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末代皇帝溥仪剪辫记:妃子痛哭流涕,剃发太监手抖不敢剪
时间:2019-11-22 18:24:2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文/傅华轩
汉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发肤保护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把对头发的保护,提升到"孝"与"不孝"的高度来认识,令人不可马虎大意。在清朝之前,汉人成年之后不可剃发,让头发自然生长,男子们,把头发在头顶绾成发髻,用一块布包上,扎起来,或者戴着帽子加以保护,《天仙配》董永的发型,就是标准的男人发型。如果把一个人的头发剪掉一绺,那可是奇耻大辱。
满族的发型与汉人迥异,他们的男子把前颅头发剃光,在后脑勺留那么一绺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
清军于1644年入关时曾颁发"剃发令"。1645年6月15日摄政王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在发布剃发令的同时,还颁布了"易服令",1645年7月9日,清廷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清廷把剃发作为归顺的标志之一,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是一句让人听了,后脊梁冒凉气的口号。很多汉族刚烈男儿,因为抗拒"剃发令",丢了性命。也是啊,大汉族几千年来的习俗,突然改变,难度太大了。
到现在乡下保留的一个风俗,"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实际上,这正月不剃头决不是为了娘舅的安危。民国二十四年版的《掖县志》卷二《风俗》揭出了这一习俗的谜底:"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
正月不剃头,原是"思旧"。正月为一年之始,有如一日之晨。正月一个月不剃头,以缅怀传统。
满族入主中原,建立大清王朝,要改变几千年历朝历代方方面面的习俗,大汉族的心里抵触情绪,可想而知。
然而,清朝经历了二百多年后,被辛亥革命推翻了,新建立的民国政府,本来是想顺应民意,号召国民剪辫子,剪掉这条羞辱了大汉族二百多年的辫子,按理说,全国应该立马响应,一夜之间"咔嚓,咔嚓!",把辫子全都剪掉了!你猜怎么着?嘿!很多人又不剪了!捂着护着不剪辫子。
最著名最顽固的,要数北洋将领张勋的辫子军,清朝覆亡后,为表示效忠清室,张勋禁止所部剪辫子,他的士兵都拖着一条大辫子,被称为"辫子军",张勋被称为"辫帅"。张勋1913年镇压讨袁军后,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1917年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辫子兵进入北京,于7月1日与康有为拥溥仪复辟,但12日为皖系军阀段祺瑞的"讨逆军"所击败,折腾了11天的复辟后,逃入荷兰驻华公使馆。
1923年9月12日,当年"仲夏复辟闹剧"的总导演张勋死于天津寓所,终年七十岁,临死依旧拖着长长的辫子(其实,此时的溥仪已经剪了辫子)。张勋六个儿子拟就了家祭启示,遍刊报章。其中提及了张勋自传中没有涉及的一些事情,其中一则为:1915年,张勋来到北京谒见年仅九岁的逊位小皇帝。一些人嘲笑他仍留着辫子,开玩笑说要剪掉他的辫子,张勋勃然大怒,说:"孰动之,与俱死!"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至死不剪辫子,也没有人敢对此作出尝试。另一则为:张勋死前,紫禁城的溥仪不仅致信问候,还专门派了一名御医为其治疗。获悉此讯后,张勋不顾病体,翻身下床,跪地道:"吾年届七十,辛亥当死未死,丁巳当死亦未死,今死迟矣!吾焉能安于悔恨之痛耶?呜呼!吾勿能报皇恩于万一。"说罢仰面痛哭,泪水洒满衣襟。看得出来,张勋一直到死,都带着花岗岩脑袋去见阎王爷了。
还有一个福建的秀才,清朝灭亡后,他拖着辫子,从福建千里迢迢跑到到河北易县清西陵凭吊光绪,前后来了九次,每次都悲悲切切痛哭流涕。
从1913年开始,民国政府曾几次给逊位的溥仪发来信件,希望能通过皇室内务府来劝说满清遗老及旗人剪掉辫子。不过,民国政府几次来函如同泥牛入海。
然而,8年后,1922年春天的一天,逊位在紫禁城的溥仪突然叫来专门剃头的太监,提出要剪掉辫子。皇帝要剪掉辫子?这可如何是好,剃头太监根本不敢动手。情急之下,溥仪自己抓起剪刀,"咔嚓!"剪掉了自己的辫子。得知溥仪剪掉了辫子,宫内乱成了一锅粥,老太妃和宫女们都哭作一团。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记载了这一幕,"太妃们痛哭了几场,师傅们有好多天面色阴沉。"据说,目前北京故宫就收藏了溥仪当年剪掉的这条辫子,每天很多人来参观。
这一年,在紫禁城,剪了辫子的逊帝溥仪还买了一辆小汽车,不过因为很少有机会走出紫禁城,这辆汽车很少能够使用,一直放在紫禁城的某个角落作为摆设。喜欢新事物的溥仪,还在紫禁城的寝宫里安装了一部电话,经常试着找到一些京城名人的电话号码,孩子气地乱拨一气,然后放下话筒哈哈大笑。溥仪甚至还化名邓炯麟向发行量很大的《益世报》投稿。邓是中国最普通的姓氏之一,"炯麟"可以解释为"闪光的麒麟"。《益世报》的编辑感叹于"邓炯麟"的才气不错,几乎全部刊登了他的诗作。不过自始至终,编辑和读者都不知道这个叫邓炯麟的到底是什么人。
可能溥仪并不知道,虽然他剪了辫子,当时全国藏着掖着不肯剪辫子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物理学上有个物理现象叫"惯性",看来思想上的惯性,比物质的惯性,表现得更强烈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