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声:语文教育需要回归本质——培养人的教育
时间:2019-11-09 13:26:4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思想和情怀,让学生真正的洞彻事理——格物致知,明辨是非善恶——修正身心,最终学得为己、处世、谋事之道——止于至善。“语与文”,是让人们彼此间的情感交流结合在一起,抛弃狭隘的内心,让心灵变得博大,让视野变得高远。然而,僵化地强调“背诵”,固化地灌输涵义,这样的“伪教育”会伤害语文的“魂”,会磨灭学生的才气、兴趣和创造力。(古代汉语中“善”同时表示两种含义:其一为仁者之善,其二为能者之善。)
中学语文教育名师、北京市第四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家声先生,对语文课改有充满了各种焦虑。他呼吁——如今有人一味提倡阅读量,却不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同样是一种走偏了的形式主义,并希望在重视语文教学的当下,让语文教育能真正走上正道——即通过“高贵的语文教育”,而不是通过各种“学习技巧”与“应试技巧”让学生拿高分、上名校。“心眼好,学养足,比什么都重要!”
李家声曾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前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曾给他推荐一个九岁半的小女孩儿,这个小女孩在他跟前面无表情、流畅地背诵两个多小时整部的《孟子》《大学》《中庸》……,他感叹到:这样的孩子只能说太可惜了,把这么好的心智用在了背诵这样僵化的模式上,并且还认为记住了这些东西就是好的,僵化的记忆已经影响到了她的思维和思想,阻碍了她接受新的东西。我们看“唐初四杰”的骆宾王,几岁便写出了《鹅》这首诗,这样创作出来的比背诵多少都珍贵。所以现在的语文教育应当侧重于创造力与创新力,而非这种坑人的、机械化的记忆。
中国的教育是赤裸裸的“技术教育”,是一个个“蓝翔技校”的缩影。很久以来,教育都偏重“理、工”,学习偏重“技、术”,忽略了语文对学生人格的培养,逐渐让学生也成为了没有“自我、思想”的工具。
所谓的素质教育,这几十年来都停留在宣传的口号上。正因如此,才有许多父母不计代价地寻找“学区房”,认为通过学区房上好的学校,便可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自身素养,以及未来挣钱的能力,彻底将教育的目的“物质化”、将人的培养“工具化”。然而,语文教育不是技能教育,而是培养人格的学养与素质教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社会未来创新发展的基石,让“知识”真正的为人所用。
今天,我们面临着语文教育“教学转向”的问题——从单一提升考分,向提升学生思考能力、培养正确价值观、发扬主体精神、传承中华文化的方向转变。原来主要侧重老师教什么,现在转到学生能够学得什么、懂得什么、悟得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志于学”的能力,乃至将来能够终身的学习、思考和自我提升——学而无涯。
语文的学习,主要是在学习文本、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情感的渲染,为此便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要学好语文,阅读量的积累是关键所在,这也是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只有养成日常阅读习惯的人,才能终身学习、终身成长。
但再重要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只有适度才能发挥出语文教育最好的效果。然而,考试只强调阅读量而不给人思考时间,又回归到了形式主义。过去的语文试卷,更多的是追求阅读量,没有给人思考的时间,这会“逼”着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应试技巧上,学生可能根本没有读完阅读的内容,但是只要有技巧把阅读后面的题目快速做对就行。这就把素养教育的考试,完整地变成了应试技巧的考试。
语文教学的阅读,主要是要提供优质的教材,优质的阅读材料。开卷并非完全有益,只有好书才能不厌百回读,而糟粕读得越多越坏事。现在很多地方盛行“国学热”,小学把《弟子规》、《三字经》、《孝经》纳入背诵内容,然而,《弟子规》绝大部分是糟粕,不应该让学生背诵,而《孝经》中也有后人随意杜撰的内容,不可全信尽取。
钱穆先生说:国学这个词就不科学。因为学问没有国别之分,但是,在没有一个更好的概念出来之前,我们就暂时用作“国学”。国学,从现在来看就是传统中华文化。对待传统文化,就应当用“传承和摒弃”的态度。
古代并非一无是处,今天亦非完美无瑕,我们应“取其精华,弃之糟粕”。中华传统哲学博大精深,儒家的孔孟之道、道家的老庄之道,还有墨家、兵家、法家……,甚至医学、艺术(如诗与画、礼与乐等)、算数都是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都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所在,应积极的传承和发扬。
就糟粕而言,有的书部分内容是糟粕,有的书绝大部分是糟粕,有的整体是糟粕。比如《弟子规》、《祭礼》、《二十四孝》,绝大部分是糟粕,全书充满了封建奴化、迷信的思想,跟我们目前提倡的价值观与创新精神相违背。以“国学”之名,让中小学生背诵封建思想,并不合适。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很多人都有误读,错在那个“而”上,把这个“而”看成“温故和知新”是一样的,其实不是,这个“而”表示先后递进,温故,而且要知新。温故需要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新需要深入思考和创新。然而,一味地背诵就陷入了这样一个陷阱:既没做到温故,亦未有知新。
学而不思,学便失去了意义;思而不学,就会让人陷于难以解脱的困境之中。教学中僵化地强调“背诵”,会伤害语文的“魂”,简单粗暴地强调背诵,是一种“填鸭式”的灌输教育。语文学习要培养人的实际能力,背诵只是学习的一种入门方式和途径,其本身并不是目的。学习之路有很多,且每条道路都很长,有的人把路径与目的混为一谈,或只强调其中一种路径中的一截,这都会让人误入歧途。
语文教育的实质不是记住事实,而是训练思考、激发高尚的情感,以及心灵的拓展,这才是语文的魂。语文教改首先要在明确“目的”上实现转变,侧重创造力、创新力的培养,抛弃机械化的灌输、机械化的记忆。但现在很多仍然在走形式,只强调僵化地背诵,这反而会妨碍孩子的想象、思维、接受与表达新的东西。
现在的老师都在讲语文学习就是两个字:读背。似乎学习语文没有别的办法,这种观念是很陈旧落后的。古人学语文都是在背,古人强调背诵课文,是因为当时他们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的阅读方式。东汉在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制书的原料成本很高,效率也很低,且体大笨重携带不便;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前,书都是手抄本,买书都论字,价格昂贵。所以,古人强调背诵且每个字都要牢记在心,是因为科技的局限性。而今天拥有发达的信息技术,查阅任何资料都很方便,若是还死记硬背,不仅学起来苦,也浪费了很多学习的精力和时间。
有时候,我们不断强调自己基础功底扎实,认为欧美中学生连两位数的乘法都不行,其实他们已跨越了一味“死记硬背”这个原始阶段,更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而非让他们都做到“全能”。虽然基础计算用计算机解决,让很多学生“丧失”了数学的能力,然而在数学的高级研究领域与创新力方面,欧美地区依然领先于世界,这就是“因材施教,各尽其能”的优势,也是孔子教育观念的精髓,只是被现代的我们抛弃了。(欧美学者也曾提出,基础教育是不是也要向中国学习,然而辩证来看,如果就看短期的效应,中国的灌输确实见效快,但它不利于人的长远发展。)
工业化时代,有一技之长,就对社会作用很大,能够生存生活得很好,然而这样的弊端就使很多人变得没有内涵,让社会道德滑坡。现在讲求全面发展的人,这是社会乃至家庭的要求,所以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越发受到重视,而通识教育中最典型的是语文教育。从培养人的角度看,并不是通识教育或者语文教育一下子变得“牛”起来了,而是要纠正我们过去严重偏向的专业教育,而忽略了人文教育——培养“人”的教育。
李家声先生说:我想用三个词来概括语文教育——高贵、优质、高效。
第一,充分选择利用最好的教育资源,比如教材,人文资源。
第二,就是让学生进入自主、主动学习的状态。刚才说的就是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
第三,教学方法是设立情境。好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都能做到这一点。我讲司马迁的《屈原列传》,那就是尽我所知,进入情境,好像屈原就活在我们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