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岚李淮(七十年代再婚夫妻)2023新上热文小说在线阅读-主角叫赵青岚李淮的小说(七十年代再婚夫妻)完整版免费阅读全文

时间:2023-05-27 14:14:3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李淮猜得没错,上辈子孙氏和孙光明都是到死都没寻到对方。
赵青岚才是感慨最多的那个。
有生之年,她竟然见到了自己的亲舅舅,还是个官方人士。
听丈夫方才进门的称呼,想来职位还不是太低。
兄妹失散多年重新见面,自然有着说不完的话。
等到吃完饭,两人还去了隔壁赵青竹家孙氏住着的房间里细聊去了。
一直到了很晚,孙光明才离开,回了团里给他安排的住处。
他们这边那会哭声动静颇大,引得隔壁吴梅都来询问咋回事了。
得知孙光明竟然是孙氏失散多年的亲哥哥,赵青岚的亲舅舅,吴梅都觉得这事简直太神奇了。
晚上,一躺下,赵青岚想着想着就笑起来。
“你笑啥呢?”李淮侧过身。
“当然是高兴我以后多了个靠山。”她开玩笑道。
李淮颇为认真点头,孙光明别看职位认真算起来不是特别高,可架不住位置重要。

就算在一起级别很高的领导那里,都能说得上话。

这次知道派了这么一位过来领头,他还有些惊讶呢。
其实这次过来调查,本也不需要孙光明这个级别的跟来的,是他自己好奇这边出的事,要求过来的。
不过此时此刻,他也无比庆幸自己来了。
在丈夫的解释下,赵青岚才算是真的了解了自己这位舅舅的地位。
从孙氏这里,得知了自己离开后家里发生的所有事,孙光明也是叹气了一晚上。
亲人相见自然是高兴的事,可父母已逝,却是他心中最大的遗憾。
尤其知道妹妹嫁人后许多年都过得不好,他这个做哥哥的是又心疼又自责。
哪怕孙氏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自己嫁人又离婚的事,从事情报工作,人精一样的孙光明依旧听出了很多内容。
这个年代,若不是实在过不下去,谁又会选择离婚呢?
不过以后妹妹还有几个外甥女都有他护着了,他倒要看看,谁还敢欺负他的家人。
离开家这些年,因为工作性质,他也一直没结婚,到了这个年纪,也不打算结婚了,以后妹妹的孩子,就都是他的孩子。
这一晚,有人高兴,有人叹气,还有人做下了重要的决定。

第215章  抱紧大腿
找到了亲人是喜事,不过孙光明也不能耽误了此行的正事。
他们在查起间谍敌特分子来确实是专业人士。
也彻底印证了李淮的猜测。
那户当初拦了李淮车的父女,家中确实有问题。
估摸着是挺久前就被买通渗透了。
那会拦李淮的车也是别有用心,可惜李淮没上当。
据孙光明分析,潜藏在部队周围的敌特,在杀人灭口之后已经潜逃。
事情捋顺,对李淮他们团里还有上级起码是个交代。
只不过有些事,涉及到保密,孙光明没说。
因为是出差才来的这边,孙光明即使再不舍的妹妹和外甥女们,也得回去继续工作。
不过离开前,他进城看了一下妹妹说的小吃店,也见到了自己的小外甥女。
来这里之前他哪里能想到自己可以见到这么多晚辈呀,所以啥也没准备。
最后还是掏空了腰包,给外甥女以及大娃他们都包了红包。
孙光明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和地址都留了下来,也记下了赵青岚他们的,方便以后联系。
对于李淮还有周劲生这两个外甥女婿,他观察过后还算满意。
其实他私下问过外甥女妹妹她们母女以前在赵家的生活。
赵青岚可不瞒着,啥都给说了,包括她自己的那段“不幸经历”。
毕竟她现在都还不知道王大志这个潜逃的前夫如今在哪里。
好不容易有了个厉害舅舅,当然要抱紧舅舅大腿了。
若不是赵青岚因为赵老大的改变,说话稍微公正了一些。
孙光明都想去找赵老大揍他一顿呢,还为吃苦多年的妹妹出口恶气。
不过赵青岚提到的王大志,他倒是也记在心上了。
干他们这一行的,门路比较多,认识的人也多,查起事情来也更方便。
在一起吃了顿饭后,孙光明依依不舍离开。
好不容易相认的哥哥又走了,孙氏还伤怀了几天,不过总算是找到人了,她心里还是高兴的。
五月份赵青岚过了自己的二十六周岁生日,不知不觉,她回来已经有两年多时间了。
继上回拿出房子后,这次李淮又送了妻子一个金项链做礼物。
其实礼物翻来覆去能送的就那几样,李淮已经算是用心的了。
不过令赵青岚没想到的是,孙光明这个舅舅竟然还给她寄了礼物。
不得不说,孙光明的心思相当细腻,在这边待了没多久,就把亲人们的生日喜好啥的全给摸清了,还给记到了本本上。
许是缺失亲情多年,他对失而复得的亲人们都很珍惜。
赵青岚家的平静生活,因为孙光明掀起一些涟漪,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妈,我想吃你做的辣条。”二娃对着正在做饭的赵青岚恳求起来。
其实也就是赵青岚之前自己嘴馋,试着在家做了些,没想到做得还挺成功的。
她吃了几次后那股劲就过去了,倒是几个孩子,对辣条念念不忘。
“想吃辣条,可以呀,你这次考试考前三我就给你做。”
二娃的眼睛立马亮起来。
其实二娃学习成绩也不是不行。
只是二娃总有些好动,还会把精力分散到别的事情上,这考试就总是马马虎虎。
赵青岚本来对孩子们成绩也没太高要求。
不过大娃和小朵不出意外总是班里第一第二的,二娃明明能考好,却老是出状况,赵青岚就有些看不下去了。
如果可以的话,她自然还是希望孩子们都学习成绩优异以后考个好大学的。
知道二娃考了前三妈妈就给做辣条,就连大娃和小朵都紧张起弟弟的学习来。
这下二娃可惨了,平时放了学写完作业就能出去玩,现在都要被哥哥姐姐管着在家好好学习。
还好二娃自己也很想吃辣条,才能把这件辛苦事做下去。
李淮得知妻子和孩子们承诺了什么以后也是哭笑不得。
不过他也发现了,妻子在教育孩子上总是很有一套。
刚得知两个儿子上辈子的凄惨遭遇时,他很是紧张了一番。
可现在,他也慢慢放松下来了。
他相信,有他和妻子对儿子们的认真教育,两个儿子绝不会重蹈覆辙。
二娃本来就挺聪明的,现在为了吃口辣条满是学习的动力。
等到期末考试,他这次一口气就考了班里第一。
赵青岚也不食言,做了一大堆的辣条出来,不过也限制了孩子们不能一次吃太多。
三娃还小,不能吃辣条,只能看着哥哥姐姐们吃辣条然后流口水。
吃着自己辛苦赚来的辣条,二娃就感慨起来。
“要是我以后能开一个卖各种好吃的的商店那就好了。”
我的好大儿还真是有志向呀,赵青岚听得一阵好笑。
期末考试完,学校就放了暑假。
赵青岚又闲下来了,本来她放假了,孙氏就会进城住。
可眼看着闺女青竹肚子越来越大快生了,孙氏也不敢轻易离开。
还是赵青岚劝母亲回去看看,妹妹还有她照顾着呢,孙氏这才进城了。
周劲生初次当爹,看妻子肚子越来越大,心里就慌得不行,每天出门都迈不动脚。
还是赵青竹看不下去,赶丈夫赶紧去上班。
没办法,周劲生只好再三拜托赵青岚这个妻姐,让她帮忙照顾妻子。
三娃现在已经走得挺稳当了。
本来赵青岚还担心儿子跑来跑去的照顾他费劲。
结果三娃懒得很,除了吃睡,大多时候就坐在那一个人玩,几乎不让人操心。
赵青岚一开始还怕儿子是不是有啥问题,专门带着儿子去军区医院做了检查,结果哪里都好好的,她放心的同时,也接受了小儿子懒散的性子。
小儿子不用操心,妹妹也是个能走的大活人,虽说赵青岚看着担子重,其实在家也没多少事,也就是每天做饭需要花费的精力最多。
孙氏就算进城住了,时不时地还要打个电话回来问问,得知家里一切都好,才稍稍放心。
不过在赵青竹预产期前几天,孙氏还是从城里赶回来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了,她刚回来第二天,闺女赵青竹肚子就发作了。

第216章  钉子拔除
赵青竹是大早上发作的,刚要吃早饭,就察觉到自己羊水破了。
幸好家里早有准备,又是叫车,又是拿东西的。
家里得留着人看着几个孩子,赵青岚没跟着去,孙氏先跟着去医院了。
不过他们一走,赵青岚就在家开始炖汤。
几个孩子没跟去医院,不过也他们二姨担心起来。
“妈,二姨要生弟弟还是妹妹?”大娃问起来。
“这呀,等你二姨生出来才知道。”
二娃直接看向一旁的弟弟。
“三娃,以后你就不是家里最小的了。”
三娃理都没理哥哥,继续研究自己手里的玩具。
赵青竹一直生到下午才生出来,是个胖闺女。
孙氏一开始还担心女婿不高兴,不过看周劲生傻乐的样子,心才放回肚子里。
她自己吃够了没生个儿子的苦,就怕闺女也这样。
孙氏自己本身倒不是多重男轻女,只是骨子里也依旧觉得生个儿子恐怕才能在家中彻底立足。
当初赵青岚生了三娃,她就不怎么担心。
可现在二闺女生了个女娃,她就担心二女婿不高兴。
虽说平时二女婿看着对闺女也挺好的,可谁知道之后什么样呢。
赵青岚带着炖了许久的汤到了医院的时候,就看到了刚出生的小外甥女。
因为生的挺久的,赵青竹还昏睡着没醒来。
赵青岚便让母亲还有妹夫先吃饭,她在妹妹床跟前看顾着。
小家伙就躺在妈妈身边,也正睡得香呢。
在医院待了一会,看妹妹醒来喝了汤以后,赵青岚才回了家。
晚上医院有母亲和妹夫轮换着,倒也用不到她。
她一回家,就听孩子们汇报小姨打电话了。
赵青菊自然也关心怀孕的姐姐,电话打过来,得知二姐早上发动,和母亲都去了医院,就担心起来。
不过小吃店没电话,赵青岚就算知道了,眼下也没法通知妹妹母女平安的消息。
不过赵青菊挺着急的,可能一晚上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电话就又打过来了。
得知姐姐和小外甥女母女平安,她才高兴起来。
周劲生可没妈帮忙,赵青竹和孩子,还得母亲孙氏多费心帮衬。
赵青竹也是顺产,不过因为是头胎,生的又比赵青岚当初稍微费劲一些,在医院还是多住了几天才回的家。
因为已经见证过一次三娃刚出生不久的样子。
现在再看到刚出生的小囡囡,大娃几个也不觉得小妹妹丑了。
周劲生因为喜得千金,也被领导大方的放了几天假。
一开始周劲生还不敢抱闺女,在岳母的教导下慢慢学会了怎么抱以后,现在那是稀罕自家闺女稀罕的不得了,就连闺女的屎尿都觉得是香的。
赵青岚他们本以为下次再和舅舅孙光明见面不知道是多会的事情了,没想到还不到小囡囡满月,孙光明人就又来了。
他这一来,孙氏他们自然高兴。
而孙光明,也说自己是来喝小囡囡的满月酒的。
赵青岚他们都信了,哪里知道,孙光明这次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明着是来喝满月酒的,暗地里其实有任务。
小囡囡满月这天,周劲生家摆了几桌酒。
孙光明到了很晚才赶过来。
他来晚就不说了,周劲生的几个战友竟然也都没来。
周劲生自然觉得奇怪,不过也以为是战友们有任务赶不来。
直到第二天,大家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原来,之前团里机要室失窃一事,后来抓到的那个内鬼并不是唯一的。
孙光明他们上回来调查之后,就发现了一些苗头,也有了些线索。
不过为了钓鱼,就做出了按兵不动的决定。
后来孙光明他们走了,可暗地里还是有人盯着他们的怀疑对象的。
蛰伏了一段时间,这个内鬼终于又动了。
再拦截到一封电报后,孙光明他们决定收网。
周劲生的几个战友没来,就是因为其中一个就是那个内鬼,而其他几个也被带去做调查询问了。
此事一出,团里不知道多少人震惊。
周劲生要不是因为电报拦截那会人不在团里,正好陪老婆生孩子去了,都要被带去问话的。
这一次,终于把隐藏在李淮他们团里最深的那一颗钉子拔出来。
震惊过后,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尤其是孙胜利和政委周海。
对于帮助他们拔出内奸的孙光明,大家也都是十分感激。
不过因为孙光明身份特殊,有些事情不适宜过多宣传,这份感激大家也只能记在心里。
从被抓的内奸这里,孙光明他们审讯过后,也顺着这条线得到了一个有用的情报。
一个代号叫“黑影”的人,据说很快就会被派过来。
这个“黑影”,可是个关键人物。
孙光明等情报部门的资深人士,知道这个代号可不是第一次了。
这个代号,在建国初期曾经十分活跃,布置参与了许多破坏任务。
只不过在大家一度逼近快要抓到这个“黑影”的时候,代号“黑影”的人就销声匿迹了。
国内情报部门推测,“黑影”要么是彻底蛰伏下来再不行动,要么就是逃离到了海峡那边。
现在,这个“黑影”竟然又出现了,孙光明等人都跟着兴奋起来。
好不容易过来一趟,本来孙氏是想让哥哥多住几天的,不过孙光明任务紧急,喝完满月酒以后,很快就离开了。
孙光明临走前,还告诉了孙氏一件事。
他本来是在省里工作的,这次过后,可能就要去首都了。
一想到哥哥以后离得更远,孙氏就不舍起来。
还是赵青岚安慰母亲。
“妈,你要是想见舅舅,去京城见就是了呗。”
正好三娃也大了不少,她也想带着孩子们回京城一趟呢,顺便也看看窦老爷子还有卫红他们。
这个暑假,孙文没回来,卫红就更不可能回来了。
在卫红的信里,赵青岚得知她找到了一个有共同话题对她很好的对象,正好她也想看看这个男人是不是真有卫红说得那么好呢。
被闺女这么一安慰,孙氏的忧愁散去不少,还真的和她讨论起以后去京城的事来。

第217章  做生意的热潮
这去京城,自然也不是说去就去的。
赵青岚去的话,怎么也得把孩子们都带上,若是可以的话,丈夫也跟着一起去再好不过。
不过眼看着暑假就要结束了,带孩子们去不现实,她想着还是等过年那会放寒假了再去比较好。
这事她自然也要和丈夫通个气。
说实话,其实李淮也想再回一次京城。
他想给母亲扫下墓,带小儿子见见母亲,同时也想看看窦爷爷,再和张宇会个面。
虽说妻子随着军,但他也是可以申请探亲假的。
赵青竹这一生产,不仅是她不能进城,孙氏为了照顾女儿和外孙女,也没法进城了。
好在赵青菊现在已经适应自己独挑大梁的生活,对于母亲姐姐都不能过来帮衬,也没什么怨言。
即使搬了地方,小吃店的生意也很稳定,而且因为新店面面积大了不少,每个月的收入还比以前多了。
本来赵青岚想着如今小妹最辛苦,店里的分红就给小妹多一些。
她提出以后,赵青竹还有孙氏都同意了。
不过赵青菊知道后却不答应,说了他们是一家人,哪里需要分那么清楚。
妹妹没有被利益迷了眼,赵青岚自然高兴。
一开学,赵青岚就也闲不着了。
孙氏每天带着三娃就在隔壁,赵青岚他们现在回家吃饭都换了地方。
好在姐妹俩关系亲密,也不在意这些细节。
暑假结束时,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上头开会决定了在南边深市设置经济特区。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出改革开放的信号以后,很多人就在观望。
设立经济特区,就像是一个号角,告诉所有人国家的政策方针。
赵青岚他们这边感觉还不明显,卫红给她写的信里,就说京城里做买卖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街头巷尾,到处都有支着小摊,或者推着车买卖东西的。
城里开店做生意的也一下子变多了。
赵青岚他们的小吃店终于不那么显眼了。
不过受制于票证供应限制,即使做生意的,规模普遍也不大,这也是社会常态。
总算看到些改变,赵青岚内心也是高兴的。
至于李淮,从妻子这得知,上次的反击战之后,国内就没爆发过战争了,就算边境有啥也是一些小的冲突,心一下子就安定下来。
军人保家卫国,为的也是盛世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打这以后,他就很少问起妻子一些后世的动向了。
有时候知道得太多,也少了一些期待感和惊喜。
京城里,李伟先是被处罚,又被亲爹狠揍,在家里窝了好几个月。
于惠敏自然心疼儿子,可眼看着儿子慢慢养好了,就觉得儿子不能天天这么消沉下去。
从军的这条路断了,但还可以做别的呀。
李振华现在对小儿子已经没什么期待了,只要儿子不惹是生非,在他看来就已经是最好的事。
至于儿子还能干点啥,他真的没有想过。
从军不行,那从政呢?
自打进了监狱,再出来后,于惠敏以前积攒的那点人脉也都不管用了。
大家看她都像扫把星似的,就算以前巴结的人现在都远离了。
毕竟于惠敏之前入狱,不仅坑了她自己,还坑到了别人。
人家巴结她也是求好处的,啥都得不到还容易把自己赔进去,谁做这赔本买卖。
在他们大院,那就更别提了。
以前还有人和她面子情,结果这母子俩一个比一个能作死,现在于惠敏走在大院里,都没人搭理她。
对于于惠敏来说,这自然不是她想要的,她还是想恢复自己首长夫人的荣光。
然而现在丈夫也不怎么听她的,还总是告诫她安分一些。
这最大的靠山都不支持她了,她想作也作不起来。
眼下,她把自己重新风光起来的希望就寄托到了儿子身上。
只是她一给丈夫提出给儿子找个好工作,李振华就嗤之以鼻。
“就他,他能干好什么?”儿子出事也再次提醒了他。
他这小儿子是真被养废了,眼高手低,做啥啥不成,还不如在家待着,他操心的还少一些。
可这话于惠敏就不爱听了。
“老李,你这是啥意思,小伟才多大,你让他这一辈子就这样待在家里吗?”那能有什么出息。
“是我想这样吗?是他自己不争气,我因为他,现在出去开个会都没脸见人。”
夫妻俩不欢而散。
于惠敏和丈夫说不明白,只能又去找儿子。
“小伟,你有没有想干啥?”
李伟瘫软在床上,摆弄收音机,闻言看过来。
“妈,我能干啥?”他压根什么想法都没有。
“妈这不是问你呢吗,你想干啥,只要能做,妈肯定支持你。”
李伟一听立马坐起了身。
“妈,那你给我拿些钱,我要做买卖。”
他虽然不怎么出门,可却知道现在京城里做买卖的人越来越多了。
做买卖,儿子能行吗?
可是看着儿子希冀的目光,于惠敏一咬牙。“好,妈给你拿钱。”
狡兔三窟,说的大概就是于惠敏了。
当初李振华以为他翻出来的那些钱财就是所有,其实于惠敏还有一部分藏在别处。
从监狱出来后,她第一时间就去检查了,虽说只是曾经她财富的一小部分,可也总比没有强。
不过因为这些钱丈夫不知道,她也没有新的收入来源,她现在压根不敢大手大脚地消费。
这些钱她本来是攒着以备不时之需的,可现在,为了儿子的未来,她还是咬牙给拿出来了。
没想到母亲真支持自己做生意,李伟一下子就激动起来。“妈,还是你对我好。”
“那当然,谁让你是妈唯一的儿子呢。”
被儿子感激,于惠敏拿出钱的肉痛立马减轻了。
不过怕丈夫知道,于惠敏还再三叮嘱这事一定不能告诉李振华。
母子俩达成协议,一副母慈子孝的样子。
李淮防备于惠敏,是真防备着的。
虽不注意让人时刻盯着,可也让张宇注意着这母子两的动向。
李伟拿了钱开始寻摸做生意,张宇很快就知道了。
他把这事电话里告诉李淮的时候,李淮立马冷笑起来。
又蠢又贪又自私的家伙,还妄想做生意挣钱,他倒是要看看,他这个蠢弟弟能弄出什么花来。
做生意真要有那么简单,那人人都发财了。

第218章  回老家的期待
在李淮看来,做生意人的特质,李伟一个都不具备。
有眼光,有胆量,还聪明的人,若是再加上些运气和机会,能赚大钱。
这其中,但凡一个人能具备一两样,也能致富。
若是这些都没有,那勤勤恳恳,吃苦耐劳,总也不至于饿死。
可李伟呢,他是能吃苦耐劳甘于只做点小买卖赚个温饱钱的人吗?
人贪婪自身能力又不够,除非他是老天爷的儿子,要不然,指望他赚大钱,李淮觉得太阳可能得打西边出来。
既然他都不看好,自然也不会干涉什么,就等着看结果和笑话呢。
李振华每天忙碌工作,又不喜回家,对于妻儿在折腾什么,还真不知道。
这事,李淮也当个笑话说给妻子听了。
赵青岚没见过那个李伟,不过她相信丈夫。
李伟若真是丈夫口中的那种人,除非运气好买彩票股票啥的发财,要不然,做生意还真没啥出息。
提起这个,她也想起来股票。
国内当初最早的几只股票,到底是哪年发行的来着?
她只记得听大家那会讨论,说是最早的那几支股票,不管买哪个,都是稳赚不赔的。
不过那会股票这东西刚出来,很多人都不相信,卖都卖不出去。
等后来大家发现这玩意挣钱,蜂拥而至的时候,股票也开始大跌了。
不过这会股票这东西应该还没出来吧,毕竟才刚改革开放,只是想了一会,赵青岚就不再想了。
她想着要是有机会的话,以后她倒是可以买几支股票,没有的话就算了。
这玩意她不擅长,不如多囤点房子铺面划算。
十一国庆的时候,整个团里都戒严了。
因为今年是建国三十周年,各处都有举办活动庆祝。
团里戒严归戒严,也是有庆祝活动的。
赵青岚他们这些军嫂家属啥的也都参加了。
庆祝活动哪里能少得了节目。
有合唱,有朗诵,还有文工团来的姑娘们跳舞。
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很开心,整个一个节日的喜庆。
首都那边国庆才热闹呢。
孙文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就讲述起来,说京城街头人山人海的,大家都出来庆祝了。
上一年的会议拨乱反正给了许多人未来的希望。
眼看着日子越过越好,老百姓们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这喜庆劲,十一过后都还蔓延了好几天。
因为关心李伟做生意的进展,张宇这段时间就对于惠敏母子两注意多了一些。
这一注意,他也发现了个奇怪的地方。
“真的,有人好像一直在跟踪他们。”
难不成是于惠敏母子俩不知何时结下的仇人。
思虑了一会,李淮就叮嘱起来。
“你就当啥也不知道。”就那母子俩,谁知道又干啥缺德事了,被人盯上报复也是活该,他高兴还来不及呢,哪里会提醒。
其实张宇也就是给他随意说说,并没有想插手。
之前李淮听了妻子的建议,也给张宇提过,他要是真的对做生意很感兴趣的话,他的工作早晚要辞掉。
反正肯定要二选一。
张宇内心还是倾向于自由一点做生意的,这些时日,他也体会到了赚钱的乐趣。
可他家里自然还是希望他在仕途上有所发展的。
因为还没有和家里人摊牌,所以他现在仍在纠结当中。
不过有件事张宇一点都不纠结。
之前李淮拜托他帮自己买套房子送给妻子。
张宇赚了钱,因为要注意影响,且不能让家里知道太多,也没法大手脚消费,这不,看李淮买房,觉得买房不错,就也跟着买了。
之前他看李淮有那么一个属于自己的小院就挺羡慕呢。
这次便也跟着买了一处,等收拾好,就成了他在外头的秘密基地。
不想回家了,有时候告诉母亲他住单位,实则是去了自己的小院里自在。
对于过年自己可能回来的事,李淮也提了一嘴,张宇那是万分期待呢。
他真想和好友坐下来好好聊一聊。
因为李淮不好把妻子的一些事情告诉张宇,就总是说自己想到的。
张宇就觉得好友在做生意这方面也很有眼光,还有一些看法也很独特,特想和他深入交流一下。
孙氏在女儿的帮助下,现在已经认识不少常用字了。
孙光明鼓励妹妹继续学习的同时,也给妹妹寄了信。
一想到自己可以亲自和哥哥通信,孙氏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女儿不在跟前的时候,她就直接向大娃小朵他们请教,一点都没觉得自己问小孩子有啥丢脸的。
不过哥哥新来的信里,她看了内容后,就有点忧愁起来。
遇到事了,其实孙氏还是更愿意和大闺女交流,因为觉得大闺女总能理解自己。
其实那是她不知道,赵青岚自己上辈子还活到了六十岁呢,比现在孙氏的年纪都大。
等到赵青岚下班回来,一吃过饭,孙氏就拉过闺女说起来。
原来,孙光明想去给父母上坟。
他离家这么多年,自觉亏欠父母良多,如今父母已经不在,他没有办法弥补,可总不至于连祭拜一下都不做。
其实,孙氏也想和哥哥一起到父母坟前好好说一说话的,起码让父母知道哥哥找到了。
可他们父母的坟在老家,一想到要回老家,她这心里就怵得慌。
“妈,你怕啥呢,你可是和我舅一起回去,又不是你自个,要不和我舅商量商量,等放了寒假再回去,咱们先一起回老家一趟,然后再去京城。”
一想到不仅有哥哥陪着,还有女儿陪着一起回去,孙氏立马就不慌了。
“行,我和你舅说说。”
其实赵青岚及回不回老家的还真不必要,只是母亲害怕,她也愿意跟随去一趟。
就当是光宗耀祖荣返故里了。
起码让老家的那些人知道,她舅舅可是还活着的,且混得还不错。
就算他们不在老家生活,也让老家人心中有点畏惧,别觉得他们是好欺负的。
尤其是赵家,虽然看着赵老大这个亲爹悔悟了,可谁知道赵家其余人以后会不会作妖,舅舅回去一趟,正好也让赵家人看看,她妈还是有娘家人的。
若是回去,她还可以看看隋文静一家。
这样一想,她竟对回老家还有些期待起来。

第219章  返回老家
孙氏的信回去后,没多久,孙光明电话就打过来了。
对于年前多点人一起回去,他没什么意见,甚至还觉得挺好的。
这样一来,这件事就算是定下来了。
赵青岚赶紧让丈夫有个心理准备,不管到时候他能不能跟着去。
李淮自然是想一起去的,不过他的假期还是要用到回京城那边,再跟着回一趟妻子的老家,可能就不够用了。
若是没孙光明跟着,他肯定不放心,现在有这位老谋深算的舅舅在,他不跟去倒是也没那么担心了。
既然要回老家,很多事就得提前准备着。
赵青竹到时候孩子还小,肯定不会跟着一起回去。
至于赵青菊去不去,孙氏也问了下小闺女的意见。
说实话,赵青菊对回老家还真没兴趣。
比起回去,她更想留下来挣钱。
要不然她也走了,小吃店肯定要关很多天,这得损失多少钱呀。
她不乐意去,孙氏自然不强求。
赵青岚也问了一下家里几个孩子的意见。
他家可是有四个孩子的,要是一次都带去,未免有点吃力,但要说带谁又不带谁,她也没不好自己决定,便决定先听听孩子们的想法。
三娃虽然懒散,但还是有些黏赵青岚这个亲妈的,已经两岁的他完全能听懂赵青岚的意思。
赵青岚一说完,小家伙就着急了。“去,要去。”
大娃懂事许多,再加上对于去赵青岚老家也没太大兴趣,便说要留下里。
二娃一向有些看哥哥行事,大娃不去,他就也不打算去了。
最后,跟随赵青岚的就是小朵还有三娃。
时间说过去就过去。
一转眼,就到了放寒假的时候。
赵青岚给家里做了不少馒头吃食那些经放的吃食。
家里有吴梅这个邻居,隔壁还有亲妹妹妹夫在,丈夫李淮也会回家,对于家里她也就不那么担心了。
把行李都收拾好,她和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就坐上了回家的火车。
李淮一直把他们送到火车站,帮他们把东西拿到火车上才离开。
虽然不能一起回赵青岚老家,不过李淮过年的假也请好了。
到时候赵青岚他们直接从老家前往首都,李淮则带着两个儿子去首都和他们汇合。
三娃还是第一次坐火车,小家伙别提多好奇了。
他养得好,长相又是随着父母的好处长,别提多精致了。
李淮一下火车,车上就有人逗起三娃来。
过年的火车上人尤其多,也幸好他们买的是卧铺,才不用那么拥挤。
三娃还小,他们一共买了三张卧铺,赵青岚带着儿子一起睡。
回来前,赵青岚给隋文静打过一个电话。
等他们做了几天火车到了,一下火车就看到站台上的隋文静夫妻俩。
“青岚,这。”隋文静大喊着挥手。
夫妻俩跑过来,立马就去接他们手里的东西。
孙氏抱着三娃,小朵可以自己走,赵青岚则拎了两个大包,她都佩服自己现在有这么大的力气。
两个包李爱国一个人就给全拿上了,隋文静则把小朵抱起来。
“还认识我不?”
“姨姨。”
“哎。”
“这就是三娃?长得可真好。”隋文静看着三娃就稀罕起来。
他们夫妻俩是骑着自行车来的。
因为他们人多,赵青岚本以为得推着自行车走了。
没想到被李爱国一摆弄,他们四个大人,两个孩子,还有两个包,硬是被两辆自行车就驮回去了。
来之前,赵青岚电话里就说明白了,他们是要住招待所的。
隋文静自然不愿意,赵青岚便说此行还有她舅舅。
隋文静没辙,却坚持带他们回家吃顿饭,这点赵青岚就不好拒绝了。
正好舅舅的火车还得半天才能来,索性他们就去了隋文静家里。
一到隋文静家,赵青岚就从包里掏出准备的礼物特产那些。
隋文静倒是没见外都收下了。
临近过年,隋文静家伙食等级也提高了许多,再加上招待客人,饭菜十分丰盛。
赵青岚现在手里有钱,也舍得花用,可在火车上吃的肯定不如在家吃着舒坦。
在隋文静家好好吃了顿饭,他们又闲聊了许久,才离开去了招待所。
孙光明的火车是晚上到的,赵青岚去接地站,两个孩子和母亲孙氏留在招待所里。
虽然他们离开了几年,可县城里还真没发生啥变化,可能也就是多了点卖东西的小摊吧。
至于店面上直接做生意的,赵青岚没看到几家。
不过她也能理解,越是小地方的人,可能接受新政策的速度越慢。
孙光明当然是一个人来的,带的东西也不多,就一个包。
对于赵青岚这个外甥女,他还是很欣赏的。
因为没见过“重生”前的赵青岚,知道这个外甥女曾经是怎样的处境,又是怎样独自脱离困境,还把母亲妹妹都解救出来,他就十分佩服。
得知赵青岚靠自学考上了大学却还能坦然放弃的时候,他再震惊不过。
这能考上是一种本事,能放弃却是更大的勇气了。
舅甥俩说说笑笑的就到了招待所里。
赵青岚和母亲带着两个孩子住一个双人间,孙光明又单独开了一间房。
赵青岚住的招待所还是当年她住过的那个,前台那个姑娘人没变,看到她也觉得分外亲切。
因为今天已经很晚了,他们便决定先在招待所住一晚,明天再乡下村里祭拜。
又是几个月不见,孙光明和妹妹自然是好好说了一番话。
一想到要给父母扫墓祭拜了,孙光明情绪就有些激动。
好好睡了一晚,早上,他们去附近的国营饭店吃了些东西,又找地方买了些香烛之类的,才雇了车往乡下去。
城里有能雇牛车马车的地方,他们这一行也就赵青岚是个年轻人,其余要么年纪小,要么年纪大,这会天还挺冷的,要走到乡下,肯定撑不住。
就算雇了车,赵青岚也不忘往平板车上放了一床厚被子,还是和招待所的姑娘打过招呼后,从招待所借来的。
孙氏娘家在赵家村附近,不过因为父母去世,她已经挺久没回去过了。
倒是赵青岚,因为之前雇佣母亲的那些亲戚,还去过。
路上,孙氏又给哥哥讲起父母还在时的那些事来。
这还没到过年走亲串户的时候,他们这板车拉着这么多人一到村口,就引来了村里人的注意。

相关Tags:亲情寒假

上一篇: 秦九昭岑泽凛(秦九昭岑泽凛)耽美文小说-...

下一篇: 你自星星而来小说盘点裴樱陆振宇在线阅读-...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