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NP: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视网膜眼间差异和萎缩进展
时间:2021-11-13 18:04:1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已确定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多发性硬化(MS)诊断标准中的潜在作用。OCT可以高度敏感、准确和可重复地检测视神经炎导致的视网膜萎缩。最近已经确定了一种简单的视网膜不对称性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给出了一个单一的数值。通过右眼和左眼的视网膜内层厚度计算眼间差异(IED)。IED可以表示为无量纲百分比值(IEPD)或绝对值(IEAD),单位为µm。几项研究现已提供证据,证明这些视网膜不对称性测量方法能够可靠地识别MS相关视神经炎(MSON)的既往发作。在区分这些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和既往未发生MSON(非MSON)的患者时,诊断准确率很高。
迄今为止,视网膜不对称性仅应用于横断面数据集。目前还不知道测量视网膜不对称性随时间变化的效果如何。据了解,影响后视觉通路的MS病变可触发逆行性跨突触轴突变性,并达到正常水平视网膜,从而导致视网膜不对称。虽然令人鼓舞,但这些发现只支持OCT在MS诊断中替代空间多发性(DIS)的作用。OCT潜在替代时间多发性(DIT)的作用未知。因此,本前瞻性纵向研究探讨了DIS和DIT在视网膜不对称中的诊断价值。本文发表在《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和精神病学杂志》上(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
在这项前瞻性研究中,MS患者和健康对照(HC)受试者被纳入研究。所有受试者在基线、2年和4年时进行临床和OCT评估。MS和MSON的诊断是根据一致的标准进行的。这包括详细的病史记录(眼球运动时疼痛加剧、视力丧失时间和恢复模式)和病历回顾。患者被分为复发缓解型、继发进展型和原发进展型MS。 临床评估包括该队列之前报告的身体和认知残疾量表以及视觉功能。
进行光谱域OCT(Spectralis,德国海德堡海德堡工程公司),OCT质量评估基于经验证的一致标准,测定黄斑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mGCIPL)和乳头旁神经纤维层的厚度。mGCIPL的眼间差异如前所述进行计算。对于每次分析,使用ETDRS网格中的眼间百分比差异(IEPD,无量纲度量)和眼间绝对差异(IEAD,单位为μm)。萎缩率的计算方法是将两个时间点之间的GCIPL差值除以随访时间(年萎缩率)。
在基线检查时,第2年和第4年(A)眼间百分比差异(IEPD)和(B)眼间绝对差异(IEAD)的方框图
共纳入151例MS患者和27例HCs患者。患者的平均病程为20.8(±6.5)年,98(65%)患者的病程为复发-缓解。80名患者(53%)经历了临床确定的MSON发作,其中30名为双侧患者。由于MS患者和HCs患者的男性/女性受试者百分比不同,因此在两组中测试了性别与IEPD/IEAD值之间的相关性。没有明显的关联。同样,当前疾病改良治疗的使用对IEPD/IEAD值没有显著影响。IEPD在区分MS和MSON与HC方面略优于IEAD,尽管这种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IEPD和IEAD的AUC值均未随时间发生显著变化。此外,双侧和单侧MSON的诊断准确率相似。正如预期的那样,区分非MSON和HC的诊断性能低于区分MSON和HC的诊断性能。
MS和HCs患者的性别和萎缩率之间均未发现显著相关性。此外,在该队列中未发现当前使用的疾病改良治疗对萎缩率的影响。从基线检查到第2年,MS患者的平均年萎缩率为0.26(±0.57),从第2年到第4年−0.38(±0.82)和从基线检查到第4年−0.31 (±0.47). 这与HCs没有显著差异。从基线检查到第2年的萎缩率显示AUC为0.59,从第2年到第4年的AUC为0.66,从基线检查到第4年的AUC为0.52。由于这种低鉴别能力,无法确定萎缩率的相关诊断临界值。与萎缩率相似,MS和HCs患者的IEPD和IEAD并未随时间发生实质性变化。
MS组和HC组的mGCIPL萎缩率相似。原因之一可能是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病程相对较长。先前的研究表明,视网膜层变薄最快发生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区分非MSON和HCs的眼间差异的诊断准确性为中等至良好(AUC 0.66–0.73)。IEPD的5%截止值导致灵敏度值在41%和49%之间。这表明该组至少有一部分人患有亚临床视神经炎或沿视觉通路的不对称病理,导致逆行(跨突触)变性。目前研究的一个局限性是无法对这种不对称的病因做出结论。
总之,mGCIPL的眼间差异是诊断MSON发作的可靠指标。
Nij Bijvank J, Uitdehaag BMJ, Petzold A Retinal inter-eye difference and atrophy progression in multiple sclerosis diagnostics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 Published Online First: 11 November 2021. doi: 10.1136/jnnp-2021-327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