步于20世纪初,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丰子恺、陶元庆、孙福熙、司徒乔、闻一多、钱君匋等一大批文化人、艺术家留学欧美和日本,将国外的书籍设计理念引进中国。鲁迅先生也是位优秀的书籍设计者,他的著作中有大量关于书刊设计的论述,他本人在早期更亲自对自己和别人的书刊进行设计,创作出很多经典的传世之作。1949年后,中国最优秀的美术家们都服务于出版行业,如叶浅予、黄永玉、丁聪、曹辛之、黄胄、蔡亮、张慈中、任意、袁运甫等,涌现出一大批至今仍可称之为经典的装帧、插图之作。

然而,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的书籍设计重新跌入低谷,不仅设计理念停留在了1950年代,设计的方法论更是与世界先进国家脱节。所幸1990年代,一批来自出版社的设计师被管理部门送到日本等国学习。之后,以吕敬人先生为代表的新一代书籍设计师走上了世界书籍设计的舞台,成为这一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书籍设计大家庭增添了来自中国的光彩。

“书籍设计是一本书的灵魂,如果一本书设计很糟糕,我宁愿选择电子书。”在刘晓翔看来,如果建筑设计是让人们拥有“居住的欲望”,书籍设计则是让信息在书筑中得到诗意的栖息,并赋予读者阅读的动力,尤其是在电子阅读、碎片化阅读大行其道的当下,一本兼具形式和内容双重美感的好书,能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从纸质书中体会到墨香之美。

本届中国最美旅游图书设计奖的银奖图书《字绘中国》系列就兼具古典与现代的图书设计理念,很是契合现代人的阅读口味,在网络上有很高的人气。该书以“手绘汉字”为核心,描绘书写各地自然与人文风情,每一册都选取一地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以汉字为画布,融入特色鲜明的各种生动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不仅封面有手绘地图,手工匠心缝线;内文为怀旧风作业簿米字格设计,四色专色套印,采用特种纯质书纸印制,带来绝佳纸质图书阅读体验;还利用手机app,将风土人情以AR、音频、视频等形式收录书中,令二维图书拥有三维、四维的阅读体验,体现了设计者面对兴盛的电子载体,如何与生动、活跃、新鲜的视屏阅读比拼的思考。

“不骄不躁,不浮不馁,不空谈形而上之‘大美’,不小觑形而下之‘小技’,传统与现代、艺术与技术均不可独舍一端。”也许这样才能产生出更具内涵的艺术张力,正如著名书籍设计师、本届中国最美旅游图书设计大赛评委吕敬人先生所强调的,网络时代的出版人和设计师要寻找现代语境下延展本土文化的新途径,服务于新一代的读者,从而实现中国传统书卷文化的继承拓展和对当代书籍艺术书韵美学的追求。

(责编:潘惠文、蒋成柳)

上一篇: 90后音乐人市场稀缺,毛不易赢在传唱度,...

下一篇: 国内少儿英语教学更换新教材,牛津大学出版...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