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东宫)宋清欢易遂新上热文推荐阅读-主角为宋清欢易遂的小说叫什么救东宫

时间:2023-05-16 12:12:2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这份不同,是因太子易遂不愿宋清欢再活在宋清歌的阴影下,哪怕这个决定会让他们不得不提前面对随后而来的疾风骤雨。」
「太子易遂已经做好万全准备,他只忧心宋清欢是否愿意同他一道迎风而起。」
短短的三句话,却让我许久没有回过神。
嫡姐竟是重生,难道上一世发生了什么,让她如此憎恶我?甚至要大费周章地害我性命。
想及此,我有些心惊胆战,若不是这个声音,恐怕如今我已经是病魇缠身,命不久了。
可彻底地惊起我心中波澜的,还是后面那两句。
太子知道我的境遇,哪怕如今不是最好的时机,可为了我,他已经决意要打破如今的局面。
可我呢?
我谨小慎微惯了,可做好准备面对今后的一切?
若太子真要迎风而上,我作为太子妃,便要与他共进退。
我能行吗?
打量着满院子的礼箱,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比嫡姐风光。想来上一世,应不是如此景象。
我不贪图这些金银首饰,只是第一次被人如此珍重、如此偏爱,我怎么能让他失望。
我愿意!
既然太子以真诚待我,我自会竭尽所能,做能让他扶摇而上的风。
陪他直上九万里!
5.
那之后又过了许久,三皇子与嫡姐的赐婚旨意才下。
那日同样有许多的赏赐,可不论是数量还是价值,都远远地不如我的那份。
嫡姐为此与爹争执了许久。可太子即便是再无能,一日为太子,便与三皇子是君臣之别。
无论如何,礼不可废。
嫡姐看我的眼神,也越加嫉恨,连样子都已经快懒得装了。
我每日除了学习大婚时的礼节,便是翻阅各个时期的典籍、史书,以前终究是见识浅薄,才会一遇到事便先慌了神。
而嫡姐忙于结交诸位大臣的内眷,采买各种礼物相送。
「清欢,你还不知道吧。」嫡姐屏退了左右,径直坐到我身旁说道。
「阿姐说什么?」我将书合上,正襟坐好。
「太子即将出征塞北,今日朝上刚定下的。」嫡姐看向我,「清欢,这可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嫡姐嘴角弯着,可眼中却尽是戏谑:「不过,若是此战赢不了,那便可能马革裹尸了。」
「你现如今还未入东宫,若他真的回不来,还可以改嫁。到时候阿姐给你相看个称心意的。」
嫡姐句句似是为我考虑,可字字都如尖刀一般。
「嫡姐多虑了。以太子之才,必能凯旋而归。」我抬起头,迎上她的目光。
自圣旨降下那天起,我宋清欢便已是太子妃。
我绝不再退让,哪怕半分。
「倒是三皇子,此番未能出征塞北,失了这赫赫战功,今后朝堂之上,不知那些老将军们还会支持他吗?」
「阿姐,你借着内眷攀附朝中大臣,再以爹的名义让他们推举太子出征,这事儿,三皇子他知道吗?」
我笑了笑,斟了一杯茶推给嫡姐。
听我言罢,嫡姐愣了一下,旋即变了脸色:「你如何知道!」
我将杯中茶饮下,这才轻声道:「知道此事的,不止是我。对了阿姐,今日下朝后,你见过爹了吗?清欢猜测,爹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见你。」
嫡姐面色一白,将茶盏猛地砸向地面,匆匆地离去。
待嫡姐走得看不见身影,我才舒了口气。
嫡姐攀附朝中大臣之事,自然是那个声音告诉我的,虽然当时并未提及所谋之事,可如今看来,正是为了太子出征。
如今,我只后悔当时没有将此事告知太子,让他有所防范。
嫡姐纵然重活一世,可若不读书、不明理、不知事,便是再重活十次,也是鼠目寸光的宅院妇人。
也不知后来爹同嫡姐说了些什么,那日后,我只知她被禁足了半月,这样的蠢事,爹也只舍得让她禁足而已。
6.
太子出征的日子也定在那时。
这半月,我求了爹几次,可他一次也没有允我入宫。
临近出征,我比预想中的还要慌乱。
塞北游牧士兵骁勇善战,此为外忧;而他所御部下中不乏三皇子党羽,此为内患。
若是内外勾结,在塞北边陲取他性命,岂不是易如反掌?
直到太子出征,我终究也没能见他一面,只能随着送军的人一道站在城楼上。
如黑龙一般的队伍蜿蜒西去,马蹄声「轰轰」,只余下身后烟尘万丈。
「清欢,吾终于见你了。」
一道熟悉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转过身,见到皇后眼眶微红,视线在烟尘中左右扫着,终是找不到那一抹明黄。
「你随吾来。」皇后收回视线,将我引到避开人的地方。
「易遂他出征前留下一封信,托吾给你。」皇后声音颤颤的,「他本想亲手给你,奈何大军出征前军情要务太多,一直抽不开身。」
「清欢,这个玉牌你拿着,以后若有事,便执此牌入宫寻吾,无人敢拦。」她在我手心塞了一枚冰润的玉牌,「虽说易遂走了,婚事要往后推,可吾已经将你当作半个女儿。受了委屈,尽管来找吾。」
临走时,她又不放心地叮嘱了许久,神情与去世前的阿娘一般无二。
那时,阿娘抱着我,哭着说:「为娘不怕死,怕只怕今后你无人相护啊!」
阿娘走得不安,入殓时都不肯闭上眼。
可如今,我想,她该安心了吧。
待回了府关上门,我才小心地展开书信。
太子的字写得极为俊逸不俗,信的内容不长,除了说一些安抚的话,便是交代让我小心,三皇子必定会趁他不在的时候布局朝堂。
关于朝堂他已经留了后手,唯一担忧的便是宋清歌。
怕她会对我不利。
他说:「若有难,我盼你知难而退,不必与旁人拼上性命。万事有我。」
他还说:「知你在等,我必凯旋。」
字字句句,待我如同恩爱多年的夫妻。可我与他,分明仅见过一次。
我如何受得住他如此情深义重的嘱托?
摩挲着戴在中指的戒指,我心中也不知是暖,还是忧。
如今只盼他平安地归来。
7.
嫡姐的禁足已解,因着太子出征,她与三皇子的婚期便提到了我的前面。
出嫁前一天,她给了我一串红珊瑚的珠链。
「这珠链是当初我出生时林姨娘送的贺礼,前些日子翻了出来,便想着还给你。不管之前如何,我们毕竟是姐妹啊!」
嫡姐握着我的手,一副情深的模样。
「自然。」我只应下。
「红豆糕未能如愿地毒杀宋清欢,宋清歌便拿出来了红珊瑚珠链。」
「染了箭毒木汁液的红珊瑚珠链,足以见血封喉。」
我已经习惯这样突如其来的提示。
它虽然出现的次数少,可每次都提示得恰到好处。
我原打算将珠链原封不动地放在木盒中,可房内有如此剧毒,也担心将来再被她做其他文章。
便将珠链泡在清水中,再将洗刷过的水烧至沸腾,这样便可减弱毒性。最后将那些水倒在院子中的树下。
这才算安下心来。
她出嫁那日,单单是爹为她置办的嫁妆便铺了一整条街。
只是如今,我眼中已不再有艳羡。
她有她的福气,我也有我的。
每过几日,我都要入宫去向皇后请安,说是请安,其实只是为了打听有没有战事的消息传回来。
最初的三个月,总是有信儿的。
后来很久也不见信儿,皇后说太子驱兵深入,驿路被毁,暂时怕是没有战报能传回来了。
尽管她自己急得整个人都瘦了许多,可每次我去,她都极力地安慰我。
直到我又一次地听到了那个声音。
「京城城防兵力尽在三皇子手中,距离京城最近的铁甲军又尽数地被太子带走。如今,三皇子若反,皇帝无兵可用。」
我知三皇子有夺嫡之心,可从未想过他会反!
他若要反,我该如何?
且不说如今我手中并无证据,便是有证据,京城无兵可用,若再打草惊蛇,岂不是反倒逼得三皇子立时反叛。
我思忖良久,虽无兵在,可却有不少老将。
那些老将军大多性情耿爽,而且都养得有一些精兵在府内。
虽数量不多,可若能妥善用之,应能解此困局。
为了不引人注意,我听到朱老将军即将六十寿诞,便挑了些贺礼,登门拜贺。
见了朱老将军,呈上贺礼后我躬身一拜:「小女斗胆一问,朱将军如今,尚能饭否?」
听到此问,朱将军捋了一把花白的胡须,豪声地笑道:「哈哈哈,便是当今皇上也不敢有此一问。老将如今一饭斗米,肉十斤!」
话毕,朱将军面色一怔,眉头紧拧打量了我一番:「可是西北有何变故?」
我摇头不语。
朱将军摆手斥退手下后,又开口:「说吧。老夫虽没文化,可『廉颇老矣』之词还是听过的。有何需老夫出力之处,你且明说。我等粗人不喜欢猜谜!」
「朱将军,那小女便直言了。」我恭谨道,「如今城防兵力虽在李胜之手,可他与三皇子交往密切,太子殿下将铁甲军带走后,京城周边亦无兵可用。若此时城防兵反,宫中防卫怕是顷刻瓦解。」
「大胆!」
朱将军一声厉喝,从位上站起来后,眼如猛虎般地瞪向我。
一股子逼人的杀气朝我奔涌而来。那一瞬,我甚至感觉他手中似乎握着一柄杀人的利刃,正顶着我的眉心。
我站在原地,腰板挺得笔直,纹丝不动。
「哼,胆识倒是不错。」片刻后,朱将军「哼」了一声,松了精神坐下。
什么胆识不错,刚才我怕得要命,可我知道,面对猛虎,退一步便会被撕咬得连骨头都不剩。
「三皇子若敢叛乱,老夫将他脖子拧断!你且回去,这事儿本将军得查查。」
我忙又躬身:「还望朱将军谨慎行事。」
「你当老夫是你这个小憨娃?若老夫是三皇子的人,你今天就等着喂鱼吧!」朱将军哈哈一笑,又瞪了我一眼。
「快回去吧,待久了惹外人惦记。老夫府外,怕是也有钉子。」
闻言,我才意识到自己还是莽撞,出府时便格外地留了神,果真发现了几个行踪有疑的。
直到回了自己房间,我才长松了一口气。
朱老将军果真是威名不虚,虽说模样凶了些,声音大了点,可现在想来,竟让人异常心安。
9.
嫡姐自嫁三皇子后,我便鲜少再见她。
可三皇子叛乱,我总觉得与她脱不开关系。
若我是三皇子,此刻只需等着太子在战乱中不幸身亡的消息即可。
太子之位是他的,皇位也迟早是他的,何必冒此风险。
不论如何,若是三皇子当真叛乱,嫡姐必定牵扯其中,我宋家恐怕也要受到株连。
届时,怕是人头落地的罪。
除非……嫡姐与我宋家再无瓜葛。
在房内枯想了一夜,第二天晨曦微明,我便去了凤栖宫。
除去意图谋反,我将嫡姐加害我之事与皇后和盘托出后,便道出了自己所求。
「好孩子,你既来找吾,吾自会为你做主。」
皇后抚着我的发髻轻声道:「吾不会再让人伤你。」
那之后,我用三天找到相关人证,嫡姐太过自信,做此等谋人性命之事竟留了许多尾巴。
我甚至将那些兔子的尸体也刨了出来,虽说都已腐烂,可仔细地翻找,还是能找到许多金刚石粉的痕迹。
直到所有都安排妥当,便佯装吐血昏厥在凤栖宫。
等爹得了消息匆忙地赶到时,皇后已将研磨金刚石粉的工匠、制箭毒木汁液的药师都请到了凤栖宫。
一同跪在院内的,还有负责制作红豆糕的、浸泡毒液的两个丫头,以及我的嫡姐,宋清歌。
那之后我因为太过疲累,竟在皇后的软床上昏睡了过去。
等我醒来时,皇后正坐在床边一下一下地揉搓着我的手掌。
「再睡会儿。」皇后见我醒来,强笑了一下低声道。
「我爹,还有阿姐他们……」
「什么阿姐,你哪里来的阿姐?你爹只你一个女儿。」
说完,她满眼心疼地给我捏紧被角:「你手心里的粗茧子比宫里的那些小丫头都多,可见你那爹爹是有多偏心。若不是你还要同易遂成婚,今日我都要将你收为养女,再不与他们有瓜葛。」
「娘娘疼爱,是清欢的福气。」
「傻丫头,你的福气,还在后面呢。」
10.
宋褚将宋清歌逐出宋家,一日之间传遍了京都。
若不是宋清歌已经有了身孕,三皇子立时便会以德行败坏为由休妻。
可我心里却没有半点快意。
若不是借着皇后和太子的身份,便是嫡姐将我杀了,爹恐怕也只会再禁足她半月而已。
很快地,朱将军的一份回礼送到了府上。
在礼盒的夹层中我找到了朱将军的一封密信,他约我今日子时,在城外碰面。
这封密信,我转交给了爹。
以朱将军的行事作风,他绝不会半夜三更地约我一个闺阁女儿去城外见面。
而且那日朱将军雷霆言语,怎会有事与我相商?便是真有要事,怕也是他身披金甲跨在马上出现在宋府才是。
这密信,是有心人伪造的。
「爹,朱老将军可能是有要事相商,又想避人耳目,这才送到女儿这里了。」
我将此事推给了爹。
以他的本事,应该能应对。
便是不能应对,想来嫡姐与三皇子,也不会为难他。
可我没想到的是,爹竟也没去。
而且自那日后,他便告病在家,一直再未去上朝。
我隐隐地觉得,开始了。
11.
我至今都不能忘那日。
我照例去凤栖宫请安,正闲话时,奔进来一个小公公。
「娘娘,快,快跟小六子走!」
「反了!三皇子反了!」
皇后蛾眉一拧,眼中柔和尽敛。
「清欢,走!」
没有半分犹疑,甚至连惊慌都只闪了一瞬便被她隐下。
她将裙摆捏在手里,踏出门时仍不忘回头下了凤令:「所有人都随吾来!」
整个宫中已是乱作一团,可凤栖宫所有宫人虽然慌紧却毫不乱,皆是尾随在皇后身后,且都噤声不语。
直赶到议政厅,皇上被一队禁军围护在中间。
「冉儿,你没事就好。」
皇上一看到皇后,便将她护在了怀里。
「放心。」皇上拍了拍她的手掌,轻声道,「朕在呢。」
皇后在看到皇上的那一瞬,便再没有半分刚才的模样,只贴在他胸前,紧紧地拽着他的袖子。
这一刻我才知道为何皇后会活得如此生动,原来她一直都是被人护着的。
很快地,我便听到宫门外喊杀如雷,还夹杂着战马嘶鸣声。
是朱将军来了吧!
我心中暗想,兵械私造三皇子或许有办法,可战马何其珍贵,若想不为人知地运送进城,根本行不通。
不多时,便见一小将身着金甲策马而来。
长枪掠过之处,无一敌手。
身后飞扬的尘土混杂着血雾,将小将笼在其中,宛如一尊杀神。
战马昂头嘶鸣,直停在禁军前。
「易遂!」
皇后惊了一声。
若不是皇后一声惊呼,面前这个人,我万万不敢认作太子。
原本温厚的面上一片血煞之气,他立在战马旁,长枪上的血滴滴答答地落在地上,溅起一层一层的尘。
他站在那,视线在人群扫了一圈,落在我身上。
只一瞬,视线便收了回去,他曲膝跪在地上,厮声道:「一干叛乱人等均已被擒,儿臣未得圣令贸然回京,请父皇责罚!」
「皇上,你若要罚太子,也连带着我们一起!」
太子归后,我便再没有注意过其他,此时才发现朱将军等一群老将也已立在一旁。
而三皇子便被朱将军等人羁押在侧。
「老三。」皇上摆摆手,将挡在他身前的兵勇驱开。
「朕对你寄予厚望,你为何如此!」皇上步履沉缓,右手微微地抖着,此时的他,已全然没有万万人之上的气魄与凌厉。
「父皇,儿臣若不做皇上,若你薨了,儿臣的母后便要随你殉葬。是儿臣想反吗?是你逼着儿臣反!」
三皇子鬓发散乱,只一双眼如野狗般近乎癫狂。
「殉葬是先皇定下的规矩。况且皇后也有赦免的权力,她……」
「与其感恩戴德地求他人恩赦,我还是更想把命掌握在自己手里!成则王天下,岂不快哉!」
「此事母后一无所知,儿臣只恳求父皇饶她一命。」
三皇子从地上站起来,仰天狂笑:「儿臣愿以死谢罪!」
言罢,他朝离他最近的一柄长枪疾冲而去,直将自己贯在枪戟之上。
「老三!」
皇上悲鸣一声,仰面倒下。
我站在人群背后,只觉得头皮一阵发麻,整个人如同立在泥浆之中。
三皇子以如此决绝之姿自戕,便是我心中都有些动容。
他错了吗?
他所求不是万万人之上的那个至尊之位,而是他的母后。
可若纯妃知道,自己的孩子为了自己而造反身死,又该是何心情,又如何独活于世?
天子杀殉,不论老幼,即便有子,只要其子不是皇帝,也难逃殒命。
为了皇权,何其残暴。
那日后,一向康健的皇上卧床不起,不理政务。
太子日夜不眠地侍奉在侧。
直到我又一次听到那个声音。
「太子想见宋清欢。他每日再累也要去皇后那坐一坐,便是听皇后说,宋清欢常去凤栖宫。」
「他想,总能碰到一次吧。」
「可谁知宋清欢竟再也没去过一次。」
听到这话,我放下一切,直奔凤栖宫。
12.
凤栖宫中,只太子一人立在院子中。
春日的海棠花,落了他一身,也不知他站了多久。
看到我,他笑了。
如初春的湖面,冰面骤裂,潋滟非凡。
「你终于来了。」他说。
「我还未谢你。」他双手抱拳,向我躬身一拜。
「谢什么?」
「谢你大义,察觉到叛乱迹象后果断地求援朱老将军。若不是他们一帮老将从中援助,仅靠我带回的一百骑兵怕是九死一生。」

上一篇: 救东宫小说宋清欢易遂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下一篇: 小说秦青褚帷大结局全文免费阅读-小说秦青...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