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后的动漫商店街|三明治
时间:2019-10-29 15:00:1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清叔的一个房间里堆满了他买过的动漫周边,不同规格的手办、模型、潮玩、兵人,密密麻麻地挤在书橱和衣柜里,他也数不清有多少件。清叔是上海本地人,85后,高中时他和身边朋友都喜欢看动漫,便入了手办模型的“坑”。
那时他听说上海有一个地方,漫画特别全,还能买到最新的高达、圣斗士模型,去了之后,果然满载而归,从此成为他每月必去之处。这个地方就是上海文庙,一条藏在老城厢里的动漫商店街。
文庙,听上去一点也不“二次元”,却是上海最集中、且仅存的实体动漫商店集聚地,网上曾有人称之为“上海的秋叶原”。
现在清叔还是会习惯性地去逛文庙,看看盒蛋和一些小玩意儿,但购买欲望远远不如以前。这些年他眼睁睁看着文庙路的人气下降,过去让自己着迷的地方,只是不温不火地存活着,逐渐从新潮变得陈旧。就像见证过文庙繁华时期的一代人,在无可避免地慢慢老去。
文庙与动漫,两种文化的碰撞
老西门地铁站附近,中华路和文庙路的交叉口,一块古朴的牌坊上写着“上海文庙”四个大字,背后写着“文昌物华”。放眼望去,路口徘徊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入口处左侧是一家小吃店,右侧是一家便利店,从外表看只是平凡无奇的市井小巷。
要往里走一段路,才能发现这条街的奥妙。“淘淘动漫玩具行”、“漫玩屋”、“紫栖动漫”、“新世纪”、“小黄人Hobby屋”、“次元问屋”……样式规范的黑底和木纹底招牌上,印着这类店铺名字,主营手办模型的店可以数出十几家。透过沿街的玻璃橱窗,能看到货架上摆满各种动漫游戏角色的手办,进出的客人都是年轻面孔。
一块写着“中华文化用品”的招牌下面,玻璃橱窗里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高达模型以及漫威、星球大战的周边。而在这些宅文化气息浓厚的店铺另一边,屹立着有上百年历史的文庙,这是上海城区唯一祭祀孔子的庙宇。
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这条街碰撞,产生出一种割裂感,像是存在着某种结界。去年来上海参加B站线下活动的网友“飞琴梨集”描述去文庙的感受时说,当时自己望着旁边历史感的建筑,回头看同学正在打听某款手办,恍惚感觉时间不是线性的。
不过如今的文庙路,并不是清叔记忆中的样子。
他指着路边说,小时候这里摆摊特热闹,杂七杂八的什么都有,每天都是人群攒动,奶茶摊位的吆喝声老远就能听见。而如今路面光秃秃的,平日冷清的铺子中间,夹杂着几家大门紧闭的店,留下一片落寞的身影。用一位店主的话来说,它更像是上海ACG(动画漫画游戏)“最后的实体堡垒”,承载着一代上海人的青春回忆。
旧书市场落幕,动漫商店兴起
与最初主打电子产品的东京秋叶原电器街不同,上海文庙地区是历史悠久的文化教育中心。几个店主说,这里之所以聚集起这么多动漫商店,主要是附近学校多。除了就在文庙路上的敬业中学,还有附近的第十中学、梅溪小学、蓬莱路二小等等。
因为学生多了,原来的文玩花鸟市场逐渐变成了文具店、书店和小吃店扎堆的地方,每逢周末,便是文庙最热闹的时刻。在从小爱逛文庙的江唯回忆中,早前这里的二手书摊很兴盛,周末上午来满地都是小摊,卖旧书、古玩、打口碟之类小玩意。来逛文庙的人摩肩接踵,开车根本过不去,自行车都得推着走。
文庙里自然诞生出了图书市场,在江唯的印象里,书市“一开始就在这里了”,读书时每到开学前夕必定来跑一趟,八折买齐所有教辅,顺便约小伙伴逛半天。江唯的一些朋友至今还保持着逢重大考试上文庙拜一拜的习惯。
资料显示,2001到2002年,每周日文庙旧书市场的客流量可以达到8000至9000人。为了抢一个摊位,书贩们要连夜排队。书市七点半开始,实际上天一亮就有人来淘书,若在黑暗中寻得一处墙角摆摊,包囊一开,便有几个人凑上来。然而到2013年时,周日的客流量已经降到了1300人左右,随后文庙书刊交易市场搬迁,淘书热潮退去。
文庙书市最繁盛的时候,动漫文化在这里悄然蔓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上播出的日本动画在学生群体中流行起来,以前花在小人书上的零花钱,开始用来买口袋大小的漫画。江唯记得那时文库本漫画书5元一本,回头跟同学交换着看就能看完好几套。文庙每家小店里都有至少一柜子漫画,还有各种动漫刊物,像是《漫画公主》《卡通王》之类如今销声匿迹的杂志。
九十年代末,出现了一样重头戏——盗版碟。文庙的商家在漫画书之外又多了卖碟片的生意,店里放一台小电视机,买之前可以给顾客检查看看是否正常播放。
江唯仍然记得,第一次看宫崎骏、EVA、攻壳机动队、今敏等等就是看的VCD,“出盘的速度也就比现在网络出片源慢一点,挑完漫画书再翻翻碟片、扯两张动漫海报。当年上海的学生想要看动漫就会去文庙,基本不用考虑别的地方。”
ID为“DARKMAX”的网友在高达贴吧里回忆,在盗版光盘漫画横行的时期,文庙是上海最大的动漫周边集中地,有大量的同好出没,“那个你看了吗?”“我推荐这个……”诸如此类的对话发生在每一家小店里。在他印象中,大概以动画《高达SEED》为基准,互联网开始普及,文庙热闹的盗版碟时代一去不返。
2010年世博会时,文庙地区经过翻新修整,当时合法经营的40余家店铺里,有至少30家主打动漫周边。那一年,上海还相继出现以变形金刚为代表的都市风情街,官方支持的炫动乐百动漫城,但到了2015年前后,电商给实体店铺带来巨大冲击。寒风之中,只有原生的文庙动漫街存活了下来。
在清叔眼里,实体店衰落主要受互联网影响,“价格透明后,很多人选择网购,在实体店买的价格总归会高于淘宝店。很多人做不下去了,渐渐地就剩下这些了。”当了十几年动漫周边消费者的清叔曾是金融从业者,今年,他跟朋友开了一家工作室,打算把兴趣变成主业,拍摄跟模型玩具相关的视频。
在拆迁传言后继续生存
现在文庙路上的动漫商店,有不少是在2015年左右入驻的,“小黄人Hobby屋”就是其中一家。
店主小曹曾在日本的东京大学留学,读的商科,毕业后想过留下,但发现日本的社会压力太大,正好一个兴趣相投的朋友叫他回家乡上海一起开店,他就回来了。
卖的是他们喜欢的动漫周边,原装进口的,在日本的朋友帮忙收货、打包。取店名时,小曹想起自己小时候喜欢看的《辛普森一家》,于是就叫“小黄人”。
最初开的是淘宝店,大家都靠比价来吸引客源,竞争很激烈,他觉得利润空间其实不大。而且实体店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硬核的爱好者会对手办的包装盒要求较高,但快递难免造成破损,还有的商家会拿二手的货冒充原装,这类商品一般不能退换,如果看得见、摸得着显然更让人放心。
物色线下店面时,他先考虑的是人民广场附近的百米香榭商业街,也被叫作桌游街,那里二三楼有几家动漫相关的商店。亲眼看过后,发现平时冷冷清清,店主大多随性,只有下午才开一会儿。他又来文庙看了看,感觉氛围好很多。逛文庙市集是小曹的童年回忆,每次来逛街总会买点好吃的,“文庙对我们来说还是蛮有情怀的地方。”
在文庙路上搬过几次店址,最终定在了中段的166号,靠在10年老店“樱动漫”旁边。这家店原来是卖游戏机的,现在小曹把它分成两部分,空间大的一边放各式各样盒装的手办、模型,较狭窄的一边卖的是日本的偶像写真周边。
店里的客流量不太稳定,平时看起来比较冷清,大部分时间小曹一人对着电脑,而前段时间国庆节加上B站办漫展,人多的时候店里都挤满了,外面的人想进也走不进来,其中不乏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
一个从泉州过来的男生说,他是跟着上海的小伙伴来的,在店里买了《海贼王》路飞的手办和《假面骑士》的周边。他家里还有五六个手办,但网购时常常担心会有瑕疵。毕竟原装手办动辄上千元,谁也不想踩雷。
清叔是“小黄人”店里的熟客,小曹不仅会给清叔推荐新品,还会提醒他有的东西不要买,比如脸做崩了的,有的官方周边实物像是盗版,还有些拿到的价格不太友好。对熟客的特别关照,也是线下店的优势所在。
最近“小黄人”店里最热门的商品是《假面骑士》周边,自从腾讯视频引进了这部日本特摄片,来店里买假面骑士腰带的人多了。小曹把腰带周边放在店门口最显眼的地方,儿童版的400元一条,成人版的有3000多的、4000多的,最贵4800元一条。
有几个男生一进店就指着高处架子上的腰带盒子问多少钱,听到3000多的报价时,立马摇摇手说“打扰了,打扰了”。
店里比较特别的是一个放在高处架子上的恐龙潮玩,小曹说这是一个美国设计师的作品,当时在网上一度炒到3800人民币。他本来是买回家的,被妈妈说看着太吓人,只好寄放到店里。
开店的这四五年,小曹没有感觉到外界所说的实体店衰落,他反而觉得情况在慢慢变好,有越来越多人通过网络知道这里。虽然文庙路回不到十年前的繁华,自己也没赚什么钱,他还是打算就这样一直做下去。
在他印象中,有过困扰的是去年的一段时间。那时有传言说文庙这片要拆了,在居民和商户中传得沸沸扬扬,大家以为店铺也要被迁走。其实后来拆迁的只是复兴东路的一段,文庙地区是被纳入整改的范围。小曹记得去年整条路上都很脏,到处是灰。修整后,看起来干净了,可原来的很多东西也随之消失。
从前各家店铺自己做标牌,五颜六色的。如今店标和外观装修成整齐划一的风格,就地摆摊也早已被严令禁止。对于曾经爱逛文庙的人们来说,这里已经发生了太多变化。
整改前的店铺外观(图源网络)
现在的店铺外观
无人响应的商店联合
“那时候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问,文庙路上还有动漫店吗?我觉得要做点什么,证明我们还活着。”中古店“次元问屋”的老板朱昊禹说。
中古店在日语里是二手商店的意思,“次元问屋”经营的是动漫周边相关的二手买卖。2014年开店之前,他曾在文庙路上摆过摊,从小就喜欢来这条街上玩。
去年,朱昊禹决定牵头做一个“文庙动漫街商店联合”,作为“还活着”的证明。他自己捣鼓出一个二次元风格的官方网站,自费印了一叠宣传小册子,在上面列出了十几家动漫商店的店名、门牌号和简介。
做之前,他跟其他店挨个打招呼,很多店家没给明确的答复,他想这怎么也是件好事,就把大家的店往网站和册子上放了。过了一段时间,邻里们依旧没有声音,他设想中大家联手合作的事,其实只有他一个人在做,始终得不到其他人的支持和响应。网站做到一半,他觉得失落,没继续做下去,菜单栏的链接都没加完。
朱昊禹制作的上海文庙动漫街官方网站
他意识到,在文庙路上开店的人有很多种,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动漫事业有热情。他发现隔得不远的一家店,老板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一气之下在自家店门口竖了一块警告牌,用动画EVA里的警告样式写着,凡是那家店的客人禁止入内。
在“次元问屋”里能感受到比其他店更浓烈的御宅气息,店内半空中挂着一块显眼的标语,写有“最强中古”四个大字,天花板上悬挂着动漫人物的立绘,还有涂上了彩绘的吉他,那是朱昊禹读大学时喜欢玩的。见到朱老板那天,他穿着一件绿色T恤,背后印的是《街头霸王2》的角色古烈。
来这里开店前,朱昊禹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了四五年,主要做公关活动,一年里有100多天都在出差。现在他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捏一些黏土模型,拿去玩具展上卖。
店里的商品基本都是回收来的,有的全新没拆过,也有不小心买到的瑕疵品,售价比市场价至少便宜10%-20%。相比其他店,客人年龄偏大,二手的手办模型很多是比较早期的动漫作品里的,相对的,熟客也多一些。
“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死宅其实是很渴望交流的。”朱昊禹说,周末约几个同好来这边店里逛逛,算是他们的一种社交方式。有时客人看中了一件东西,恰好也是自己很喜欢的,就可以聊得很起劲。
文庙动漫街的商店大多是十点后开门,不过朱昊禹每天九点半就会来开门,因为他要先送老婆去上班。下午五点半就关门,再去接老婆回家。他笑着说,“既然钱都不赚了,总要对她好一点。”
至于为什么赚不了多少钱,朱老板感叹道,“现在年轻人娱乐手段太多,对他们来说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小孩子零花钱越来越多,但都拿去手游氪金了。”
说着,他掏出了“镇店之宝”,一台1994年发售的PS1。他记得这台游戏机当年是3万日元,相当于两千多人民币,当时大家工资一个月才200块,谁家要是有一台,就是真的土豪,店里这台是他后来收的。
到了PS2的时候,他上初中,当时售价是1850元,零花钱是攒不出来的。他想了个办法,去徐家汇的动漫店里批发光盘,拿到班上卖,那时候一部动画就有几十张光盘,买一张能赚一块多。折腾了一年,他握着厚厚一沓零钱去商店买了一台PS2。
成为动漫商店老板之后,他不再需要费心去买心仪之物,也很难找回当初纯粹的热情。“开这个店之前,我特别喜欢动漫。但好像做了这个生意之后就觉得,没有什么东西比人民币更让人开心了。”现在他依旧会追每个季度的日本动画,几乎所有新番都会看一遍,作为工作的一部分,不过大多数只是随意浏览一下,能认真看下去的就一两部。
来“次元问屋”卖掉手办模型周边的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最常见的是搬家、离开上海,或者是结婚,老婆不让再玩这些东西,还有就是手头缺点钱,就拿东西来换了。
朱昊禹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先生,来店里说女儿有很多东西要卖。朱老板跟着去到他的住处,看起来很破旧,像临时住的地方。老先生说,其实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东西,都放在哪里。朱昊禹说,那打电话问问你女儿啊。老先生说,她前几天生病,走了。
老先生不想留下她喜欢的这些东西,怕看了伤心。朱老板收走后,给想买的人都讲了这件事,“这个有特殊的意义”。
朱昊禹说,他想过把这里发生的故事拍个小短片,但后来没拍,想了想,可能也没那么多故事。
离开的与进入的
文庙路几经变迁,街上的店铺也在不断更替,有老店关门,有新店进入,来来回回做的都是动漫周边、手办模型的生意。
在敬业中学旁边,有家店叫“田池宠物动漫店”,正如混搭的店名,里面一边卖动漫周边,一边放着两层的笼子,卖自家繁育的布偶猫。店主是位看着有五六十岁的老先生,操着浓重的上海口音,说开动漫店是因为女儿喜欢。最早在静安寺的动漫城开店,那边关闭后,就来了文庙。
他讲起以前这边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暑假赚的钱就够付一年房租,但现在能赚回三个月就不错了。开始店里卖的是正版周边,但觉得成本高,风险大,后来就改卖国产版的。因为觉得赚不了钱,他听说卖品种猫能赚钱,花几十万买了种猫来养,美短英短布偶都有,做了一年还没收回多少成本。
老先生看着满屋子的动漫手办和墙角的猫咪,叹口气说,十月份就不做了。后来再来的时候,这家店果然已经关上了门。十月下旬,新的玩具模型店盘下了这个店面,里里外外焕然一新。
在另一头,文庙路的末端,有一家今年五月开的“聚合屋”,店里一边买的是硬核的动漫周边,另一边是充满少女感的Lolita服饰。
坐在店里的男子告诉我,这家店是他和一个女性友人一起开的,朋友是一位服装设计师,喜欢Lolita,微博上有几千粉丝,就把这边作为线下展示和售卖空间。而他自己原本在上海电视台工作,是《相约星期六》《人气美食》等老牌节目的幕后人员,做过摄像、后期、剪辑,拍过纪录片,也做过三维特效。
他因为喜欢动漫就干脆辞职来开了这家店,虽然平时人不多,感觉气氛还是不错。“毕竟现在上海这类店集中的,也只有文庙这条街了。”
即便聚集起了这么多动漫商店,文庙动漫街还是没能往前发展一步,大多数店主的经营思路仍然停留在十年前。清叔感叹说,“这里是有动漫店,但没有二次元文化。只是单纯的贸易,没有和文化接轨。”这或许是文庙路无法真正成为“上海秋叶原”的一个主要原因。
见证了文庙路十年变迁的清叔还是怀着期待,希望这里的店铺能再多开一些,更多元一些,人气能再旺起来,不要只成为他这一代人的回忆。
*除特别标注外,图片为作者拍摄。
给作者赞赏
作者其他作品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