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学校旁冒出废品处理站引质疑,化解“邻避”要靠透明和互信
时间:2019-11-12 11:57:1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深聊 吴灵珊(南都记者)
居民区及学校周边突然出现的废品处理站,引发居民惶恐。近日,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园丁学校周边的一所废品处理站,在居民的投诉下被责令整改。由于废品处理站作业内容的特殊性,以及邻近学校的选址,让居民对此事不敢懈怠。然而,该废品处理站是否真的会对环境产生恶劣影响?从目前几方的说法来看,还需要讨论。
根据该废品处理站工作人员的说法,以及环保部门的检查结果,该废品处理站的工作内容是进行一些基础的垃圾分类工作,按环保部门给出的答复,因作业内容不涉及深加工,所以无需环评。而该所企业的环保测评结果也显示,各项指标都达到合格。企业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连连“喊冤”,称周边居民反映看到的粉尘,应是前几个月旁边工厂拆迁所产生的粉尘,其坚持认为自己工厂所进行的作业不会产生废气。
而在周边居民看来,一个废品处理站建在家门口,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反对。无论是频繁出入处理站的大卡车,还是居民们路过时看到的浓烟,都在刺痛大家的神经。有居民接受采访时也承认,虽然大家都说常常闻到异味,但周边异味源较多,也无法断定就来自这个废品处理站。
实际上,这又是一个再典型不过的“邻避效应”的案例。要解决种种的猜疑和不安,最好的方法是企业敞开大门,欢迎周边居民参观监督,赢得周边居民信任。目前,对居民们来说,最不安的就是不知道这个处理站究竟在进行什么业务,虽然企业解释自己只是进行简单的废品分类,但依然难以赢得公众信任。而居民们的疑虑,也正是来自这种不了解和不信任。
对涉事企业来说,也许转换思路,尝试和周边居民进行良性沟通,才是关键所在。若真如企业提交的环评报告,一切检测结果合格,那么需要改善的,就不是技术,而是态度。而对监管部门来说,加强对辖区内此类企业的监督,让周边居民看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与行动,也是化解“邻避”的一大良方。同样能发挥作用的,还有街道办、社区等基层组织,主动搭建平台,促进企业和普通居民的沟通、了解,充分保障周边居民知情权、监督权,才能化解大家的猜疑。
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