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东宫宋清欢易遂言情推荐小说阅读-小说《宋清欢易遂》救东宫免费阅读

时间:2023-05-16 15:14:5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太子和三皇子同时议婚,这是当今天子对朝堂诸臣明目张胆的试探。
众人心知肚明当今太子胸无城府,只是三皇子的磨刀石。
可太子是皇上钦点的。
究竟是站队当朝天子还是未来可能的皇帝。
古往今来,都罕有绝对正确的答案。
那日,爹先是同嫡姐谈了许久。
我不知他们都说了什么,可嫡姐出来后,爹便将我叫了过去。
「清歌被爹娇纵惯了,比你少了些宽仁端庄。爹思虑许久,还是觉得你嫁入太子府更合宜。」
爹面上一片慈爱,真像是一位疼女儿的好爹爹。
「做了太子妃,将来太子登基,你便是皇后。自从漫漫去后,爹是忽略了你,如今只要你成了太子妃,今后便一辈子锦衣玉食,就连宋家都要仰仗你。爹也是为了你啊。」
我垂着头,一言不发。
直到我又听到了那个声音。
「虽说宋褚如今只是为了哄骗幼女认下婚事,可太子登基,宋清欢便可成为皇后,此言不虚。」
「潜龙在渊,其志在天。」
便是这八个字,让我定下了主意:「多谢爹爹筹谋,女儿愿嫁太子。」
「好。」爹起身,一刻也不愿与我多待。
「你的画像爹命人送入宫,这两天再给你置办些衣服、首饰。到时随我入宫。」
我垂眸应下。
第二日,阿姐云鬓峨峨,揉蓝色的衣裙衬得她娇媚可人。
「清欢,记得吃红豆糕,别放凉了。」
她将食盒塞到我怀里,便匆匆地离开了。
爹引着她出府时,眉眼间尽是得意。
是呀,宋府两个女儿,一个送入太子府,一个送给三皇子,天下好事都成了他的。
可直到如今我也不明白,为何阿姐要对我下毒?
在她眼里,我应当连绊脚石都算不上啊。
那日阿姐回来后,高兴得钗环都掉了。
听闻三皇子俊朗不凡,阿姐这应是得偿所愿了。
那之后阿姐还是会给我送红豆糕,可却很少会在我房里停留了。
她每日都忙得很。
爹送来的新衣和首饰已经快抵得上我之前所有。
我每日学着阿姐的样子梳些当下最时兴的发髻,生怕到时进宫丢了身份。
「明日一早随我入宫拜见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
爹站在门外交代了两句,便离开了。
我惴惴了一夜,总是想起那句「潜龙在渊,其志在天」。
当今太子,真的是藏拙吗?
3.
到凤栖宫外,爹便被皇上差人叫走了。
只留我一人去拜见皇后与太子。
引路的是位姑姑,似是察觉到我的不安,她刻意地放缓了步子:「姑娘无须惊忧,娘娘只是想见见姑娘。」
我微微地松了口气。
这样细腻温柔的宫人,她的主子也不会是坏心肠的。
这般想着,我才觉着腿好像也不抖了。
一进门,我便听到了笑声。
毫不遮掩的,开怀笑声。
「娘娘,太子殿下,宋姑娘请来了。」
我垂着头,依规矩行了礼。
刚才的笑声,应就是皇后和太子的吧。
也不知两人在笑什么。
「清欢来了。」皇后的声音十分轻柔,「易遂,你来,这姑娘吾看着就喜欢。」
「儿子看着也喜欢。」
太子声音一落,我便红了耳根。
自幼我便听惯了那些遮遮掩掩的话,要小心地揣度,仔细地分辨。
哪里听过这样直白浅显的。
就连阿娘也很少会说这样的话。
「你喜欢,也得清欢点头。」皇后温和地一笑,又看向我,「吾去园子里走走,你们两个孩子聊。清欢,你也莫要怕,易遂这孩子猫脾气,只敢龇牙,不敢伸爪。」
说着,还背着人冲我眨了下眼。
原本紧张得手足无措,可这一个表情和对太子的可爱描述,竟让我忍不住笑出了声。
皇后娘娘向我使眼色,还将太子比做了猫。
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谁说给我听都不会信的!
这一刻,我竟然无比地羡慕这位笑起来莫名地透着憨傻的太子,他有一个好爱自己的娘。
被这样的母亲疼爱,一定很幸福。
「市井街头是不是都说吾是草包太子?」太子从座位上站起来,笑着看向我。
原本宽下的心骤然又紧了起来。
草包太子这样的话,也是可以这样明着说出的吗?
不过即便他真是草包太子,也轮不到我置喙。
正打算摇头否定,太子又兀自地笑起来:「父皇身康体健,吾这个太子只是安定民心的国之重器。草包易做,太子难当。」
「不过吾如今觉得草包太子甚好,否则,今日来的便是宋清歌了。」
我闷着头不敢应声,太子明显地意有所指,若应了,岂不是承认爹是三皇子党?
看来那个声音果然没有说错,这个太子并非胸无城府的草包。
「殿下胸有丘壑,即便一时在渊也不妨事的。」我沉思片刻后,觉得还是避开嫡姐之事不谈为好。
「清欢姑娘所言极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吾虽不是大鹏,可吾心向九万里。」
我抬起头,看向面前噙着笑意的太子。
来之前我想过太子可能会继续向我装傻藏拙,也可能会试探我的态度,甚至以太子之威仪故意地刁难。
唯独没有想过太子会如此直言立场,表明态度。
这样,是不是太张扬了些?
「放心,这话吾只同你说过。」似是看穿了我的担忧,太子又补了一句,「便是母后,她也只当吾仍是个孩子呢。」
「殿下为何要同清欢说这些?」
「因为吾要娶你为妻,便该如此坦诚相待。」
太子的声音清润平淡,可落在我心里却如同掉下了一块千斤坠。
「这枚戒指送给你。」
那是枚金镶珍珠翡翠戒指,赤金的戒体上缀着一颗饱满的大珍珠,边上还镶嵌了一颗翡翠和红宝石。
「戴在中指试试。」
这样精巧豪奢的戒指,便是嫡姐那儿也少见。
我小心翼翼地将戒指套上中指,不松不紧,竟恰好合适。
「这戒指竟正好。」我讶异地抬头,「殿下是怎么做到的?」
我从未买过戒指,就连自己都不知道戒圈的大小。
太子面上闪过一丝局促:「巧合吧。」
「吾突然想起还有些要事,先去了。」
说着便匆忙地转身,直到他出门时侧了一下身子,露出红得如火一般的耳垂。
我不自觉地捏了捏自己的耳垂,热乎乎的,想必现在也是如他一般,红如火。
心里软软的,酥酥痒痒,这样神态的太子与刚才要直上九万里的太子截然不同,更让我觉得亲近。
4.
三皇子与嫡姐的亲事议得很快。
赐婚的旨意还未下,一箱一箱的聘礼便已经送入府中,爹爹更是忙得脚底生风。
「清欢,那些都是纯妃娘娘和三皇子送来的聘礼,不能送你。阿姐这儿有一些过去置办的裙子和钗环,式样虽说老了些,可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
便是这样忙碌,阿姐都忘不了我,让人抱着她收拾出来不要的东西打发我。
「多谢阿姐。」
「最近爹和娘还在忙着给我添置嫁妆,这皇家嫁娶规矩可真是繁琐。清欢,太子那儿怎么也没个消息,莫不是你没能讨他欢喜?」
「阿姐还是快去准备吧,莫要耽误正事。」我垂着头没有应答。
自从我从凤栖宫回来,便再没有别的消息传出,若不是那枚价值连城的戒指还在,我都快要恍惚觉得是不是自己做了什么白日梦。
「两位小姐,老爷吩咐让快去前厅迎圣旨!」
阿姐面上的得色骤然褪去,冷冷地扫了一眼来报信儿的人:「皇上的赐婚旨意,还需要让二小姐去吗?」

「老爷交代,必须请清欢小姐去。」
「也罢,便让清欢也沾沾喜,毕竟是圣旨赐婚,也不是谁都有这个福气。」阿姐又换上笑颜,扯着我的袖子往前厅走。
待入了前厅,已经是跪了一院子,我忙跟着阿姐曲膝地跪在爹身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平章事宋褚之女宋清欢温婉贤淑、品貌出众……当今太子……」
在听到「宋清欢」三个字时,我便一阵昏沉,竟不是阿姐而是我的赐婚旨意!
剩下的便什么都没听清。
「宋大人,太后、皇上、皇后及各宫娘娘们的赏赐还在门外,奴婢这便请赏赐入门。」
说着,宣旨的公公便开始站在门口叫:「太后娘娘赐玉如意四柄……」
直到这些礼箱堆满了院子,我才真切地意识到,不是阿姐,是我,是宋清欢。
宣旨公公走后,阿姐扯了扯爹的袖袍:「爹,我与三皇子的赐婚旨意呢?」
「闭嘴!太子婚事自然比三皇子更要紧!」
这是我第一次见爹对嫡姐疾言厉色。
嫡姐脸色微白,只冷冷地看了我一眼。
便在此时,那个声音再次出现了。
「这是宋清歌重生后,第一次发生与上一世不同的情节,这让她莫名地震惊,对宋清欢的恨意剧增。」
「这份不同,是因太子易遂不愿宋清欢再活在宋清歌的阴影下,哪怕这个决定会让他们不得不提前面对随后而来的疾风骤雨。」
「太子易遂已经做好万全准备,他只忧心宋清欢是否愿意同他一道迎风而起。」
短短的三句话,却让我许久没有回过神。
嫡姐竟是重生,难道上一世发生了什么,让她如此憎恶我?甚至要大费周章地害我性命。
想及此,我有些心惊胆战,若不是这个声音,恐怕如今我已经是病魇缠身,命不久了。
可彻底地惊起我心中波澜的,还是后面那两句。
太子知道我的境遇,哪怕如今不是最好的时机,可为了我,他已经决意要打破如今的局面。
可我呢?
我谨小慎微惯了,可做好准备面对今后的一切?
若太子真要迎风而上,我作为太子妃,便要与他共进退。
我能行吗?
打量着满院子的礼箱,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比嫡姐风光。想来上一世,应不是如此景象。
我不贪图这些金银首饰,只是第一次被人如此珍重、如此偏爱,我怎么能让他失望。
我愿意!
既然太子以真诚待我,我自会竭尽所能,做能让他扶摇而上的风。
陪他直上九万里!
5.
那之后又过了许久,三皇子与嫡姐的赐婚旨意才下。
那日同样有许多的赏赐,可不论是数量还是价值,都远远地不如我的那份。
嫡姐为此与爹争执了许久。可太子即便是再无能,一日为太子,便与三皇子是君臣之别。
无论如何,礼不可废。
嫡姐看我的眼神,也越加嫉恨,连样子都已经快懒得装了。
我每日除了学习大婚时的礼节,便是翻阅各个时期的典籍、史书,以前终究是见识浅薄,才会一遇到事便先慌了神。
而嫡姐忙于结交诸位大臣的内眷,采买各种礼物相送。
「清欢,你还不知道吧。」嫡姐屏退了左右,径直坐到我身旁说道。
「阿姐说什么?」我将书合上,正襟坐好。
「太子即将出征塞北,今日朝上刚定下的。」嫡姐看向我,「清欢,这可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嫡姐嘴角弯着,可眼中却尽是戏谑:「不过,若是此战赢不了,那便可能马革裹尸了。」
「你现如今还未入东宫,若他真的回不来,还可以改嫁。到时候阿姐给你相看个称心意的。」
嫡姐句句似是为我考虑,可字字都如尖刀一般。
「嫡姐多虑了。以太子之才,必能凯旋而归。」我抬起头,迎上她的目光。
自圣旨降下那天起,我宋清欢便已是太子妃。
我绝不再退让,哪怕半分。
「倒是三皇子,此番未能出征塞北,失了这赫赫战功,今后朝堂之上,不知那些老将军们还会支持他吗?」
「阿姐,你借着内眷攀附朝中大臣,再以爹的名义让他们推举太子出征,这事儿,三皇子他知道吗?」

我笑了笑,斟了一杯茶推给嫡姐。

听我言罢,嫡姐愣了一下,旋即变了脸色:「你如何知道!」
我将杯中茶饮下,这才轻声道:「知道此事的,不止是我。对了阿姐,今日下朝后,你见过爹了吗?清欢猜测,爹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见你。」
嫡姐面色一白,将茶盏猛地砸向地面,匆匆地离去。
待嫡姐走得看不见身影,我才舒了口气。
嫡姐攀附朝中大臣之事,自然是那个声音告诉我的,虽然当时并未提及所谋之事,可如今看来,正是为了太子出征。
如今,我只后悔当时没有将此事告知太子,让他有所防范。
嫡姐纵然重活一世,可若不读书、不明理、不知事,便是再重活十次,也是鼠目寸光的宅院妇人。
也不知后来爹同嫡姐说了些什么,那日后,我只知她被禁足了半月,这样的蠢事,爹也只舍得让她禁足而已。
6.
太子出征的日子也定在那时。
这半月,我求了爹几次,可他一次也没有允我入宫。
临近出征,我比预想中的还要慌乱。
塞北游牧士兵骁勇善战,此为外忧;而他所御部下中不乏三皇子党羽,此为内患。
若是内外勾结,在塞北边陲取他性命,岂不是易如反掌?
直到太子出征,我终究也没能见他一面,只能随着送军的人一道站在城楼上。
如黑龙一般的队伍蜿蜒西去,马蹄声「轰轰」,只余下身后烟尘万丈。
「清欢,吾终于见你了。」
一道熟悉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转过身,见到皇后眼眶微红,视线在烟尘中左右扫着,终是找不到那一抹明黄。
「你随吾来。」皇后收回视线,将我引到避开人的地方。
「易遂他出征前留下一封信,托吾给你。」皇后声音颤颤的,「他本想亲手给你,奈何大军出征前军情要务太多,一直抽不开身。」
「清欢,这个玉牌你拿着,以后若有事,便执此牌入宫寻吾,无人敢拦。」她在我手心塞了一枚冰润的玉牌,「虽说易遂走了,婚事要往后推,可吾已经将你当作半个女儿。受了委屈,尽管来找吾。」
临走时,她又不放心地叮嘱了许久,神情与去世前的阿娘一般无二。
那时,阿娘抱着我,哭着说:「为娘不怕死,怕只怕今后你无人相护啊!」
阿娘走得不安,入殓时都不肯闭上眼。
可如今,我想,她该安心了吧。
待回了府关上门,我才小心地展开书信。
太子的字写得极为俊逸不俗,信的内容不长,除了说一些安抚的话,便是交代让我小心,三皇子必定会趁他不在的时候布局朝堂。
关于朝堂他已经留了后手,唯一担忧的便是宋清歌。
怕她会对我不利。
他说:「若有难,我盼你知难而退,不必与旁人拼上性命。万事有我。」
他还说:「知你在等,我必凯旋。」
字字句句,待我如同恩爱多年的夫妻。可我与他,分明仅见过一次。
我如何受得住他如此情深义重的嘱托?
摩挲着戴在中指的戒指,我心中也不知是暖,还是忧。
如今只盼他平安地归来。
7.
嫡姐的禁足已解,因着太子出征,她与三皇子的婚期便提到了我的前面。
出嫁前一天,她给了我一串红珊瑚的珠链。
「这珠链是当初我出生时林姨娘送的贺礼,前些日子翻了出来,便想着还给你。不管之前如何,我们毕竟是姐妹啊!」
嫡姐握着我的手,一副情深的模样。
「自然。」我只应下。
「红豆糕未能如愿地毒杀宋清欢,宋清歌便拿出来了红珊瑚珠链。」
「染了箭毒木汁液的红珊瑚珠链,足以见血封喉。」
我已经习惯这样突如其来的提示。
它虽然出现的次数少,可每次都提示得恰到好处。
我原打算将珠链原封不动地放在木盒中,可房内有如此剧毒,也担心将来再被她做其他文章。
便将珠链泡在清水中,再将洗刷过的水烧至沸腾,这样便可减弱毒性。最后将那些水倒在院子中的树下。
这才算安下心来。
8.
她出嫁那日,单单是爹为她置办的嫁妆便铺了一整条街。
只是如今,我眼中已不再有艳羡。
她有她的福气,我也有我的。
每过几日,我都要入宫去向皇后请安,说是请安,其实只是为了打听有没有战事的消息传回来。
最初的三个月,总是有信儿的。
后来很久也不见信儿,皇后说太子驱兵深入,驿路被毁,暂时怕是没有战报能传回来了。
尽管她自己急得整个人都瘦了许多,可每次我去,她都极力地安慰我。
直到我又一次地听到了那个声音。
「京城城防兵力尽在三皇子手中,距离京城最近的铁甲军又尽数地被太子带走。如今,三皇子若反,皇帝无兵可用。」
我知三皇子有夺嫡之心,可从未想过他会反!
他若要反,我该如何?
且不说如今我手中并无证据,便是有证据,京城无兵可用,若再打草惊蛇,岂不是反倒逼得三皇子立时反叛。
我思忖良久,虽无兵在,可却有不少老将。
那些老将军大多性情耿爽,而且都养得有一些精兵在府内。
虽数量不多,可若能妥善用之,应能解此困局。
为了不引人注意,我听到朱老将军即将六十寿诞,便挑了些贺礼,登门拜贺。
见了朱老将军,呈上贺礼后我躬身一拜:「小女斗胆一问,朱将军如今,尚能饭否?」
听到此问,朱将军捋了一把花白的胡须,豪声地笑道:「哈哈哈,便是当今皇上也不敢有此一问。老将如今一饭斗米,肉十斤!」
话毕,朱将军面色一怔,眉头紧拧打量了我一番:「可是西北有何变故?」
我摇头不语。
朱将军摆手斥退手下后,又开口:「说吧。老夫虽没文化,可『廉颇老矣』之词还是听过的。有何需老夫出力之处,你且明说。我等粗人不喜欢猜谜!」
「朱将军,那小女便直言了。」我恭谨道,「如今城防兵力虽在李胜之手,可他与三皇子交往密切,太子殿下将铁甲军带走后,京城周边亦无兵可用。若此时城防兵反,宫中防卫怕是顷刻瓦解。」
「大胆!」
朱将军一声厉喝,从位上站起来后,眼如猛虎般地瞪向我。
一股子逼人的杀气朝我奔涌而来。那一瞬,我甚至感觉他手中似乎握着一柄杀人的利刃,正顶着我的眉心。
我站在原地,腰板挺得笔直,纹丝不动。
「哼,胆识倒是不错。」片刻后,朱将军「哼」了一声,松了精神坐下。
什么胆识不错,刚才我怕得要命,可我知道,面对猛虎,退一步便会被撕咬得连骨头都不剩。
「三皇子若敢叛乱,老夫将他脖子拧断!你且回去,这事儿本将军得查查。」
我忙又躬身:「还望朱将军谨慎行事。」
「你当老夫是你这个小憨娃?若老夫是三皇子的人,你今天就等着喂鱼吧!」朱将军哈哈一笑,又瞪了我一眼。
「快回去吧,待久了惹外人惦记。老夫府外,怕是也有钉子。」
闻言,我才意识到自己还是莽撞,出府时便格外地留了神,果真发现了几个行踪有疑的。
直到回了自己房间,我才长松了一口气。
朱老将军果真是威名不虚,虽说模样凶了些,声音大了点,可现在想来,竟让人异常心安。
9.
嫡姐自嫁三皇子后,我便鲜少再见她。
可三皇子叛乱,我总觉得与她脱不开关系。
若我是三皇子,此刻只需等着太子在战乱中不幸身亡的消息即可。
太子之位是他的,皇位也迟早是他的,何必冒此风险。
不论如何,若是三皇子当真叛乱,嫡姐必定牵扯其中,我宋家恐怕也要受到株连。
届时,怕是人头落地的罪。
除非……嫡姐与我宋家再无瓜葛。
在房内枯想了一夜,第二天晨曦微明,我便去了凤栖宫。
除去意图谋反,我将嫡姐加害我之事与皇后和盘托出后,便道出了自己所求。
「好孩子,你既来找吾,吾自会为你做主。」
皇后抚着我的发髻轻声道:「吾不会再让人伤你。」
那之后,我用三天找到相关人证,嫡姐太过自信,做此等谋人性命之事竟留了许多尾巴。
我甚至将那些兔子的尸体也刨了出来,虽说都已腐烂,可仔细地翻找,还是能找到许多金刚石粉的痕迹。
直到所有都安排妥当,便佯装吐血昏厥在凤栖宫。
等爹得了消息匆忙地赶到时,皇后已将研磨金刚石粉的工匠、制箭毒木汁液的药师都请到了凤栖宫。
一同跪在院内的,还有负责制作红豆糕的、浸泡毒液的两个丫头,以及我的嫡姐,宋清歌。
那之后我因为太过疲累,竟在皇后的软床上昏睡了过去。
等我醒来时,皇后正坐在床边一下一下地揉搓着我的手掌。
「再睡会儿。」皇后见我醒来,强笑了一下低声道。
「我爹,还有阿姐他们……」
「什么阿姐,你哪里来的阿姐?你爹只你一个女儿。」
说完,她满眼心疼地给我捏紧被角:「你手心里的粗茧子比宫里的那些小丫头都多,可见你那爹爹是有多偏心。若不是你还要同易遂成婚,今日我都要将你收为养女,再不与他们有瓜葛。」
「娘娘疼爱,是清欢的福气。」
「傻丫头,你的福气,还在后面呢。」
10.
宋褚将宋清歌逐出宋家,一日之间传遍了京都。
若不是宋清歌已经有了身孕,三皇子立时便会以德行败坏为由休妻。
可我心里却没有半点快意。
若不是借着皇后和太子的身份,便是嫡姐将我杀了,爹恐怕也只会再禁足她半月而已。
很快地,朱将军的一份回礼送到了府上。
在礼盒的夹层中我找到了朱将军的一封密信,他约我今日子时,在城外碰面。
这封密信,我转交给了爹。
以朱将军的行事作风,他绝不会半夜三更地约我一个闺阁女儿去城外见面。
而且那日朱将军雷霆言语,怎会有事与我相商?便是真有要事,怕也是他身披金甲跨在马上出现在宋府才是。
这密信,是有心人伪造的。
「爹,朱老将军可能是有要事相商,又想避人耳目,这才送到女儿这里了。」
我将此事推给了爹。
以他的本事,应该能应对。
便是不能应对,想来嫡姐与三皇子,也不会为难他。
可我没想到的是,爹竟也没去。
而且自那日后,他便告病在家,一直再未去上朝。
我隐隐地觉得,开始了。
11.
我至今都不能忘那日。
我照例去凤栖宫请安,正闲话时,奔进来一个小公公。
「娘娘,快,快跟小六子走!」

上一篇: 齐明宵柳惜若(不悔气运)精选热门小说,不...

下一篇: 正版小说穆凤烟萧临沉全文阅读-小说穆凤烟...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