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河南卫辉老村医瘫痪在床29年,仍坚持每天接诊!找他看病的人排起长队

时间:2019-11-13 07:23:5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65岁的河南卫辉老村医瘫痪在床29年,仍坚持每天接诊!找他看病的人排起长队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代娟 文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亚伟 图片视频

一名老者的床榻前,排队的人从床边排到了房间门外的过道上,老人躺在床上与排队的人逐一轻声交谈……看到这一幕,你会想到什么?前不久,卫辉网友“玉麒麟”在陪母亲看病时发布的这则抖音视频特意配上了文字介绍:“你以为大家排队看病号,其实是排队看医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致敬!”

这则仅22秒的小视频播放量迅速达到30余万,收获了4万多个赞!大家纷纷被视频中卧床行医的乡村医生所感动。网友“岁月静好”留言说:“这真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啊!耗尽最后一口气也要治病救人!祝老人健康长寿!

躺在床上的老人到底是谁?11月11日,记者经采访得知,他叫张太山,是卫辉市汲水镇下元村有着40多年医龄的老村医。而像这样半身瘫痪后卧床行医,他已经坚持了29年。

1

当一名像“向阳花”那样的赤脚医生,

是张太山小学四年级开始就许下的愿望

今年65岁的张太山3岁时患上脊椎结核,因为当时医疗条件差,腰部落下残疾,行走需要双手扶着膝盖,生活很不方便。身体残疾了以后咋生活?父母一度想送他去学唱卖艺。

尽管身体不好,走路不方便,可性格要强的张太山一定要上学,小学、初中期间一直都是班长、学校学生代表、学习标兵,在同学中最早入了团。高中刚上了一年,由于村里急需一名文化人,张太山被选中抽进大队工作。在大队工作一年后,支部安排他去本村学校任教,却被他拒绝了。

为啥要拒绝这样的好事儿?

张太山的心里有想法。原来,他从小就被电影《红雨》是所感动,立志要当一名像向阳花那样不管贫富、男女老少都看得起病的赤脚医生!

然而,拖着重度残疾的身体,当赤脚医生谈何容易!那个年代,县卫生局给分社分配去卫校学习的指标有限,几乎每次受阻的理由都是“让一个重度残疾人去学医,能否学成?学成之后能否为人民服务?”为了这个指标,张太山拖着残躯,从小队找到大队、卫生所、公社、县卫校、城郊医院甚至是卫生局都没有结果后,受尽委屈的他在投河轻生之际,在曾经的班主任老师等人的帮助下,终于在1976年进入县卫校学习,毕业后经考核合格,成为卫辉老县医院的一名医生,后被分配到大队卫生所。

2

“家里好几辈,还有这十里八村的,

习惯了找张医生看病,踏实!

1991年初的一次雨夜,有村民突发心脏病,家人找到大队卫生室后,碰巧也在发高烧的张太山赶紧出诊,但回来后由于风寒造成高烧不退,还引发了腰椎病,直到一年多后,张太山双腿无力,再也站不起来了。但不少患者找到他的家里,没法坐着,就只能躺着给大家看,床榻就是自己的问诊处,卧室成了自己的诊室。

张太山的诊室很简单,除了一张床,还有两张长条桌和一条靠墙直到门口的不锈钢长板凳。

上午8点,下元村第四卫生室一开门,便涌进了排队看病的人们。进了诊所大厅右转,65岁的张太山以左侧位的姿势躺在床上,开始了每天上午8点直到晚上9点长达13个小时的诊疗。往往,一天下来,张太山要看几十名甚至近百名患者。

对所有来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望闻问切,时而右手拿起床边的听诊器听诊,有需要进一步验血等仪器检查的及时安排,看不了的病建议去大医院的相关科室……只要一开始工作,张太山便没有闲着的时候,且问诊、检查、开处方等一系列流程,全在床上完成。他的左手小臂和肘部大部分都保持90度弓起的姿势,左手里擎着处方和放置处方的夹子,看完一名患者,方便他右手悬空在处方本上写医嘱。偶尔,在患者起身的间隙,他抽空揉揉自己的手指和肘臂。

张太山的诊室里不排号,但所有来就诊的人,无论多少,都安安静静排着队。

因为连续发烧,家住4公里之外的赵慧带着1岁半的儿子金宝来灌肠,“张医生有耐心,每次只开两三天的散药,开的药管用、还不贵!”

远嫁到武汉的李毛毛带着6个月大的侄女从武汉回卫辉娘家,可孩子一直咳嗽不停,在嫂子闫雪雷的介绍下,她带着女儿也来找张太山看看。为啥推荐张太山?闫雪雷18岁时患过心肌炎,11年前从外地嫁到唐庄后犯病时,是张太山帮她治好了,“张医生会建议患者针对性检查,而不是有一点病就检查一大堆单子。再说,他中西医结合,啥都通一些,看病有经验。”

中午快12点,相邻下元村的唐庄镇郭全屯村65岁老人刘风亭来了,劲直坐到张太山床边,让他看看自己头上长的几个红疙瘩。“你这是疱疹,得开点药抹抹。”“几十年了,不光是我,家里好几辈,还有这十里八村的,有啥头疼脑热的,都想来找张医生看看,心里踏实。”

3

“只要群众需要,只要我还能动,

就一直为乡亲们服务!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就在这个简单的诊室,张太山不厌其烦地为数不清的患者服务。时间久了,来的不止是周围村庄的乡亲,还有从外乡、外县、甚至从更远地方看病的人。

晚上闲下来时,张太山便跟着手机里的各种学术交流群学习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

早在前几年,张太山就有一个愿望:60岁退休,再把自己坎坷的一生写一写。然而,如今65岁了,他依然躺在病榻上给别人看病。“没办法,大家一直来找你,好多人都是好几辈人在我这看病,人家信任咱,咱不忍心不管了……”

由于双腿无力,张太山只有上半身能活动,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每天的正常诊疗,他养成了多年来看病期间很少上厕所的习惯,“早饭尽量吃咸饭,要不吃甜的利尿,白天尽量少喝水,我这上厕所太不方便。”

老人的儿媳李芬告诉记者说:“他都是趁空赶紧吃饭。一般中午和下午放学时来看病的学生多,只要学生来了,哪怕俺爸端起碗了必须得放那儿先给学生看,怕耽误他们的时间!”

有前来看病的患者心疼地说“张医生,一直左侧向外方便看病,您可以趁没人时翻到右侧去舒服会儿吧?”

“没关系,那样太麻烦。一来人我又翻不过来了。”张太山笑着说,这诊室还是他和老伴儿的卧室。每晚9点诊所下班后,老伴儿会回到这个房间照顾他,家人会扶他坐1个多小时,让全身肌肉稍微放松一些。“老伴儿也是残疾人,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平时走路得拄拐。就这,我这生活里可离不了她!”

“有的患者第一次来,找到我屋看一圈,找不到谁是医生……”看完一波患者的间隙,张太山活动活动双手,伸手拿起床头旁边桌上的毛巾擦擦手和脸,跟记者笑着聊几句,“我这人闲不住,能通过努力为大家服务,我也挺有成就感!再说好多老患者一来还能相互打个招呼,每天忙碌碌也就能忘记自己身上的病痛和烦心事儿,每天过得挺充实。”

“60岁没按计划退休,你这还准备干到啥时候?”记者问。

“只要群众需要,只要我还能动,就一直为乡亲们服务!”张太山笑着回应,又开始招呼着下一名患者。

版权声明

编辑:刘广辉

上一篇: 原创冬天干燥,这菜要多给家人吃,3元一斤...

下一篇: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超20%小微企业贷...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