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婶等人听得津津有味,说道"是啊,好人就是会有好报"
接着又讨论起故事里的后娘等人,越讨论也热火朝天。
到了下工的铜锣一响,阮云就走了,徐婶等人孩子讨论。
接着阮云和林念回合以后就一起往知青点走去,看到李莹已经开始做饭了就跑去帮忙。
没一会儿饭做好以后就立刻吃完回房间里休息去了。
第二天上工时知青们就要开始下地了,毕竟昨天草也除得差不多了。
这次阮云被分到了和李莹一个组,下地比干其他的累太多了,干了半天阮云脸上全部都是汗,显得十分狼狈。
下工的铜锣响后,男知青们结对向着知青点走去。
王喜过来帮李莹拿农具,当着阮云的面李莹的脸都红了,说道"你先去吧,我和阮云一起走就好了"
阮云打量了两人"姐,你们这是...."
"就是你看到的那样,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要结婚了"
阮云接着道"恭喜啊"
李莹回答道"喜什么呀,以后苦着呢。我两都是之前,在屯里连个房子也没有。以后还不知道咋办呢?和我们一起来的都扛不住嫁给本地人了,只有我们两一直坚持最后走到了一起"
阮云说道"没事的,你和王喜同志都是勤劳人,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李莹回到"希望吧"
两人很快就走到了知青点,把饭吃了以后就赶紧去休息了。
休息完以后阮云继续把下午的工上完,吃过东西就洗漱完回床上了。
这样做的不止她一个人,张晓华躺在床上哎呦哎呦的叫,今天上了一天工属实把她累坏了!
第二天阮云一起来外面就下起了雨,下雨后的生产队是有活干的,只是工分很少。
不少知青都看不上这点分,准备向大队长请假去镇子上,阮云和林念越好了,李莹本来想和王喜一起去的。
但是张晓华找上了她因为马琳琳不去选择了继续上工,李莹也不好推迟于是和张晓华一起去镇上。
阮云跟着林念来到红旗公社,红旗公社并不大,甚至一眼就能望到头。
但是对于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很多人也只有过年时才有钱来一趟置办一点年货。
阮云是新知青,林念以为她要会给家里发电报于是就被阮云带到了邮电所。
邮电所今天人很多,大多都是十几二十岁的知青,林念排在发电报的那一排,很快就轮到她了。
邮局工作人员给了她一份表格,林念又要了一份,填好以后就递给了工作人员。
林念从邮电所出来以后就发现阮云在一旁等着她,想着刚才没看到她去发电报就随口问了一句"你不给家里发点电报,报个信吗?"
阮云"不用了,家里没什么人等我"
林念听她这么说就不问了。
两人去到供销社,供销社的人一点也不比邮电所少,但是想着还欠林念一副手套于是就咬牙挤进人堆里去。
好不容易买了副手套,人都给阮云挤散架了。
把手套还给林念以后,阮云就提议去国营饭店打打牙祭,自从下乡以来阮云顿顿基本上都是糊糊和蔬菜。
尤其是现在大家做饭都不敢放油和盐,更不要说其他的调味料了,以至于阮云现在嘴都能淡出鸟来。
林念一听就同意了,接着领阮云到国营饭店去,到国营饭店时,两人随意找一个位置坐下,不一会儿周围就坐满了人。
阮云看了一眼周围的人,发现了一点端倪。她来到柳树屯以后发现村里的人的衣服多少都带了点补丁。
就连一些知青也不例外,然而这些人身上穿的却是成新的仿制军装。于是她拿胳膊推了推林念问道"这些人什么来头看着像知青感觉很有钱"
"他们有钱很正常,我听说他们是隔壁屯里的知青,也是来自首都。他们光来的时候衣服就带了两大箱,家里条件很好每个月都要补贴他们"
接着阮云注意到他们旁边的小陶罐,不时伸筷子夹里面的东西来拌饭,阮云仔细一看竟然是蘑菇酱。
阮云观察了一会儿,脑子里突然有一个想法。但现在也实施不了,还是抓紧吃饭吧。
刚走出国营饭店,天上就堆满了乌云,待会儿肯定会有一场暴雨,阮云没什么想买的,问过林念以后两人就决定离开了。
两人一开始还用走的,到后面已经用小跑了,阮云和林念前脚才进知青点,后脚雨就倾盆而下。
两人一脸庆幸的站在门口,幸亏我们走得早,不然就要被困在这路上了。
没一会儿雨停了,阮云进厨房找了点姜熬了姜汤,阮云和林念刚喝完,张晓华和李莹就回来了。
阮云就让她们换完衣服去喝碗姜汤,她熬得多,够所有人喝一碗了。
第二天,天就放晴了,知青们也要接着上工了。只是阮云刚洗漱完准备去吃饭就闻到一股糊味。
众人走到厨房一看,张晓华低着头,灶上是一锅看着不知道是啥的糊糊。
原来今天轮到张晓华做饭,可是她根本就不会,把锅洗好烧了水以后,把大家的口粮一股脑全倒进去了,因此没一会儿就全糊锅了。
其他人看到不知道该说什么时,来自北方的周光按捺不住自己的怒火说道"你不会做饭就直说,你这样糟蹋大家得了粮食算怎么回事?"
"你吼什么,我赔不就行了"
众人纷纷看向张晓华,她跑回宿舍打了粮食出来按照每个人的份额还给了大家。
见状大家也不说什么了,反正大家最后没有什么损失。
李莹看着张晓华说"既然晓华不会做饭,以后你就不轮了。捡柴火和挑水你选一个吧!"
张晓华想了想说"我捡柴火吧!"
怕来不及去上工,李莹赶紧去厨房煮了一锅粥再搭配上之前腌制的咸菜,大家急匆匆吃完就去上工了。
结果刚到上工的地方就发现大家都往一个方向跑去,知青们都一头雾水。
阮云在跑过的人中发现了之前一起上工的徐婶,拉住她问道"徐婶,你们这么急是干嘛去啊,今天大家不上工了?"
徐婶看是阮云,停下来说道"赵招娣要把他大儿子家的女儿雪花卖掉,被告到大队长哪里,正在闹呢"
现在是74年,解放以后国家大力打击卖儿卖女这件事,再说如今只要勤快起码不缺饭吃,所以已经很久没有出这种事了,大家纷纷赶去看热闹。
周围的知青听到徐婶的话后也沉默了,张晓华问道"这是亲奶奶吗?咋会卖孙女,太狠心了吧!"
徐婶云淡风轻的说"咋不是呢,她家的事复杂得很呐"
但是人嘛,最难忍受这种只知道一半的痛苦,阮云用好奇的眼神看向徐婶。
其实赵招娣家的是事村里人都一清二楚,只是知青们有得例如阮云这些新来的完全不知道,李莹这些老知青知道一点,但也不全。
"赵招娣是村里老庄头的媳妇,她是当时逃荒逃到这里的,被庄家人捡着了就留下来做了童养媳"
"结果等赵招娣和老庄头结婚以后肚子一直没有动静,她那个老婆婆接连挖苦磋磨她"
"那段时间她真的什么办法都试过了,什么蚂蚁啊蜈蚣啊蝎子的她没少吃,其他人看着都害怕。”
"后来她终于怀上了,以为好日子就要来了,但没想到因为吃的苦太多生的时候难产了,生了一天一夜才生下来"
"生下孩子以后也被她婆婆抱走了,她又过上了那种吃苦挨打的日子,直到她家大的那个7岁的时候她又怀孕了"
"怀孕不到5个月的时候她婆婆就走了,她终于当家做主了。后来生第二个的时候很快就生下来了"
"她觉得第二个孩子就是她的福星,对于第一个还自己痛苦还被讨厌的婆婆养大的孩子十分不好,有时候就跟没有生过这孩子一样的"
"她家老大也是可怜,爹不喜娘不爱,勤勤恳恳上工养一家子人,连媳妇都是快30了才在隔壁屯找了个没有爹娘的孤女"
"结婚以后两个人就生了三个女儿,因为没有儿子一天被赵招娣磋磨,我听说她要给自己的小儿子讲个好媳妇,这回估计是想把孙女卖了换钱当彩礼呢"
说话间大家一行人就到了老庄头家。
正好是上工时间,但大家都被这劲爆的事吸引了,庄家的院子里站满了人。
院子中央的主角们分成两波,一波是把雪花护在身后的赵招娣儿媳妇和剩下的两个女儿,以及在她们对立面的赵招娣和两个穿着体面的老年夫妻。
而雪花的爹赵招娣的大儿子庄建国和庄老头沉默的叼着烟蹲在门槛上。
阮云看到了大队长他正眉头紧锁说道" 赵招娣,这时什么年代了。谁允许你买卖人口的,这事穿出去我们整个柳树屯的脸还要不要了?"
赵招娣也不傻,不会允许买卖人口这么大的事落在自己头上“大队长,你这话说错了,买卖人口是犯法的我能做那事儿?我只是给雪花再找了一个爹妈而已。"
"建国一个人就有三个闺女,我这想方设法的给他减轻负担都不行?这样他们也好再生一个儿子”
这时雪花后面的一个小女孩跑出来拉着赵招娣的衣摆“奶,你别把姐姐卖掉好不好,我以后会努力挣更多工分的,你别把姐姐卖给傻子做媳妇好不好”
此话一出看热闹的人就明白怎么回事了,纷纷开口道:"招娣啊,这是你的亲孙女你可不能送她入火坑"
"是啊,建国你说句话啊,难道真的看着你老娘把孩子卖掉"
此时和赵春花站在一起的老夫妻两看这件事闹得这么大,于是对赵招娣说"大妹子,你看你这事做的没商量好叫我们来干什么?没有这么办事儿的,老刘,我们走。”
说着就要抬脚往外走,赵招娣脸色一变,把把拉着她的孙女一把推开,赶紧拉住那两个人不要他们走。
但没想到的是那女孩没反应过来,被推了一把后倒在了地上,后脑勺磕在一块石头上,很快就流出了一滩血。
相关Tags: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