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紫砂玩家,对紫砂收藏的归纳和总结

时间:2019-11-07 22:31:2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资深紫砂玩家,对紫砂收藏的归纳和总结

写在前面:

假如你深信今后长达几十年你都不会买紫砂壶。

假如你觉得提上两板斧就能风卷残云万马无需实战指南。

假如你无所谓打眼吃药,不在乎败走麦城。

——请速度点击左上“返回”,以免浪费时间,因为下面总结的经验之谈,可能对你并无帮助。

树立正确的“捡漏”观

对初涉藏壶的人来说,大多不同程度的存在“捡漏”的心理。其实,时光倒退到紫砂壶价值的发掘期,穷乡僻壤说不定都有古董珍品可淘。可如今,“捡漏”的时代基本结束。随着信息传播的日益发达,再加上收藏队伍的急剧膨胀,想在玩壶的过程中“捡漏”,已经非常不容易。

不过话说回来,固然捡不到作品自身的漏,但我们仍旧能够捡时间的“漏”,如今按着行市买,以后升值了,从久远的角度看,这就是“捡漏”。眼力好、手脚勤、有胆魄的人,大多都能捡到时间的“漏”。

术业有专攻

认知事物的规律是:专,只能“窄”;博,势必“浅”;什么都通晓的全才,很少。

紫砂收藏也是一样,玩家所学并不能涵盖一切门类,超出所学领域,就不一定是专家。懂工艺技术的,不一定懂文化历史,懂学术考古的,不一定懂江湖经营。又或者,以明清以及民国老壶为收藏对象的,对现当代的生态圈子可能有局限性。所以,综合个人的收藏兴趣、经济条件等主客观要素,选择定位,突出主题,找到合适自己的收藏方式才是最主要的。

宁吃鲜桃一口,不啃烂杏半筐

玩壶之初,看什么都觉着新鲜,所以只要价钱合适,逮着什么买什么。回过头来总结一下,一件能拿得出手的都没有。买东西,还是老话说得对“宁吃鲜桃一口,不啃烂杏半筐”。

精品的升值空间永远超越普品。宁精勿滥,多看少买,宁可一年一件不买,逮上一件就得是精品。这样,不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了刀刃上,还能够率领着你提高审美,登泰山而小天下了。

多看真东西

不少人爱按图索骥,照着图录买壶,成功的不多,交学费的不少。图录即使再忠实于原物,到底也是二维的,想要树立起具体的三维概念,还是得多上手真东西,不能上手,有时机也要去博物馆多转转。

有了实物,有了参照系,就能够在把玩中掂出质感,形成直觉,回头再去看相关的书籍,就会进行归纳总结和理论升华。当然,前提是这件东西必须保真保对,不能错,一旦错了,谬种延续,就会一错再错。

有钱在家坐坐,没钱出去走走

经济实力一般的藏家们,无妨多出去走走,去门店、博物馆、拍卖行转转,遛摊儿也行,不期待能捡漏,在观摩的过程中促进阅历,开阔眼界,熏陶性情也是极好的。

而一些实力雄厚的藏家,特别拍卖过大价位藏品的,即使稳坐家中,也会有出售者和拍卖公司像房地产中介一样,上门通报行情。

上一篇: “海归高知官员”落马被查,他不是第一个

下一篇: 应勇检查第二届进博会运行情况,精细化管理...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