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池彦(后娘闪耀)精选章节阅读-高质量小说后娘闪耀推荐阅读

时间:2023-04-18 18:01:4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到了汴京,我这才知道师傅和池彦竟然都来头不小。
师傅谢空青,是御医谢家的三公子,是谢家最天赋异禀的孩子,可他不想拘泥在汴京这方寸之间,选择去民间游历,给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诊治。
池彦是池国公府的小世子,他从小身子不太好,所以才跟着师傅学医游历,主要是为了调理身体。
因着我们家对池彦那点救命恩情,国公府对我们很是感激照顾。
池彦的母亲国公夫人很喜欢我,还跟后娘说:「杳杳和彦儿既是师兄妹,又有青梅竹马的情谊,不如两家结亲吧。」
后娘笑了笑:「孩子们都还小,等过几年再说吧。」
国公夫人就作罢了。
池彦却不知从何得知,跑到后娘跟前,泪眼汪汪地问:「伯娘,你不喜欢彦儿吗?」
后娘望着他,哭笑不得。
池彦嗓音哽咽道:「伯娘,我会对杳杳好的。」
后娘便说:「那你去问问杳杳。」
池彦还真跑来问我了。
我睁大眼睛,连连摇头:「不行,不行,我都当你是弟弟的。」
池彦「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委屈巴巴地控诉:「杳杳,你也太欺负人了,就算不喜欢我,可无论从年纪还是从入师门的时间,我都比你大吧,怎么就成弟弟了?」
我看着他,觉得又好笑又可怜:「从小到大都这么爱哭,还说不是弟弟?」
池彦被我气跑了。
12.
池彦留下一封信,居然不声不响就跑去从军了。
国公夫人被气得半死,又深知自己儿子看着温和,其实就是个犟脾气,一旦决定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国公爷倒是很看得开,如今海晏河清,从军也不会有什么危险,让他去锻炼锻炼也行。
我隐约觉得这事跟我有关,有些心虚。
这时宫中传来消息,有贵人病了,御医都束手无策,只得找到师傅这儿。
我跟着师傅急匆匆进了宫。
病倒的贵人是太子妃。
她从高处跌下摔伤了头,醒来后什么都记得,却独独将太子忘了。
太医院几位老太医轮番上阵,都说太子妃这是脑内淤血沉积,影响了记忆。
太子受不了太子妃忘了自己,每日不事朝政,日日夜夜守着太子妃,惹得圣上大发雷霆。
众人没办法了,想让师傅用「解剖术」试试,清除脑中淤血。
我初见到太子妃时,宛如见到天人,差点忘记跪拜。
太子妃沉稳大气,「解剖术」如此奇异,她也全盘接受。
反而是太子反复发疯,反复反悔。

几番挣扎后,他还是放弃了。

他说自己可以忍受太子妃一辈子都记不起他,但不能忍受太子妃离他而去。
可最后还是医治了,因为太子妃坚持。
过程之艰险不多赘述,万幸结果是好的,太子妃醒了,恢复了记忆。
这次的诊治,也让我一战成名。
从此人们提起神医赛华佗时,也会提到他有个女神医徒弟,妙手回春,尽得赛华佗的真传。
后娘大摆筵席,为我庆祝。
张婶拉着我的手,啧啧感叹:「人的命运真是莫测,还好那时候你没去做童养媳,不然哪还有如今的女神医,你娘当初骂我骂得对。」
「人的命运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后娘神采飞扬,对着师傅盈盈一拜,「杳杳能有今日,多谢郎君教诲。」
师傅耳朵都红了,手忙脚乱扶起她:「姜娘子不必多礼。」
这两人明明彼此都有情意,可一个是闷嘴葫芦,一个对嫁人意兴阑珊,竟硬生生拖了那么多年,没有半点长进。
张婶看不下去了,从背后推了后娘一把,直接把她撞进师傅怀里,笑道:「都是自家人,就别客气了。」
说完就把我拉走了,让他们独处。
13.
后来我开了间医馆,其他时间就在后娘开的书院教医术。
二妹妹和三妹妹也都在里面教书。
后娘开的书院,跟一般的书院不一样,她说要重视基础教育,读书识字是基本,开的课程也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从书院出来的女学生,不管在哪儿,总能找到自己一席立足之地。
池彦偶尔会从军营给我寄信来。
初次收到他的信,展开就一句话:「杳杳,我已经很久没哭了。」
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这也让我肯定,他跑去军营从军,确实是被我激的。
我提笔给他回信:「师兄,保重身体。」
那是我第一次叫他师兄。
想象着他看到信时的神情,我忍不住笑了。
从 7 岁相遇,我们从未分别如此之久,还真有点想他了。
后娘终于同意嫁给师傅了。
谢家人热泪盈眶,他们都说,本以为师傅这辈子会孤独终老了。
后娘和师傅找我们三姐妹谈心。
师傅说得很真挚:「我此生唯你们阿娘一人,决不负她,成婚后,她也依然是那个奇女子姜娘子。我爱慕她,但她是自由的。」
与师傅的慎重比起来,后娘显得很轻松:「我决定再试一试,失败了也没关系,换一个就是。」
师傅看着后娘,眼睛里写着几分委屈。
那模样竟有几分像池彦。
哎,我又有点想池彦了。
后娘和师傅大婚办得很体面,十里红妆,轰动汴京。
但池彦没回来,胡蛮大军入侵,边疆局势已经越发紧张。
我对着叫了近十年的师傅,改口叫阿爹还有点不习惯,直到他拿出了一套医术孤本给我,我喜上眉梢,那声「阿爹」叫得格外顺溜。
第二天,我就包袱款款,去了军营。
边疆打起来了,急需军医。
我求了太子妃,太子妃又去求了太子,太子给了我旨意,允我去军营帮忙。
我一路风尘仆仆,赶了十几天的路,总算见到了池彦。
14.
时隔四年未见,池彦已全然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了。
他身姿颀长,五官轮廓褪去了花团锦簇般的精致漂亮,越发锋利和坚韧,身上也平添了一股冷肃之气。
他如今已是个小将军了。
看到我时他惊了一瞬,很快又恢复平常,安排我去给受伤的将士包扎。
我们俩都很忙,谁也顾不上谁。
一连忙了近月余,我正在帐篷内,给一个小将包扎手臂时,外面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吼叫声:「赢了!我们赢了!胡蛮子大军败退了!」
接着,整个帐篷内原本呻吟不已的伤病残将都激动起来,欢呼声铺天盖地。
我身处其中,突然由衷地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汴京传来陛下旨意,大军回朝,接受封赏。
直到回汴京的路上,我这才跟池彦能认认真真说上话。
太久没见,池彦给我的感觉实在陌生,我突然觉得生疏和羞怯,不知该从何说起。
池彦却卸下一身的冷肃,又恢复成我记忆中的模样,蹲在我面前,眼巴巴地瞅着我:「杳杳,我再也未曾哭过了。」
我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不知我当初那句话,对他造成的心理阴影有多大,居然记到了现在。
他看我笑了,也跟着笑了,然后紧紧看着我,突然低声说:「杳杳,我很想你。」
这么多年了,他的眼神还是一如既往地清澈干净。
我轻轻「嗯」了一声,道:「我也想你。」
他双眸瞬间亮了,耀眼夺目,刻进我心里。
池彦退敌有功,被封为了三品的安远将军,赐将军府,我也被封为太医司马,成为当朝第一个有官职的女子,震惊朝野。
如今陛下年迈体弱,早已把朝政交到太子手中。
给我封官是太子和太子妃的意思,即便不少官员反对,也都被太子驳回。
太子妃道:「只是个医官,你们到底在害怕什么?」
「再说了,我们大夏何时规定了,女子就不能在朝为官了?」
那些人翻遍了三纲五常祖宗规矩,也没找到说女子不能为官的。
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15.
22 岁时,池彦被封为镇国将军,我终于嫁给了他。
那时太子已经继位,太子妃也被立为皇后。我和池彦大婚那天,皇后赐了很多礼品,贺我们新婚。
婚后我和池彦夫妻恩爱,琴瑟和鸣。
我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他们后来都成为了大夏出色的将领。
每每再有战事,我也会以军医身份随军出征,我的夫君在前方征战沙场,我在后方治病救人。
我们夫妻的故事,传遍整个大夏。
普通百姓在教育女儿时,也会拿我举例:「要努力读书,将来做个为国为民的好女官。」
女子除了被困于后宅,似乎又有了新的希望。
后娘当初那句「女人当自强」,如劈开黑暗的曙光,照进了我平凡又浑噩的小半生。
把我从淤泥中托起,给了我全新的方向。
我从年轻稚嫩的将军夫人,慢慢变成了将军府的老夫人。
我的一生经历繁多,待到垂垂老矣时,丈夫战死,儿子战死,我们池家满门忠烈。
当皇朝国土岌岌可危时,池家的女人们也没有退缩。
她们穿上战甲,像她们的夫君,像她们的父兄一般,冲进沙场,抛头颅洒热血,为守护每一个平凡的百姓而战。
因为她们永远记得:

女人当自强。

我忍不住还嘴:「我爹要是知道你虐待他女儿,肯定会从坟里蹦出来骂你。」
后娘砸锅摔碗,连连冷笑:「放屁!就他做的那些见不得人的破事,他敢骂我,老娘骨灰都给他扬了。」
我埋头喝粥,眼泪都流到了碗里。
喝起来,是苦的。
3.
我卖身为奴的事,似乎刺激到了后娘。
她好像又变了个人一样,一扫之前的浑噩,突然就变得坚毅了起来。
就像做了一场梦,梦醒了,人也清醒了。
她不再打骂我们,每天都起早贪黑,去城里打零工赚钱,换些米和面回家。
我就带着两个妹妹去山上挖野菜。
太平盛世,又风调雨顺,村里其他人的日子都过得还不错,所以没人稀罕这些野菜。
山上的野菜很多。
我们挖了茼蒿、马齿苋、麦瓶草、荠菜,还摘了槐花。
满满当当,三大筐。
经过村口时,寡妇张婶看上了我的野菜,用 3 个粗面馒头换了我们一筐野菜。
正好挖了大半天,我们姐妹几个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我边啃馒头,边问张婶为啥不去山上自己挖,山上到处都是。
她说懒得去。
好久没吃馒头了,我狼吞虎咽,噎得直翻白眼。
「这是多少天没吃东西了?慢点吃,别着急。」张婶给我端了碗水,「你爹做的那破事吧,是不厚道,但人死为大,他人都埋进土里了,你娘还这么计较,有啥意思啊。」
她边吐瓜子壳边瞥我,又打量一眼我那三妹:「我估计你爹就是想生个儿子,所以才去找外室,哪个晓得居然又是个丫头,要我说啊,你爹就没有那个生儿子的命。」
我不说话,埋头啃馒头。
张婶平日里挺无聊的。
她是个寡妇,而且是个漂亮的寡妇,村子里的婶婶伯娘都提防着她,生怕自家的汉子被她勾了魂去,谁都不愿同她多亲近。
所以她总喜欢拉着我聊些家长里短。
也不管有些话,对我这个才 7 岁的孩子说,是否合适。
张婶聊兴上来了,滔滔不绝:「你卖身那事我听说了,你娘心可真黑!那曹府可是大户人家,有泼天的富贵,我家大壮在曹府当小厮胖了好多,你就算去做丫鬟也都是享福的。」
「你娘就是想让你做免费老妈子,你想啊,你要是走了,你两个妹妹这样小,谁来照顾?」
张婶不太喜欢后娘,因为村里人总拿她俩比。
后娘没嫁我爹之前,张婶是村里最漂亮的一枝花;后娘来了后,一枝花的名头就落到了后娘头上。
所以张婶有事没事,总爱编排后娘。
但这回,我觉得她说得很在理。
馒头吃完了,要回家时,张婶又拉着我说:「大丫,婶子娘家村里的乡绅,他儿子比你小 2 岁,虽然身体不太好,但长得唇红齿白,像观音娘娘身边的小童子,他家想找个童养媳。」
「你猜礼钱能给到多少?」她神神秘秘地伸出两根手指头,啧啧感叹,「足足 20 两!」
张婶拍拍我的肩:「大丫,你长得好看,肯定能被选上,你回去跟你娘说说。」
絮絮叨叨说了大半个时辰,她总算聊尽兴了,依依不舍放我走了。
4.
后娘知道这事后暴跳如雷,抄着砍柴刀闯进张婶家。
两个死了丈夫的女人,在院子里打得鸡飞狗跳。
我躲在一旁偷看。
后娘气得发疯,拿着砍柴刀指着张婶说:「给人做童养媳,给人当奴才有什么好的,你别教坏我家孩子!」
张婶看后娘都动上刀了,闪身躲进屋里不敢出来。
两人隔门对骂。
「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你还急上了,那乡绅家家财万贯,大丫嫁过去是当少奶奶的,我看你就是看不得大丫好!」
「我呸,要你在这假好心,那小少爷什么情况当老娘不知道是吧?你反正已经是寡妇了,也不差这第二回,你这么眼馋,那你去嫁啊。」
那一战,张婶被后娘打服了,也骂服了。
从那以后,她再见到我,也只是撇撇嘴,不敢再多说什么。
那天我被后娘拎回家后,她神情严肃,语重心长地对我道:「你们不要像我一样,活了半辈子,活成个笑话。」
「人在世间安身立命,不是非要靠男人,靠卖身!靠山山倒,靠男人男人跑!女人当自强,别给自己丢脸!」
她说别给自己丢脸,不是别给我爹丢脸。
都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女人要自强自立的说法,跟我以往所见所闻完全不一样。
细品之下,却又有种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隐约觉得,后娘应该是个好人。
5.
倒春寒,家里破破烂烂,到处漏风。
我们几个冻得脸色铁青,也找不出一件厚点的衣裳御寒。
后娘瞥了一眼我们:「你们三个去院子里劈柴,运动运动就不冷了。」
她又看中了我们挖的野菜。
没再去城里打零工,而是在家捣鼓了半天。
我看她把野菜洗干净,又裹了一些面粉,用大火蒸,又炒了一些料,闻起来香极了。
她说那叫「蒸菜」。
她在准备忙活那些野菜,就让我们把以前面铺的破板车收拾干净,一切妥当了,就把那叫作「蒸菜」的玩意儿推去城里卖。
我跟妹妹继续去山上挖野菜,挖完野菜就去摊子帮忙。
野菜大家都吃过,但「蒸菜」没有,这是个新鲜吃法,第一天居然很快都卖光了。
张婶有点酸溜溜:「你娘那姿色,只要往摊子前那一站,肯定不愁卖啊。这经商跟卖身为奴有什么不同,都下贱,谁也别瞧不起谁。」
她又开始管不住她那张嘴了。
我也头一回反驳她:「我娘说了,我们靠自己双手赚钱,不丢人!」
张婶愣住了。
第二天,第三天,都很顺利。
卖了半个月,我们居然攒下了五两银子。
后娘很高兴,歇了一天,给我们添了一些厚衣衫,把呼呼漏风的破窗也重新修补了一下。
到了晚上,她又剁了些肥瘦相间的猪肉,包了顿饺子,个个皮薄馅厚,圆鼓鼓的,很可爱。
我和两个妹妹开心傻了,半天不敢动筷子。
后娘瞅我们那没出息的样子,噗嗤一声笑了:「都愣着干嘛啊?吃!放心吧,以后咱家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她夹了一个饺子,放到三妹妹碗里:「大人的事跟你没关系,以后但凡你两个姐姐有的,你也会有。」
三妹妹瞬间眼泪汪汪,小心翼翼地喊了一声:「阿娘。」
「好孩子。」
后娘怜爱地摸摸她头发,转头又恶狠狠咒骂了句:「狗日的陈之涵,都是他造的孽!」
那饺子是真好吃呀。
轻轻咬一口,鲜嫩的汁水在嘴里爆开,舌头都要香掉。
吃饱后,后娘又装了 8 个饺子,让我送去张婶家。
张婶诧异极了,我笑眯眯地解释:「我娘说了,我们之前吃了你的馒头,这是回礼,做人要知恩图报。」
张婶又一次愣住了。
她接过饺子后,扭扭捏捏跟我说:「大丫,代婶子谢谢你娘。」
6.
休息了一天再去摆摊,就多出了好几家新摆的蒸菜摊。
「蒸菜」看似简单,可蒸的火候、时长都有讲究,特别是配的料汁,那个才是灵魂。
他们依样画葫芦模仿,虽然卖得比我们便宜,但却没我家的好吃。
我们还是全都卖完了。
收摊回家路上,后娘跟我说,蒸菜再过几天就不卖了,以后模仿的人会越来越多,且野菜慢慢也要过季了,得寻点别的营生。
自上回跟我谈过心后,后娘似乎就把我当成大人对待了,家中大小事都会讲给我听,时不时会教我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她说,有些道理你们现在听不懂没关系,以后慢慢就懂了。
摆摊闲暇时,她还会教我和妹妹们认字读书,用筷子蘸了水在桌子上写字。
二妹天真无邪地问:「阿娘,女孩儿也要读书吗?我们又考不了状元。」
后娘摇头笑了:「读书可不只是为了考状元。」
她微微仰起头,双手衬着尖尖的下巴,闭上眼睛陷入了沉思,沉默了半晌,睁开眼睛道:
「人这一辈子,时间的长度是有限的,我们每个人呀,穷极一生也不可能去到这个世间所有的地方,更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但是我们去不了的地方,书本可以带我们去,不了解的事物,书本可以帮我们去了解。」 
「有的人呢,读书是为了功名,有的人读书是为了钱财,所以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后娘将目光徐徐看向了我:「但我希望,你们能从读书中获得的是一种力量,一种沐浴在阳光下坚毅生活的力量。这种力量能让你不用依附于男人,不再轻易被命运所左右,不再惧怕黑暗。」 
我们姐妹似懂非懂地点头。
感觉那一刻,后娘在闪闪发光。
有天,我和妹妹们在山上挖野菜,突然听到断断续续的哭声,三妹妹害怕地躲到我身后,我却不怕,毕竟是半夜睡过坟场的人。
循着声音找到崖顶,声音是从崖下传来的。
我伸长脖子,探头往下看。
崖下两丈处的歪脖子树上,竟挂坐着个小郎君,约莫跟我差不多的年纪,生得粉雕玉琢,玉雪可爱。
他抱着树干,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我看他可怜,忍不住出声安慰:「你别哭了呀,我拉你上来。」

上一篇: 《楚千漓帝夜沉》小说免费阅读-小说推荐楚...

下一篇: 凌欢秦封全文免费阅读-凌欢秦封最新小说凌...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