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体验报告:慕课网,还可以更好

时间:2019-11-11 17:31:0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产品体验报告:慕课网,还可以更好

本文为笔者体验慕课网产品后写出的一份体验报告,并结合笔者的思考给出了改进点的分析。

慕课网作为一款垂直的互联网IT技能学习平台,以独家视频教程和问答社区为核心特色,课程涵盖前端开发、Java、python等IT技术语言,包括免费课程、实战课程、就业班三大类型,适合不同需求的用户学习。

一、简介 1. 功能结构

2. 基础简介

web端的慕课网首页清晰地展示了不同类型的课程。对于所有课程,用户均需要登录才能开始学习,免费课程用户可直接观看学习,实战和就业班需要用户购买后才能学习,专栏与手记则是非视频类学习方式,前者是业界技术大牛的文字类教程,后者主要展示平台学员的学习心得和签约教师的职场分享。本图的选取正好赶上了双十一活动推广,所以能够看到在导航栏的顶部和整个页面的侧边有推荐,如果没有领取相关的优惠券,第一次进入首页时都会有弹窗推荐。

二、使用体验 1. 体验背景

笔者在着手编写这篇报告之前,已有7个月的平台使用经历,在这段体验当中,超9成的学习操作是在PC端进行的,本报告也主要针对PC端进行分析。

体验用户:Abraham

PC操作系统:win10

体验时间:2019.01-2019.08

2. 体验与分析

(1)页面流程清晰,操作简洁

根据慕课网不同模块的划分,用户可以很快定位到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不论是免费课还是收费课,用户不需要迂回切换,固定的顶部导航和搜索功能在大多数页面都有展示,方便用户直接使用。细分领域的课程,慕课网没有在顶级导航栏展示太多选项,这样会显得臃肿。相反,当用户点击对应大模块后,用户才可定位到对应的小模块,找到自己对应的课程。

免费课程的详情页,通常会直接展示课程简介与课程章节,而在上边则会显示讲师信息,课程难度、时长、学习人数、以及综合评分。用户可点击开始学习从头观看,也可直接点击对应的小节学习。用户除了第一眼看到的课程章节,还可以点击进入问答评论,同学笔记,用户评价、wiki等细分模块进行操作,页面无需跳转。

用户可将一些付费的课程加入购物车,就像平常使用的淘宝京东一样,区别在于,用户只能将课程加入一次,如果加入后再次点击购物车则会弹窗提示“商品已在购物车内”。在购物车中用户可以对相关课程进行操作,结算或者删除。

个人中心的位置会展示用户的经验和学习市场,下方在对应的模块可以展示不同类型的学习课程,点击后可跳转到对应的课程详情页查看,也可以点击列表旁边的按钮继续学习。一般购买的课程是平台没有提供删除功能。

(2)课程体验良好,可控性强

慕课网的付费课程比免费课程的清晰度要好的多,当然,即使不是非高清的免费课程,依然不影响用户观看体验,并且在线观看视频的缓存处理,付费课程一般在网络允许情况下,会全部在线缓存好,保证用户体验。而在免费课程系列,后台只会根据用户的播放进度向后缓存一段时间,这其实和所有的视频播放缓存设计是一样的,只是对比起来,付费课程的体验度更高一些。

用户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进行记笔记,这点付费和非付费用户都能使用该功能。问答同样也是平台一大特色,付费课程的问答一般有讲师或者助教进行解决,而免费课程的提问通常讲师不会解答,只有那些比较活跃的用户才会出来回答,这也是区分付费和免费的差别之一。

课程在播放的同时可以调整清晰度(付费课更明显)和播放速度,这样给了用户一定的选择权,如果讲师讲课的速度不符合用户需求,用户可自行设置,这一点所有在线视频播放都有此功能。

用户还可对课程的质量进行评价,前提是必须观看完该课程指定的进度。用户的评价可以影响后来的用户学习该课程的意愿,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付费课程上。

(3)讲师能者多劳,负责多方位课程

从慕课网信息设计来看,学员用户可以看到老师的相关信息,不少于平台签约的讲师能够在多个领域发展,主要体现在讲师在平台讲授的课程上,对于能力出众的讲师,平台也会做出标记,这一类讲师的粉丝也会比较多。

从他们讲师出的课程特点和顺序来看,平台允许外界人士申请入驻讲师,但是需要一定的审核机制,讲师也可以在免费课程栏目出一门或者多门自己的课,一次来检验课程质量和用户数,这样也为讲师输出优质的付费课程做好铺垫,并能带来平台的盈利。

(4)QQ社群讨论制

每门实战课程都会有一个qq群,购买的学员可以选择性的加入,加入的验证方式是购买时的订单号,而且验证次数有且仅有一次,加入的学员退出后,则不能再次加入了,除非管理员拉进。

群内说明不做讲师答疑,仅供一起学习的学员互相交流,如果一门课报班的学员较多,后台将细分出多个群进行管理,目前规模大概200人左右。

有些热心的讲师则依然会在群里会同学们解答问题,但是这样的效率非常低,消息在群里很容易被顶上去,讲师和提问的学员可能都看不到,讲师在群内也不是管理员,没有太多的权限。管理员都是慕课网本身的运营人员,他们会在有活动时往群里推广,但大多数时候对群内的氛围建设没有帮助。

就业班和免费课程没有慕课网特定的群,当然学员可以自己建立相关的群,但是缺乏规范的管理,这样的群也很难维持下去,并且不能起到真正的社群作用。

(5)练习与检测不足

慕课网的视频教程丰富,但是除了视频讲解之外,对应的练习(作业)很少,免费课除了很久之前上架的几款课程之外,可以说是没有。而对应的实战课程也基本是存视频讲解,很难给学员有一个真正检验自己的机会。

就业班的课程是有一定的作业的,但一般都是在大章节的一个末尾,进行一些选择题和小项目设计,而课程中穿插的选择题显得过于简单,难以检验学习效果,项目设计基本也只是把讲师在课程上的东西跑一遍,很难体现学员的潜在发挥水平。

(6)讲师与学员的互动

如果是免费课程的话,讲师一般是不会与学员进行互动的,一方面可能是考虑人员太多无法一一解答的缘故,而来难以真正提升平台的盈利。而在实战课程和就业班当中,学员则可以向老师提问,老师尽量会一一回复,但这个回复不一定能解决学员真正的问题,后台或许有一个考核机制,用于检测讲师回复学员的数量,但从不少学员的提问中可以看到,有的问题回复几句后就不了了之了。

(7)评论机制存在故意运营迹象

前面提到,已经学过课程的用户给出的评价将影响潜在用户的数量,那么慕课网在这点上做得如何呢?

如果用户没有学到课程指定的进度,无法对课程进行评价。用户学到了指定的进度,可以进行评价,并且选择对应的好评(默认)、中评、差评其中一个,然后需要从“内容实用”、“通俗易懂”、“逻辑清晰”三个维度进行打分,再写下自己的文字评论,最后提交。

从这些设计来看,用户需要操作的步骤较多,平台也是考虑希望用户能够认真评价。当然,用户如果学员之后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60天)进行评价,系统将默认好评,这点借鉴了主流电商的评价机制。

其他用户在浏览课程评价时,首先都会看到好评,后台自动将中评差评等排在了末尾几页,并且分散排列,不让数量集中。但是在一些社区网站有部分学员反馈慕课网平台有意隐藏用户非好评的评价,引起了不少用户的反感。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本人在慕课网平台的体验上来看,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 针对学员学习后的成果,如何设计相关的检验机制?
  • 针对实战课程的问答环节,如何提高学员的问题解决率?
  • 如何更加公正地处理评价机制?
  • 如何通过社群的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目前来说慕课网在页面设计和播放体验上做得非常不错,并且凭着这几年模式上的改进能够实现大量用户的引流,并在业界创造了自己的口碑,这点是非常难得的,相比于垂直领域的竞争对手极客学院和51CTO,慕课网在用户量与活跃数上远超它们。

但针对上面所提到的几点问题,慕课网团队想必自己也意识到了,互联网的下半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互联网+行业在2019随着资本的搜索进入寒冬状态,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情况下,口碑和技术同样也是平台最有利的支撑,尤其是如今的市场,慕课网不仅仅要面对垂直领域的竞争对手,同时像大平台席卷而来的暴风也不容忽视,国内的腾讯课堂、有道精品课、淘宝教育、开课吧等,在IT培训领域与慕课网有相关交集,国外的Udacity(优达学城)也在国内塑造了不俗的成绩。同时线下的市场并没有完全被互联网侵袭,达内教育、中公教育、传智播客等正在逐步线上化……

四、个人的一些想法与建议 1. 建立健全的检测机制

(1)学员学习成果检测

慕课网在早期的几门免费课程中有一定的作业辅助学习的,如、、等,这样模式几乎是以练代学、边学边练的模式进行的,从受众用户的数量以及反馈来看,这样的课程为慕课网带来了不少的用户流量和良好的口碑。

而近几年的免费课程几乎都是以纯视频的方式上线的,平台虽然将免费课程仅仅是用于将用户向付费课程引流的工具,但并没有针对付费课程,尤其是实战课程提供相应的作业或者项目机制,以此来检验学员的学习成果。这样的项目机制不应该只是把老师的案例还原,而是要把老师在课程中所讲的知识与方法还原到新的案例上来。

要完善学员学习成果的检测机制部署是有挑战的:

  • 具体的检测项目/作业要如何安排,因为不同的课程对应的难度不一样;
  • 学员的作业是平台检测还是人工检测?

如果是平台检测,这需要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构建新的模块;如果是人工检测,这样的人力加成是否还能为平台带来最终的盈利?

目前来看,就业班的作业机制已有初步的成型,但是在周期和数量上依然安排的不够合理,无法真实体现学员学习后的真实水平。这个可能与慕课网早些年定下来的设计方式有关。

慕课网购买后的视频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即使过了几年也可以看,而有的免费课则面临下架的可能。然而主打IT培训的平台,几年前的视频可能对于学员来说帮助意义不大,而且时间一长,学员也不一定会再次去学习。

设计新的检测机制需要慕课网的团队认真构思,当然,如果这样的机制真的建立起来,相信能给慕课网带来阶梯式的用户增长。

(2)讲师的检测机制

大部分在慕课网上讲课的讲师都属于兼职,一方面通过平台合作可以实现自己收入上的增长,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自身的实力。大多数能在慕课网上授课的讲师都是非常优秀的,因为要把自己的实力展现出来同时还要说清楚本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对于讲师的授课能力我是比较值得信赖的。

多数学员不可能在听完一次课之后就立马会了,他们更多的需要课后去巩固加深理解,遇到不懂的再到平台请教讲师。实际上平台已经设计好了对应的讲师回复机制,即必须完成对学员的提问数量进行回复,不然可能影响自己的收入。但是这样的检测机制只是开始,究竟学员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需要学员进行评价。平台目前设立了采纳此回答,不少用户依然没有通过这个来反馈平台,自己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平台可以根据这样的按钮反馈进行扩展,根据用户采纳的回答数来统计讲师的回答效率,以此来提高讲师的解答问题的采纳度,并将其与收入分成相关联。

(3)评价检测机制

平台可能已经开始设计相关的评价检测机制了,针对用户究竟是恶意差评还是真实差评进行检测。如果是恶意差评,运营人员可与相关的学员进行沟通并修改,如果是真实差评,运营人员不应将其隐匿或者故意排名隐藏,这样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平台将好评放在最首位并重点突出,不反对这种为课程导流的行为,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公正对待用户真实评价,虽然在线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盈利,但是建立一个公正、公开、公平的检测机制依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2. 构建活跃的社群

目前慕课网针对实战课程已经构建相关的QQ群,但笔者从这一段时间的体验来看,社群能给多数学员带来的帮助并不大,群里的管理人员目前只是在群里监管学员(禁止发低质和竞争对手的推广),有活动的时候推广下链接,没有其他的解答效果了。主要原因是慕课网实战课程较多,并且一门课程可能建立多个群,从管理上来说,越来越多的群则需要更多的管理人员,运营起来着实困难。

或许可以从时效性的社群服务出发,针对不同的课程设置一个有效期,在一定的有效期之内,管理人员可以为学员推广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比如知识分享,职业岗位信息,帮助联系讲师等。通过订单进入QQ群的学员,管理员通常能够查到他们对应的学习情况,在有效的检测机制实施下,加强对学员学习情况的监管与督促,从而提高课程的服务,进而能够在质量上升的情况下,提高课程的价格,实现学员与平台的双赢。在这样的有效期内不仅提升了学习氛围,还能通过口碑效应让更多的学员参与进来。

五、其他可尝试(或已尝试)的方向 1. 直播交流

目前这类活动已在慕课网运行近一年时间,从口碑的反响来看,用户非常乐意接受,不管是行内的从业人员或是即将入行的人,都能从讲师的即时分享中了解一些圈内圈外知识,增强学员与讲师的情感交流并为讲师的课程推广起到助力作用。

这类课程讲师不会针对某些案例细节进行分析,而是针对整个全局的角度剖析问题,一场直播也就两个小时左右,干货讲了也无法马上吸收,如果能通过直播在两个小时之内让学员对某一问题或者领域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和了解,这一场直播就是成功的。目前平台还能实现直播课上线平台变现功能,使得原先优质的直播内容通过低价的形式进行上架,同样也能实现一定的盈利。

2. 编程竞赛

慕课网主打核心领域IT培训,能够让学员在一定的时间内提升编程能力是课程价值最好的证明。如果平台推出一款线上编程竞赛活动,相信可以给广大学员带来更多的收益,并且为平台增加不少用户与盈利。

编程竞赛在其他非培训类平台比较常见,如LeetCode,牛客网,全国性等赛系,这类平台的竞赛成果通常可以做为求职或者工作中的加分项,以LeetCode为例,校招编程类的学生如果能在LeetCode上有不俗的表现,起码获得企业offer的几率要高很多。

竞赛的另一个好处是能够为平台带来巨大的用户日活量,一般到慕课网这类的网站来学习的同学具备一定的上进心,他们不会是抱着玩的心态在上面瞎逛,如果平台提供良好的编程竞赛活动,相信更多的用户愿意在平台上花时间提升自己,同样让用户从一个直观清晰的角度检测自己的实力水平。

编程竞赛也可以不定期地举行,参考范围可以是前端界面设计,算法闯关,后台逻辑,架构处理等,对竞赛的排名靠前的同学实施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励优秀的同学不断学习。

3. 项目推广

同样面向学员。平台可开通一个入口,供广大学员上传自己的项目,并附上自己的项目说明,后台通过审核,在平台或者相关课程进行推广,让优秀同学的项目得到大家的认可,并且互相学习,在定期的推广过程中项目所得到的认可(赞同)非常高的学员,课通过运营同学让其入驻慕课网服务(创作免费课,入驻助教等)。

项目推广的同时可以关联一些招聘网站的岗位信息,在平台学习的学员一部分是为了工作上的提升,另一部分则是为了找(换)工作,将求职岗位与拥有项目的同学进行个性化推广,同时可以激发更多的同学带来更好的额项目创意。

六、结语

慕课网从2013年起步以来,短短6年的时间,就在国内赢得百万用户的好评,并且在垂直领域占据了不错的位置,近些年一直能保持一定增速的市场占有率,可以说是在局势的变化下顺势而动,在未来很有可能继续扩展下去,但是随着互联网行业的搜索,整个市场也不容乐观,平台如果不再接下来的时间里快速提升价值,也有面临淘汰的风险。

好在,我们从慕课网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核心业务可以发现,慕课网团队依然是一个灵活、年轻的团队,纵观过去总总的变化,它始终能迎头而上,把握行业的方向,相信在未来,慕课网依然有机会争取国内IT线上培训领域的主导地位。

本文由 @Abraham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上一篇: 甜品控最爱的杨枝甘露,一口解锁新味觉!

下一篇: 最好的时光,一直在路上……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