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热荐免费小说(赵如意宋无忌)屋内藏婢全文完整版-小说屋内藏婢赵如意宋无忌小说今日已更新最新章节

时间:2023-04-25 16:23:0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虽然还没有到正月十五,可京城里聚集的士子们却变得越来越多。
因为贡院位于城东,和东大街离得不算远,那些进京赶考的人,便优先在东大街上的客栈里住了下来,即便价钱比别处贵一些也无妨。
东大街上有一处叫做“状元楼”的酒楼,这几日更是宾客盈门,这些进京赶考的举子们不管有钱没钱的,都要到这儿来吃个饭、喝杯茶,不外乎其他,就是想来沾沾喜气,博个好彩头。
酒楼里聚集的考生多了,大家讨论的话题不免就集中到主考官的身上。
有那么几个屡考不中的人就介绍着经验道:“往年,朝廷早就放出消息,会提前告知主考官是谁了,可今年也真是奇怪,都到这个时候了,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
“可不是么!前些年,我有一个老乡,平日里写文就喜欢堆砌华丽的辞藻,为了这事没少挨先生的骂,偏生他那年遇到的主考官是个乐于此道的,竟就这样取了。三年后,有人依葫芦画瓢却落了第,还不是因为主考官换了人,喜好也变了。”

听得这话,酒馆里的众人不免都跟着发出了一声叹息。

这肚子里的学问固然重要,可主考官的喜好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可今年朝廷始终没有放出主考官是谁,这不免让众人有些心慌慌。
身着士子衣袍的宋无忌要了一壶好茶和一些茶点混迹于他们之中,赵如意则是做书童打扮,随侍他的身旁。
当然,宋无忌来这状元楼可不是为了博彩头来了,他只是想来听听,今年的这些士子们都热衷讨论什么。
果然,众人在一阵叹息之后,便开始讨论起时政来。
宋无忌坐在一旁静静地品着茶,默默地听着这群士子的慷慨激昂,时而点头,时而皱眉,却始终不发一词。
对于这些,赵如意自然是不懂的。
只是她听着这些士子们的高谈阔论,突然想起了上一世二公子有段时间总是从国子监里带回来一些文章让自己誊写,虽然她只是依葫芦画瓢,并不知道自己誊抄的是些什么,可有些字眼抄得多了,就多少在她脑海中留下了印象,只是那时候的她并不识字,那些抄过字于她而言只不过是些“花样子”而已。
仔细回想一下,上一世二公子让她誊抄那些文章的时间,好像差不多就在这次春闱之后,难不成自己那时候所誊抄的就是此次春闱将会中选的文章?
赵如意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
毕竟世子爷也说过,国子监的典籍房里就存放了不少历年一甲二甲榜的誊抄卷,国子监的那帮监生们若是有心,都是可以翻阅借鉴的。
至于上一世的二公子,肯定不是因为他想研读状元、榜眼、探花的文章,多半是在国子监里犯了事,被先生罚抄了而已。
宋无忌在状元楼里坐了小半日,见天色不早后,也就付了茶钱,领着赵如意回了东大街的宅子。
“哎,真是白白浪费了我这小半日!”一回到屋里,宋无忌就瘫坐在了西次间的暖炕上,整个人都软绵绵地靠在了四方迎枕上,“这帮士子还真是毫无新意,说的还是那些歌功颂德的陈词滥调。”
赵如意听着这话就忍不住掩唇笑道:“世子爷还指望他们能说出些什么来?去状元楼的那些人,也是和世子爷一样去打听消息的吧,倘若真知道了什么内情那是想着法的藏着掖着,谁会傻到满世界的宣扬?”
宋无忌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这么说来,也算是我病急乱投医了。”宋无忌就一抹额,神情显得很是失望。
赵如意却是想起了前世她所抄的那些文章里,“仁孝”二字好似频繁出现,于是她也就同宋无忌道:“当今皇上以仁孝治国,若是主考官以此为题,世子爷又当如何破题?”
宋无忌先是一愣,他没想到赵如意突然会问他这个,但随即笑道:“其实每次的春闱,差不多都是在问政,试题都是与当年的时政相扣,又怎么会出这样的试题?”
“倘若出了呢?世子爷又当如何应对?”赵如意不好直说,便只能与宋无忌胡搅蛮缠,“世子爷不妨拿这个练练笔,做一篇文章出来如何?”
宋无忌拗不过赵如意,想着自己反正也是闲来无事,便真的开始仔细思考起这件事来。
他这一想不要紧,却发现“仁孝”二字很是宽泛,想要做好这个文章却是不易,首先他就得判断出出题人的意图。
可这题又是赵如意随口诌来的,不过她说的却是“皇上以仁孝治国”,那他便应该去揣摩皇上的意图?
宋无忌也是一个喜欢与自己较真的人,他既然决定写好这篇文章,便将自己关在书房里琢磨了三天三夜,待他志得满满的拿出一篇文章时,赵如意又问他:“咱们与瓦剌通商互市已有多年,可朝廷里对此的声音依旧褒贬不一,以此为题,世子爷又将如何破?”
赵如意的问题一出,宋无忌也觉得这确实是一件在朝廷里争议很大的事,他本人自是站在开市互利的这一方,因此又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
就在他刚要舒一口气时,没想赵如意又问起了他民生之事。
几日之内,他已经作了两篇文章,也不差这第三篇了,看着赵如意那有些狡黠的目光,宋无忌想着罢罢罢,反正春闱也是三场三篇,他干脆也作满了三篇。
文章是作出来了,宋无忌却不知文章的好坏,于是他找到了他以前的授业恩师,如今已经是做了太子太傅的何太傅,将自己作的这三篇文章拿给对方看,并让何太傅帮着批改了一番。
何太傅也没想到过自己教过的学生里竟也有考春闱的,他自然是对宋无忌倾囊相授,就更别说指出他那三篇制艺的不足,以及要注意的地方。
日子一转眼就到了二月初八,二月初九是第一场开考的日子,可所有的考生就必须在二月初八的这一日进入贡院待考。

第181章纯属运气
因为要在贡院里待上三天三夜,为此赵如意就没少替宋无忌去打听应该准备些什么东西。
这三天的干粮是必须有的,晚上睡觉盖的被子是必须有的,添减的衣物也是要的,纸墨笔砚更是得备齐,蜡烛也是不能少的……
没想这么一整理,竟让赵如意整理出两大筐来,必须得用扁担挑着才行。
只是如此一来,赵如意又犯了愁。
贡院有贡院的规矩,送考的只能送到贡院的牌坊门外,这些东西都得世子爷一个人挑进贡院里去。
可世子爷哪是干过这种事的人?
而且到了贡院里,吃的、穿的、用的,就全靠世子爷一个人打理,赵如意不免就有些担心起来。
虽然宋无忌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没问题,可她还是忧心忡忡的。
三天一场,连续三场考下来,那种真正的文弱书生是根本坚持不下来的。
一想到世子爷那大病初愈的身子,赵如意就有着说不出的担心。
“是如意姑娘么?我家主子想请姑娘到茶楼里一叙。”就在赵如意看着宋无忌的背影正在神伤时,就突然有人凑到她的身边道。
赵如意很是意外的回头,就瞧见了一个看上去很是陌生的人。
只见那人朝着不远处的马车指了指,赵如意抬眼望去,就瞧见了太子李仁露出的小半张脸。
赵如意不敢耽搁,就在祁琛的陪同下,到了贡院外不远的一间茶楼。
因为那些进京赶考的士子们都已经进了贡院,整条街上反倒变得有些冷清了起来,之前宾客盈门的茶楼里,也不过只坐寥寥几个茶客。
太子李仁下了马车,就径直往二楼而去,赵如意则是默默地跟在他的身后,也上了楼。
一进屋,赵如意才发现徐瑾之和沈跃也在这儿。
沈跃一见到赵如意,就打开了话匣子:“原本我们约好了一起去给无忌哥送考的,可瑾之哥说怕咱们人太多,反倒给无忌哥突遭压力,所以我们就只好待在这里送送他了。”
听着这话,赵如意就冲着几位公子福了福身子:“如意在此替我家世子爷谢过太子殿下和诸位公子爷了。”
“你先别忙着谢!”没想沈跃的话却没有说完,而是很得意地道,“我知道你刚才定是在担心无忌哥进了贡院后无人照顾,这事你倒是可以放心,我们特意将无忌哥安排在了天字房,也拜托了里面的差役多加照顾,除了不能替无忌哥考试答题作弊外,他们都会照顾无忌哥的衣食起居,所以你根本不用担心无忌哥在里面会过得不好!”
一听到这,赵如意就恨不得要跪下来给几位公子爷磕头了。
好在沈跃眼疾手快地拉住了她,太子李仁更是道:“无忌是我们的表兄弟,别的忙我们也帮不上他,也就只能在这些事上略尽绵薄之意了。”
因为宋无忌要在考场内待上三天三夜,他们这些人在贡院外守着也没什么意思,也就约着十一那一日再来贡院外迎接宋无忌。
到了十一那一日,陆续就有考生从贡院里提前交卷出来了,他们之中有的人志得满满,有的人却是垂头丧气,可见这第一场考下来,就让几家欢乐几家愁。
众人原本以为宋无忌至少也要到下半晌才会出来,可没想到上午的辰时刚过,宋无忌就皱着眉头从贡院里走了出来。
等候在贡院外的众人就一窝蜂地拥了上去,将他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问着他考完第一场的感觉。
宋无忌却没有心理会他们,而是惦着脚四下里张望了起来,可怎么也没有瞧见赵如意的身影。
“如意呢?她没跟着你们一块来吗?”没有找到自己想找的人,宋无忌瞬间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眼神中也满是失望。
“怎么可能没来?这不是春寒料峭,我们怕冻到她,便让她在茶楼里等着么。”来迎接宋无忌的沈跃就伸手指了指贡院外的那间茶楼。
宋无忌果然就看见了站在窗边翘首期盼的赵如意。
宋无忌哪里还忍得住,拔腿就朝着茶楼跑去。
有个问题他憋在心里已经三天了,从看到第一场试题的那一刻起,他就想跑出贡院去找赵如意,他想问问她,她是如何知道第一场要考“仁孝”的?
可理智却告诉他不可冲动。
宋无忌只得耐着性子坐在考场里,将自己之前做过的文章默了出来,然后又依照何太傅的指点进行了一番修改,然后才将文章誊抄到了贡院所下发的试卷纸上。
所有的这些,他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做完了,只可惜贡院之内不准提前交卷,他只得老老实实在里面待到了第三天才出来。
可当着这么多兄弟的面,他也不好直接问赵如意她是如何猜中题的。
反倒是赵如意一见到宋无忌便急切地问道:“怎么样?”
宋无忌只得冲她含蓄地点了点头。
赵如意一见,心里担心了三日的事终于放了下来,就双手合十低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谢天谢地。”
沈跃见得这二人眉来眼去的小动作,便嚷嚷着自己的牙都要酸掉了。
因为太子李仁并未到场,徐瑾之便成了所有人中最为年长的那一个,他自然不会跟着沈跃一般胡闹,而是具体问起了宋无忌考场里的事宜来。
之前两兄弟虽然闹过不快,可兄弟没有隔夜仇,又加之太子李仁从中调和,二人早就将之前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此刻又像以前那样亲密无间地坐在了一起。
“听得何太傅说,你竟压中了第一场的题?”一说起这个,就连徐瑾之都忍不住兴奋了起来。
宋无忌不想将赵如意也卷进来,就只得讪讪地笑了笑:“纯属运气罢了。”
“只是运气么?听何太傅说,你可是连作了三篇文章,不会正好另外两场也中了吧?”徐瑾之就笑着调侃宋无忌。
而宋无忌则是偷偷地看了赵如意一眼。
其实他也想知道,赵如意会不会继续猜中接下来两场的试题。

第182章被何太傅告了
这件事不但宋无忌在关注着,何太傅也一样在关注着。
相对于徐瑾之等人的兴奋,年近六旬的何太傅却更为忧心。
宋无忌虽然是他的得意门徒,他也希望宋无忌在这一次的春闱中脱颖而出,到时候他这个先生也跟着面上有光。
可倘若有人提前走漏了试题,那整件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
这至少就是一场科考舞弊案。
至少参加这一科的主副考官,就没有一个能脱离干系的。
可随着二月十二开始的第二场,和二月十五日开始的第三场的开考,何太傅的心就沉到了谷底。
他没想到他最不想看到的事,竟真的发生了。
不待第三场考试结束,他便将此次春闱的主副考官全都告了,罪名自然是提前泄露考题,人为地影响科考的公平公正。
他的状纸一出,满朝哗然。
自高宗皇帝砍过一批科考舞弊的人后,大周已经多年没有发生过科场舞弊案了,没想到竟还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这件事若是真的话,说不定又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主副考官们更是人人自危,生怕又遇着了高宗年间的那场大祸。
可没想这件事,天顺帝又选择了留中不发,甚至还放出话来,让主副考官们继续安心阅卷,为国甄选栋梁之才。
这让大臣们不免猜测起来,是不是因为宁国公世子宋无忌也牵扯其中,所以皇上打算网开一面?
很快这样的流言就传遍了京城,让赵如意变得寝食难安起来。
尽管宋无忌曾不止一次地同她说不要紧,即便天塌下来都有他撑着,可赵如意还是觉得是自己给世子爷闯了祸,甚至让世子爷有了性命之忧。
因此,她医书也看不进去了,绣活也不想做了,整日就是跪坐在西次间的暖炕上,偷偷地擦眼泪。
为此,二儿和三儿不知劝过了她多少回,她表面上故作坚强,可暗地里却是根本控制不住自己。
若不是想帮世子爷赢那个叫卓卫的人,她又何必费尽心思地回想着自己上一世抄过些什么。
倘若她没有回想得起来,也不会给世子爷惹来这些祸端。
说来说去,这一切都是她的错!
“怎么又一个人悄悄地抹起泪来了?”因为这件事,宋无忌这几日都忙着出门打听消息,并不在府中,因此当赵如意听到宋无忌的声音时就觉得有些意外。
看着赵如意脸庞上那还没来得及擦去的泪痕,宋无忌就有些心疼地道:“怎么又哭了?过不得半日你这眼睛又会肿得和桃一样。”
宋无忌的语气中半是嗔怨半是心疼,他在仔细打量了赵如意一阵后,就对着候在屋外的三儿喊道:“让周芮家的煮两个鸡蛋过来,给如意的眼睛消肿。”
赵如意一听,就连忙制止道:“周大娘说这些日子鸡蛋都涨到三文钱一个了,哪能就这么祸祸了。”
“这怎么能叫祸祸了?就是一两银子一个,这钱咱们也得花!”没想宋无忌就很是霸道地同赵如意道,“你要是真心疼钱,平日里少流些眼泪就成,你不知道我看到你那红红肿肿的眼睛很是心疼么?”
宋无忌说完这些,却没听到屋外的三儿回话,也就有些不太高兴地喝道:“屋外到底有人没人?这差事到底有没有人当?”
候在屋檐下的三儿一听就连忙答话道:“有的有的,我这就去厨房里传话!”
说完,她就一溜烟地跑了。
宋无忌瞧着就冷哼道:“我越来越觉得使不动你身边的这几个丫鬟了,每次都要用吼的,她们才会动。而且最近怎么总是看到三儿在你身边当差,她那个姐姐二儿呢?跑哪躲懒去了?”
“哪有!”赵如意一听就赶紧辩解道,“前段时间你给添福派了那么多活,他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就把二儿使过去帮忙了。”
“只是去帮忙么?”宋无忌听着直挑眉,“我怎么记得这两个人私下里好像有点什么?”
说完,他就故作沉思状。
赵如意听着就红着脸道:“如果郎有情妾有意,凑一对也未尝不可吧?如今添福不是已经做上管事了么,再过得两年也该到了婚配的年纪了吧?我这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呀!”
“好一个‘肥水不流外人田’,”宋无忌听着就笑道,“可别忘了,你自己都还没嫁作人妇呢,就这么热衷于给人牵红线,做红娘?”
赵如意听得先是一愣,随后看着宋无忌道:“世子爷也看了那西厢记?”
“略微翻了翻吧!”宋无忌不好意思承认他将那些谈情说爱的杂书给赵如意之前都翻了一遍,里面有些桥段他至今回想起来都会有些面红耳赤,也不知道赵如意看了是什么感觉。
两人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谁都没有再提赵如意之前为什么会哭的事。
其实不用问,宋无忌心里也知道,赵如意是为什么哭。
虽然他之前也好奇赵如意到底是如何提前知晓今年的考题的。
毕竟赵如意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除了徐瑾之和沈跃他们几个,她也不认识什么人,就更别说去认识今年的主考官,而且还要说动人家冒着生命危险将考题告知她。
要知道自高宗年间处决过那桩大型的舞弊案后,几乎就没有人敢拿自己的性命冒险了。
因此,宋无忌便选择相信这只是一场巧合,他压下了心中的好奇,没有多问赵如意一句话。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如意才更觉得内疚。
不一会的功夫,三儿从厨房取了两枚剥了壳的水煮鸡蛋过来。
宋无忌将鸡蛋留了下来,却把人遣了出去。
除了赵如意,他还是不怎么习惯身边留人服侍。
他取了一枚鸡蛋在手心里把玩着,直到那鸡蛋不怎么烫人后,便让赵如意枕在了他的腿上,然后用鸡蛋轻轻地帮她揉搓着眼睛。
“以后不要再这么傻乎乎地哭了,我不是说过了么,哪怕天塌下来都有我替你撑着。”宋无忌的声音轻轻柔柔的,细细地开导着赵如意,“更何况这件事,皇上一直都没有下定论,而是让那些人抓紧时间阅卷贴榜,也就是说,一切都还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糟。”
虽然还没有到正月十五,可京城里聚集的士子们却变得越来越多。
因为贡院位于城东,和东大街离得不算远,那些进京赶考的人,便优先在东大街上的客栈里住了下来,即便价钱比别处贵一些也无妨。
东大街上有一处叫做“状元楼”的酒楼,这几日更是宾客盈门,这些进京赶考的举子们不管有钱没钱的,都要到这儿来吃个饭、喝杯茶,不外乎其他,就是想来沾沾喜气,博个好彩头。
酒楼里聚集的考生多了,大家讨论的话题不免就集中到主考官的身上。
有那么几个屡考不中的人就介绍着经验道:“往年,朝廷早就放出消息,会提前告知主考官是谁了,可今年也真是奇怪,都到这个时候了,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
“可不是么!前些年,我有一个老乡,平日里写文就喜欢堆砌华丽的辞藻,为了这事没少挨先生的骂,偏生他那年遇到的主考官是个乐于此道的,竟就这样取了。三年后,有人依葫芦画瓢却落了第,还不是因为主考官换了人,喜好也变了。”
听得这话,酒馆里的众人不免都跟着发出了一声叹息。
这肚子里的学问固然重要,可主考官的喜好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可今年朝廷始终没有放出主考官是谁,这不免让众人有些心慌慌。
身着士子衣袍的宋无忌要了一壶好茶和一些茶点混迹于他们之中,赵如意则是做书童打扮,随侍他的身旁。
当然,宋无忌来这状元楼可不是为了博彩头来了,他只是想来听听,今年的这些士子们都热衷讨论什么。
果然,众人在一阵叹息之后,便开始讨论起时政来。
宋无忌坐在一旁静静地品着茶,默默地听着这群士子的慷慨激昂,时而点头,时而皱眉,却始终不发一词。
对于这些,赵如意自然是不懂的。
只是她听着这些士子们的高谈阔论,突然想起了上一世二公子有段时间总是从国子监里带回来一些文章让自己誊写,虽然她只是依葫芦画瓢,并不知道自己誊抄的是些什么,可有些字眼抄得多了,就多少在她脑海中留下了印象,只是那时候的她并不识字,那些抄过字于她而言只不过是些“花样子”而已。
仔细回想一下,上一世二公子让她誊抄那些文章的时间,好像差不多就在这次春闱之后,难不成自己那时候所誊抄的就是此次春闱将会中选的文章?
赵如意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
毕竟世子爷也说过,国子监的典籍房里就存放了不少历年一甲二甲榜的誊抄卷,国子监的那帮监生们若是有心,都是可以翻阅借鉴的。
至于上一世的二公子,肯定不是因为他想研读状元、榜眼、探花的文章,多半是在国子监里犯了事,被先生罚抄了而已。
宋无忌在状元楼里坐了小半日,见天色不早后,也就付了茶钱,领着赵如意回了东大街的宅子。
“哎,真是白白浪费了我这小半日!”一回到屋里,宋无忌就瘫坐在了西次间的暖炕上,整个人都软绵绵地靠在了四方迎枕上,“这帮士子还真是毫无新意,说的还是那些歌功颂德的陈词滥调。”
赵如意听着这话就忍不住掩唇笑道:“世子爷还指望他们能说出些什么来?去状元楼的那些人,也是和世子爷一样去打听消息的吧,倘若真知道了什么内情那是想着法的藏着掖着,谁会傻到满世界的宣扬?”
宋无忌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这么说来,也算是我病急乱投医了。”宋无忌就一抹额,神情显得很是失望。
赵如意却是想起了前世她所抄的那些文章里,“仁孝”二字好似频繁出现,于是她也就同宋无忌道:“当今皇上以仁孝治国,若是主考官以此为题,世子爷又当如何破题?”
宋无忌先是一愣,他没想到赵如意突然会问他这个,但随即笑道:“其实每次的春闱,差不多都是在问政,试题都是与当年的时政相扣,又怎么会出这样的试题?”
“倘若出了呢?世子爷又当如何应对?”赵如意不好直说,便只能与宋无忌胡搅蛮缠,“世子爷不妨拿这个练练笔,做一篇文章出来如何?”
宋无忌拗不过赵如意,想着自己反正也是闲来无事,便真的开始仔细思考起这件事来。
他这一想不要紧,却发现“仁孝”二字很是宽泛,想要做好这个文章却是不易,首先他就得判断出出题人的意图。
可这题又是赵如意随口诌来的,不过她说的却是“皇上以仁孝治国”,那他便应该去揣摩皇上的意图?
宋无忌也是一个喜欢与自己较真的人,他既然决定写好这篇文章,便将自己关在书房里琢磨了三天三夜,待他志得满满的拿出一篇文章时,赵如意又问他:“咱们与瓦剌通商互市已有多年,可朝廷里对此的声音依旧褒贬不一,以此为题,世子爷又将如何破?”
赵如意的问题一出,宋无忌也觉得这确实是一件在朝廷里争议很大的事,他本人自是站在开市互利的这一方,因此又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
就在他刚要舒一口气时,没想赵如意又问起了他民生之事。
几日之内,他已经作了两篇文章,也不差这第三篇了,看着赵如意那有些狡黠的目光,宋无忌想着罢罢罢,反正春闱也是三场三篇,他干脆也作满了三篇。
文章是作出来了,宋无忌却不知文章的好坏,于是他找到了他以前的授业恩师,如今已经是做了太子太傅的何太傅,将自己作的这三篇文章拿给对方看,并让何太傅帮着批改了一番。
何太傅也没想到过自己教过的学生里竟也有考春闱的,他自然是对宋无忌倾囊相授,就更别说指出他那三篇制艺的不足,以及要注意的地方。
日子一转眼就到了二月初八,二月初九是第一场开考的日子,可所有的考生就必须在二月初八的这一日进入贡院待考。

第181章纯属运气
因为要在贡院里待上三天三夜,为此赵如意就没少替宋无忌去打听应该准备些什么东西。
这三天的干粮是必须有的,晚上睡觉盖的被子是必须有的,添减的衣物也是要的,纸墨笔砚更是得备齐,蜡烛也是不能少的……
没想这么一整理,竟让赵如意整理出两大筐来,必须得用扁担挑着才行。
只是如此一来,赵如意又犯了愁。
贡院有贡院的规矩,送考的只能送到贡院的牌坊门外,这些东西都得世子爷一个人挑进贡院里去。
可世子爷哪是干过这种事的人?
而且到了贡院里,吃的、穿的、用的,就全靠世子爷一个人打理,赵如意不免就有些担心起来。
虽然宋无忌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没问题,可她还是忧心忡忡的。
三天一场,连续三场考下来,那种真正的文弱书生是根本坚持不下来的。
一想到世子爷那大病初愈的身子,赵如意就有着说不出的担心。
“是如意姑娘么?我家主子想请姑娘到茶楼里一叙。”就在赵如意看着宋无忌的背影正在神伤时,就突然有人凑到她的身边道。
赵如意很是意外的回头,就瞧见了一个看上去很是陌生的人。
只见那人朝着不远处的马车指了指,赵如意抬眼望去,就瞧见了太子李仁露出的小半张脸。
赵如意不敢耽搁,就在祁琛的陪同下,到了贡院外不远的一间茶楼。
因为那些进京赶考的士子们都已经进了贡院,整条街上反倒变得有些冷清了起来,之前宾客盈门的茶楼里,也不过只坐寥寥几个茶客。
太子李仁下了马车,就径直往二楼而去,赵如意则是默默地跟在他的身后,也上了楼。
一进屋,赵如意才发现徐瑾之和沈跃也在这儿。
沈跃一见到赵如意,就打开了话匣子:“原本我们约好了一起去给无忌哥送考的,可瑾之哥说怕咱们人太多,反倒给无忌哥突遭压力,所以我们就只好待在这里送送他了。”
听着这话,赵如意就冲着几位公子福了福身子:“如意在此替我家世子爷谢过太子殿下和诸位公子爷了。”
“你先别忙着谢!”没想沈跃的话却没有说完,而是很得意地道,“我知道你刚才定是在担心无忌哥进了贡院后无人照顾,这事你倒是可以放心,我们特意将无忌哥安排在了天字房,也拜托了里面的差役多加照顾,除了不能替无忌哥考试答题作弊外,他们都会照顾无忌哥的衣食起居,所以你根本不用担心无忌哥在里面会过得不好!”
一听到这,赵如意就恨不得要跪下来给几位公子爷磕头了。
好在沈跃眼疾手快地拉住了她,太子李仁更是道:“无忌是我们的表兄弟,别的忙我们也帮不上他,也就只能在这些事上略尽绵薄之意了。”
因为宋无忌要在考场内待上三天三夜,他们这些人在贡院外守着也没什么意思,也就约着十一那一日再来贡院外迎接宋无忌。
到了十一那一日,陆续就有考生从贡院里提前交卷出来了,他们之中有的人志得满满,有的人却是垂头丧气,可见这第一场考下来,就让几家欢乐几家愁。
众人原本以为宋无忌至少也要到下半晌才会出来,可没想到上午的辰时刚过,宋无忌就皱着眉头从贡院里走了出来。
等候在贡院外的众人就一窝蜂地拥了上去,将他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问着他考完第一场的感觉。
宋无忌却没有心理会他们,而是惦着脚四下里张望了起来,可怎么也没有瞧见赵如意的身影。
“如意呢?她没跟着你们一块来吗?”没有找到自己想找的人,宋无忌瞬间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眼神中也满是失望。
“怎么可能没来?这不是春寒料峭,我们怕冻到她,便让她在茶楼里等着么。”来迎接宋无忌的沈跃就伸手指了指贡院外的那间茶楼。
宋无忌果然就看见了站在窗边翘首期盼的赵如意。
宋无忌哪里还忍得住,拔腿就朝着茶楼跑去。
有个问题他憋在心里已经三天了,从看到第一场试题的那一刻起,他就想跑出贡院去找赵如意,他想问问她,她是如何知道第一场要考“仁孝”的?
可理智却告诉他不可冲动。
宋无忌只得耐着性子坐在考场里,将自己之前做过的文章默了出来,然后又依照何太傅的指点进行了一番修改,然后才将文章誊抄到了贡院所下发的试卷纸上。
所有的这些,他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做完了,只可惜贡院之内不准提前交卷,他只得老老实实在里面待到了第三天才出来。
可当着这么多兄弟的面,他也不好直接问赵如意她是如何猜中题的。
反倒是赵如意一见到宋无忌便急切地问道:“怎么样?”
宋无忌只得冲她含蓄地点了点头。
赵如意一见,心里担心了三日的事终于放了下来,就双手合十低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谢天谢地。”
沈跃见得这二人眉来眼去的小动作,便嚷嚷着自己的牙都要酸掉了。
因为太子李仁并未到场,徐瑾之便成了所有人中最为年长的那一个,他自然不会跟着沈跃一般胡闹,而是具体问起了宋无忌考场里的事宜来。
之前两兄弟虽然闹过不快,可兄弟没有隔夜仇,又加之太子李仁从中调和,二人早就将之前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此刻又像以前那样亲密无间地坐在了一起。
“听得何太傅说,你竟压中了第一场的题?”一说起这个,就连徐瑾之都忍不住兴奋了起来。
宋无忌不想将赵如意也卷进来,就只得讪讪地笑了笑:“纯属运气罢了。”
“只是运气么?听何太傅说,你可是连作了三篇文章,不会正好另外两场也中了吧?”徐瑾之就笑着调侃宋无忌。
而宋无忌则是偷偷地看了赵如意一眼。
其实他也想知道,赵如意会不会继续猜中接下来两场的试题。

第182章被何太傅告了
这件事不但宋无忌在关注着,何太傅也一样在关注着。
相对于徐瑾之等人的兴奋,年近六旬的何太傅却更为忧心。
宋无忌虽然是他的得意门徒,他也希望宋无忌在这一次的春闱中脱颖而出,到时候他这个先生也跟着面上有光。
可倘若有人提前走漏了试题,那整件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
这至少就是一场科考舞弊案。
至少参加这一科的主副考官,就没有一个能脱离干系的。
可随着二月十二开始的第二场,和二月十五日开始的第三场的开考,何太傅的心就沉到了谷底。
他没想到他最不想看到的事,竟真的发生了。
不待第三场考试结束,他便将此次春闱的主副考官全都告了,罪名自然是提前泄露考题,人为地影响科考的公平公正。
他的状纸一出,满朝哗然。
自高宗皇帝砍过一批科考舞弊的人后,大周已经多年没有发生过科场舞弊案了,没想到竟还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这件事若是真的话,说不定又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主副考官们更是人人自危,生怕又遇着了高宗年间的那场大祸。
可没想这件事,天顺帝又选择了留中不发,甚至还放出话来,让主副考官们继续安心阅卷,为国甄选栋梁之才。
这让大臣们不免猜测起来,是不是因为宁国公世子宋无忌也牵扯其中,所以皇上打算网开一面?
很快这样的流言就传遍了京城,让赵如意变得寝食难安起来。
尽管宋无忌曾不止一次地同她说不要紧,即便天塌下来都有他撑着,可赵如意还是觉得是自己给世子爷闯了祸,甚至让世子爷有了性命之忧。
因此,她医书也看不进去了,绣活也不想做了,整日就是跪坐在西次间的暖炕上,偷偷地擦眼泪。
为此,二儿和三儿不知劝过了她多少回,她表面上故作坚强,可暗地里却是根本控制不住自己。
若不是想帮世子爷赢那个叫卓卫的人,她又何必费尽心思地回想着自己上一世抄过些什么。
倘若她没有回想得起来,也不会给世子爷惹来这些祸端。
说来说去,这一切都是她的错!
“怎么又一个人悄悄地抹起泪来了?”因为这件事,宋无忌这几日都忙着出门打听消息,并不在府中,因此当赵如意听到宋无忌的声音时就觉得有些意外。
看着赵如意脸庞上那还没来得及擦去的泪痕,宋无忌就有些心疼地道:“怎么又哭了?过不得半日你这眼睛又会肿得和桃一样。”
宋无忌的语气中半是嗔怨半是心疼,他在仔细打量了赵如意一阵后,就对着候在屋外的三儿喊道:“让周芮家的煮两个鸡蛋过来,给如意的眼睛消肿。”
赵如意一听,就连忙制止道:“周大娘说这些日子鸡蛋都涨到三文钱一个了,哪能就这么祸祸了。”
“这怎么能叫祸祸了?就是一两银子一个,这钱咱们也得花!”没想宋无忌就很是霸道地同赵如意道,“你要是真心疼钱,平日里少流些眼泪就成,你不知道我看到你那红红肿肿的眼睛很是心疼么?”
宋无忌说完这些,却没听到屋外的三儿回话,也就有些不太高兴地喝道:“屋外到底有人没人?这差事到底有没有人当?”
候在屋檐下的三儿一听就连忙答话道:“有的有的,我这就去厨房里传话!”
说完,她就一溜烟地跑了。
宋无忌瞧着就冷哼道:“我越来越觉得使不动你身边的这几个丫鬟了,每次都要用吼的,她们才会动。而且最近怎么总是看到三儿在你身边当差,她那个姐姐二儿呢?跑哪躲懒去了?”
“哪有!”赵如意一听就赶紧辩解道,“前段时间你给添福派了那么多活,他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就把二儿使过去帮忙了。”
“只是去帮忙么?”宋无忌听着直挑眉,“我怎么记得这两个人私下里好像有点什么?”
说完,他就故作沉思状。
赵如意听着就红着脸道:“如果郎有情妾有意,凑一对也未尝不可吧?如今添福不是已经做上管事了么,再过得两年也该到了婚配的年纪了吧?我这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呀!”
“好一个‘肥水不流外人田’,”宋无忌听着就笑道,“可别忘了,你自己都还没嫁作人妇呢,就这么热衷于给人牵红线,做红娘?”
赵如意听得先是一愣,随后看着宋无忌道:“世子爷也看了那西厢记?”
“略微翻了翻吧!”宋无忌不好意思承认他将那些谈情说爱的杂书给赵如意之前都翻了一遍,里面有些桥段他至今回想起来都会有些面红耳赤,也不知道赵如意看了是什么感觉。
两人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谁都没有再提赵如意之前为什么会哭的事。
其实不用问,宋无忌心里也知道,赵如意是为什么哭。
虽然他之前也好奇赵如意到底是如何提前知晓今年的考题的。
毕竟赵如意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除了徐瑾之和沈跃他们几个,她也不认识什么人,就更别说去认识今年的主考官,而且还要说动人家冒着生命危险将考题告知她。
要知道自高宗年间处决过那桩大型的舞弊案后,几乎就没有人敢拿自己的性命冒险了。
因此,宋无忌便选择相信这只是一场巧合,他压下了心中的好奇,没有多问赵如意一句话。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如意才更觉得内疚。
不一会的功夫,三儿从厨房取了两枚剥了壳的水煮鸡蛋过来。
宋无忌将鸡蛋留了下来,却把人遣了出去。
除了赵如意,他还是不怎么习惯身边留人服侍。
他取了一枚鸡蛋在手心里把玩着,直到那鸡蛋不怎么烫人后,便让赵如意枕在了他的腿上,然后用鸡蛋轻轻地帮她揉搓着眼睛。
“以后不要再这么傻乎乎地哭了,我不是说过了么,哪怕天塌下来都有我替你撑着。”宋无忌的声音轻轻柔柔的,细细地开导着赵如意,“更何况这件事,皇上一直都没有下定论,而是让那些人抓紧时间阅卷贴榜,也就是说,一切都还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糟。”

上一篇: 《巨星降临陆凡小说》在线阅读-陆凡赵金麦...

下一篇: 最新小说杜若腾顾纤纤农门厨娘飒翻天全文阅...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