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施一公:清华学霸大多去了经济管理学院,违背教育规律
时间:2019-11-18 15:56:1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最近刚刚拜读了施一公先生的一篇文章,在文中,施一公指出一个现象,那就是:清华大学,有不少学霸,都追“热门”,去了经济管理学院,想在毕业后,去金融系统上班。出现这种情况,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作为大学,不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人才,不是“工匠”!
但是,我们来看实际情况,现在的大学生受社会影响,都很实在,谁不愿意去读一个容易就业的热门专业呢?急功近利选择金融业,本无可厚非。可是,谁来研究基础科学?没有基础科学的研究,从哪儿来原创性科研成果?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对此,家长们和大学生们,又是如何看的呢?
大部分家长和大学生,看法比较贴近实际:
现在搞科研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有钱人的孩子才不干科研呢。做科研太苦了!穷人家的孩子都是读工科去了,那不叫搞科研,培养工程师而已。大家都想回馈社会,奈何一个月只有三千元工资,勉强养家糊口,上有老,下有小,羞愧难当啊!只能默默地做好本职,只求问心无愧,这是一个艰难痛苦的目标!科技是瓶颈,都想做卡脖子事,但是,科技又是浪费钱和时间的事,成功了你就是幸运者,失败了又要重新开始,所以,必须要国家支持。国内经济基础太薄弱了!大家都想挣钱,面对如今的金钱社会,生活的竞争力度,先得考虑自己的生存能力,这也是当今社会的趋势。
如果说,要想让所有的大学,都不以就业为最终目标,而是扎扎实实培养人才,那么,还得要提高科研人员的福利待遇,调整大学教育导向,将更多人才汇集搞科研,提高科研实力,从而提高国防、工业、医疗实力,再带动实体经济,金融经济快速发展;最后推动文化繁荣,推广文化影响,这才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我们要站在科技、军事、经济、工业、文化五座大山的山顶,才能一览众山小。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浮躁的社会,让人迷失!社会价值观出了问题,物质财富成了衡量成功的标准,知识分子也不能静下心来干自己该干的,应该好好学学我们的国学思想,该深思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了。高校产业化后,一切都是需求导向了,前十年学计算机的分高且贵,但还是学位供不应求,现在轮到金融管理业了。你看看这些以需求为导向的学校,现在盖得多漂亮!他们根本不会管学生的以后,只管他们过得滋润就好!
学霸们纷纷追逐高利润高回报的金融行业,我们虽然痛心,但是,也无可奈何!毕竟,要扎下根来搞研究,搞创造发明,没有经济基础,那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还是寄希望于教育改革,让教育远离功利化,别再只是“生产”同一种类型的“学生”了!
同学,对此,您如何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