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战将尤太忠,一见这位炊事班长,次次主动敬礼,言听计从
时间:2019-11-02 13:29:0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作者:兵说兵是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在我军历史上,有不少“红小鬼”出身的将军。所谓“红小鬼”,指的是参加红军时年龄很小的战士,当年不过十来岁。尤太忠就是“红小鬼”之一,他14岁参加红军,经历过长征,参加了抗日,在解放战争中千里跃进大别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打过美军,可谓打遍全场,立下赫赫战功。1955年,尤太忠被授予少将军衔。
1988年,尤太忠被授予上将军衔
(一)师长一见这位炊事班长,就主动敬礼言听计从
按说,尤太忠作为一员虎将,以敢打硬仗恶仗著称,在他带的部队,应该是人人敬畏,见者敬礼。但有一个人,官职不高,只是炊事班长,尤太忠每次见到他,都要主动给他敬礼,洗耳恭听他讲话,从不顶撞半句,可谓言听计从。
原来,这位炊事班长是尤太忠的大恩人,堪称是他军旅生涯的领路人。可以这么说,当初尤太忠之所以能14岁就参加红军,就是这位班长帮的忙。
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
尤太忠出身穷苦人家,父亲去世得早,母亲又不幸眼睛失明。他无依无靠,只能靠给地主家放牛谋生。当年他之所以参加红军,一方面是因为听人说,红军很关照穷人;另一方面,也因为尤太忠弄丢了地主家的牛,根本赔不起,已经走投无路。按照当时的规矩,弄丢了牛找不回来,是很可能被地主打死的。
即使尤太忠想加入红军,也没人给他引荐。此时的尤太忠,可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是这位炊事班长,给又冷又饿的尤太忠一碗饭吃,还把自己的军服给他穿,让尤太忠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后来也正是在这位老班长的一再举荐下,尤太忠才如愿加入了红军。在尤太忠心里,一直把老班长当父亲看待。
18年后,尤太忠已经是师长了,那老班长还是炊事班长,而且一直不愿提拔,几次拒绝了尤太忠的“美意”,尤太忠只能随他。但每次见到他,都主动立正敬礼,对他可谓言听计从。
(二)长征途中,拉着马尾巴走出草地
参加红军后,尤太忠从炊事班帮厨干起,不久就当上了司号员,“号声就是命令”的意识,从小就刻在这个“红小鬼”身上。因为作战勇猛,到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时,尤太忠已经是红93师的青年干事了。
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图
这个年纪轻轻的红小鬼,差点死在了长征途中。当时因为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天上还有敌机轰炸,红军处境十分艰难。不仅要行军打仗,还要面对雪山、草地等恶劣环境,后勤补给早就断了,缺衣少粮没药品,只要生一场病,就可能没命了。
红军过草地油画
很不幸,尤太忠“中了招”,因为营养不良成了重病号,吃没得吃,走也走不动。摆在他面前,似乎只有两条路:一是就近安置在老乡家,二是在草地上死去。然而,茫茫草地连鸟类都少,哪里还会有人烟的地方?第一条路明显走不通,只剩下第二条路。
恰在这时,红31军的詹政委刚好经过,得知尤太忠的情况后,这位一生素食、被大家称为“活菩萨”的将领说:“这小鬼还年轻,牺牲了怪可惜,给他个马尾巴拉着,兴许他能走出草地。”
对尤太忠有救命之恩的詹才芳,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就这样,在“活菩萨”的坚持下,尤太忠走出了第三条路。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他被马尾巴拉着走出了草地。
(三)小平谈二野战史时夸赞:尤太忠是一员战将,有功之臣!
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尤太忠当时任6纵16旅旅长,是“王疯子”王近山手下的三员战将之一。当时,我军前有阻敌,后有追兵,虽然大部队已渡过汝河,但仍还有部分来不及过河。尤太忠临危受命,坚守汝河南岸的大、小雷岗,掩护剩余部队渡河。
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虽然有多个原型人物,但最被认可的当属王近山
之所以选择尤太忠担任“后卫”断后,自然是看中他随机应变的禀赋。据说,尤太忠记性特别好,几乎能够过目不忘。有一次,尤太忠到纵队受领战斗任务,回来后面对地图传达上级命令,没有用笔记的他,竟能够做到丝毫不差,哪个团从哪里出发,途径哪条河哪座山,都记得清清楚楚。按照他的说法,打仗是要死人的,怎敢马虎!
刘伯承剧照。我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面对强敌,刘伯承提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口号。
正是凭着这种禀赋和英勇善战精神,尤太忠率16旅与敌激战一天一夜,硬是扛住了绝对优势敌人的轮番进攻,圆满完成了掩护全军渡河任务。后来,小平同志在谈到二野战史时,还不忘夸赞他:“尤太忠是一员战将,有功之臣!”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欢迎文创作者加入,留言或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