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重生之门从造导弹开始林晨辉》全文-重生之门从造导弹开始林晨辉大结局

时间:2023-03-28 15:01:1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一定要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电话里,首长继续说道。
林晨辉本来睡眼惺忪,但是当他听出来首长的身份之后立刻精神抖擞。
“谢谢首长的关心,我代表101基地全体成员感谢首长的慰问。”
挂掉电话之后,林晨辉立刻组织101基地全体成员开大会。
因为上级批准了建造航母的计划,所以101基地迎来了新的任务。
这个任务是为国家,也是为他自己。
只要国家拥有了自己的航母,林晨辉也能从系统那里得到奖励。
得到了奖励之后,他就能投入更多的积分,生产出更多高科技的东西。
经过几场大战,外国人对华国人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现在,全世界各国都知道华国人是不好惹的。
趁着这个短暂的和平时期,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坐稳现在的地位,不管将来有任何敌人挑衅,国家都有拿的出手的武器应对。
“接下来,我们要加快研发的步伐,所以,我宣布,升级科研基地。”
“这里的设备很多都是建国初期就已经在用的,已经跟不上我们的科研水平了。”
“我计划,一周把整个基地的科研设备全部更新换代。”
“在这之前,我需要大家学会使用一个工具。”
说着,林晨辉直接把一个笔记本电脑从背包里掏了出来。
在坐的所有人,除了许淑晴,都没有见过这种科幻的玩意儿。
“这个小东西,叫笔记本电脑,它的本体,实际上是一台便捷的计算机,它不仅能用来计算,还能用来操控和解析,当然,也适合储存。”
“我希望大家一周之内能掌握住它的使用方法。”
“一周时候,我们的所有工作都将用上电脑。”
这一刻,他意识到,如果想要让整个国家的军工高速发展,就必须先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
如果想提高科技水平,就必须让某些划时代的东西横空出世。
电脑这玩意儿,就是划时代的东西,未来的战争,根本离不开信息化。
“林院士,这么小的一个东西,也能计算数据么?”
有人举手提出质疑。
“请同志们放心,就这个薄薄的小东西,性能绝对不会比机房的那些大家伙差。”
“而且,它的储存功能更强大,回头它就是我们最好的工具。”
“待会儿我会把电脑分发给大家,暂时一人一台,这个东西,只要接上电就能用,很方便。”
林晨辉继续介绍道。
“从现在开始,我们101要彻底提升科技水平,如果想为国家增加国防力量,我们自己首先要足够高端。”
“等我们基地彻底改造完毕之后,后续的发展才算刚刚开始。”
他虽然只是一个普通人,也不知道人类的历史进程到底是怎么从工业化向信息化发展的。
但是他知道,网络和电脑这个东西绝对是划时代了。
现在,天上已经有了三颗北斗卫星,能全球定位和导航。
不过,后续更是要多发射几枚卫星,早点占领太空。
林晨辉一番话结束,站着的众人全都没听明白。
林晨辉也知道,自己现在解释那么多也没有用,只能给大家一些时间慢慢去接受新事物。
大会结束,林晨辉乘坐电梯来到地下十层下午仓库。
整整两百台笔记本电脑已经被02军工厂3D打印机打印了出来。
笔记本被整整齐齐的放在实验台上,林晨辉带着几名士兵,一起把它们放进了小拖车里。
十分钟之后,101基地,每一位院士的手里都拿着一台崭新的笔记本。
接下来,林晨辉又拿出一本厚厚的手册,给每个人发了一份。
“等你们都学会了使用电脑,后面的事情就轻松多了。”
“就这个小东西,也叫计算机?我提着感觉也不重啊!它怎么计算和储存数据啊?”
有人疑惑的问道。
许淑晴站在一旁,连忙走上前去解释。
“晓不晓得咱之前原子弹的公式?后续的一些计算和验证全是这个小东西算出来的。”

第227章
“可别小瞧这个小东西。”
许淑晴信誓旦旦的解释道。
听到许淑晴的解释,众人才稍微愿意相信林晨辉的话。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把大家的办公区域整改一下,所有人,开始按照使用说明书学习。
现在,笔记本是有了,林晨辉觉得可以发展下一步计划了。
目前,整个基地的供电,依然是依靠从外部接过来的电。
因为电力远距离输送,本来就会消耗掉不少的能量。
加之现在工业水平有限,并不是全国上下都能用上电。
林晨辉觉得,这个时候,02军工厂3D打印机又能派上用场了。
既然打印机的动力来自四个核聚变心脏引擎,那就意味着它能源源不断的燃烧,也就可以用来发电。
或者,干脆让它复制一台新型发电机,给整个基地供电,或者说,用一些新型材料,利用太阳能发电。
想到这,林晨辉立刻坐着电梯去了地下十层的机房。
爬进打印机的指挥室中,他轻轻启动了正在休眠的机器。
林晨辉轻轻呼唤着人工智能的名字。
“我在。”
下一秒,小艺的声音响起。
“你能不能打印出发电机,或者太阳能发电板?”
林晨辉开口问道,面对人工智能,压根不需要寒暄,因为这玩意儿没有感情,只听命令。
虽然它也能和人谈心,但那也只是它身上自带的程序而已。
“主人需要什么类型的发电机?或者是什么类型的太阳能板?”
“大型发电机,能维持一个工厂电力系统的那种,太阳能板的话,当然是性能最好的那种,不过,也不能太过显眼,最好不被暴露的那种。”
他突然想起来,太阳能板大部分都是黑色的,如果在整个基地外围铺满黑色的太阳能板,这冰天雪地的世界,很容易暴露基地的位置。
“小艺明白了,这里有很多产品可以供您选择。”
随着人工智能的语音响起,林晨辉面前突然浮现出一幅巨大的全息投影,投影中,有许许多多的大型发电机。
“不行,这些都需要燃料,而且都太大,不太行。”
林晨辉看着那些玩意儿摇摇头。
核动力航母的驱动不正是靠核反应堆来发电了,一艘核动力航母需要的电量可比一个基地需要的多得多。
如果能在整个基地装一个小型的核反应堆,那供电这一块应该就不成问题了。
“小艺小艺,有没有核反应堆式的发电装置?”
林晨辉继续问道。
“有的。”
话音刚落,林晨辉面前的全息投影突然换了画面,一台台缩小版的核反应堆在他面前浮现。
“暖心提示,如果需要打印核动力装置,会影响小艺的核原料,核原料消耗完毕之后请即使补充新原料。”
小艺继续说道。
“你本身是核聚变做动力,但是如果要是打印使用核原料的东西,会消耗你自身的原料是吧?”
“好的,我仔细考虑一下。”
其实02军工厂只是一个初代3D打印机,所以说,它终究是要淘汰掉的,或者说,将来自己可以在得到系统奖励的积分之后对它进行升级。
现在耗费一点核原料,对它来说也无伤大雅。
浏览着全息投影上的产品,林晨辉最后把目光定格在了“灵龙一号”核反应堆上。
这种反应堆是林晨辉重生之前的时代的产物,华国自己国产的牌子,采用了核裂变技术。
更重要的是,它的体积比较小,长款各十米,高十四米,相比于那些大型的核反应堆来说,它比较小巧。
101基地本来空间就不是特别大,刚好适合这种小巧的核反应堆。

第228章
至于以后这个反应堆怎么维护和发电,林晨辉还需要向小艺请教。
虽然,他重生之前了解过,所谓的核反应堆并不是利用核能直接发电,说到底,核反应堆就是利用核原料产生的热能把水烧开,烧开之后的水产生蒸汽从而推动发电机发电。
所以,说白了,核反应堆就是用核原料烧开水。
只不过,相比与煤炭,核能更加的环保和省力。
一小块核原料所产生的能量,能抵得上几百公斤的煤炭。
“打印灵龙一号核反应堆。”
“好的,正在激活打印系统,本次打印的产品需要的时间过长,预计十分钟,请耐心等待。”
紧接着,林晨辉面前的全息投影突然消失,随即出现在他面前的是3D打印台,随着机器开始运转,灵龙一号核反应堆正式开始打印。
看着灵活的机械臂在打印台上飞速的运转,林晨辉简直瞠目结舌,之前打印战斗机和坦克的时候,他已经被人类未来的科技所震惊到了。
但是当这一次他再次看到打印机打印更加高端的产品时,他整个人彻底的傻眼了。
究竟是什么样的科技水平,能生产出这么完美的东西。
随着时间的流逝,灵龙一号核反应堆已经彻底完成。
即使隔着很远,林晨辉都能感受到核反应堆上金属的温度。
简直不要太完美!
“灵龙一号核反应堆已完成,刚刚打印出来的产品比较烫手,静置一段时间再接触哦。”
人工智能贴心的提醒道。
此时此刻,外面的人还不知道,整个101基地将迎来什么样的变化。
从此以后,101基地不再是破烂不堪的基地,从此以后,所有人将用电自由,用水自由。
一个现代科研场所应该具备的东西,101基地都应该具备。
此时此刻,林晨辉心中无比激荡。
从打印机上下来之后,林晨辉乘坐电梯来到了地上三层的位置,找到了警卫连连长王云龙。
“啥?核反应堆?林院士,那是干啥用的?”
身高一米九的王允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一时间跟你也解释不清楚,核反应堆就是烧锅炉用的,你现在能不能派几个人出去运水,我需要大量的干净的水。”

既然是烧锅炉,总得用水吧!没水就是干烧,干烧容易把锅烧烂。
“烧锅炉,林院士,咱基地可以有一个大锅炉了,足够咱上百号人用热水了,没必要再整一个锅炉吧?”
“再说,咱煤炭有限,半个月才运送一次物资,还是省着点比较好,一个锅炉就绰绰有余。”
王允龙解释道。
“王连长,我说的这个锅炉,不是烧开水用的,是很特殊的锅炉。”
“那,锅炉不是烧开水的,还能是烧啥的呀?”
王允龙瞪大眼睛质问道。
林晨辉一拍脑门。
“是烧开水用的,但是不是烧水喝的,是用热水产生的蒸汽发电用的,就是烧水发电的!”
“咱基地电灯太暗,长时间下去对大家视力有影响,所以我刚才搞了一个发电机,这个发电机是锅炉那样式儿的,需要烧水,你现在明白了不?”
林晨辉拼命的解释着,口音也被王允龙逐渐带跑偏了。
“哦!发电机啊!你早说不就完事儿了,我还以为你又添了一个锅炉呢!哈哈哈哈!”
听明白怎么回事的王允龙哈哈大笑了起来。
“对,就是发电机,所以,我得找人弄水。”
“咱基地的水井太小,吃饭够用,要是往里面灌水,还没从外面拉快。”
“不是,林院士,你告诉我,多大的锅炉,我看看需要几个人,咱这基地往北几百米就有条河,现在应该已经上冻了,但是抽几车水应该没问题。”

第229章
“嗯……”
林晨辉瞬间有些语塞。
他不知道该怎么和王允龙解释,自己这个需要烧水的锅炉有多大,总之,比普通的烧热水的锅炉大多了。
“也就,十米长,十米宽,十几米深的样子。”
“对,也就这么大。”
林晨辉展开双臂,对着空气大概的比划了一下。
这是他能做出的最详细的描述了。
可是听这描述的王允龙可是被吓了一大跳。
好家伙,十米长十米宽,十几米深,有这么大的锅炉吗?
这哪里是锅炉啊!
“不是,林院士,你确定,这么大的玩意儿,里面是烧水的,这得拉多少吨水呀?”
“这么大的玩意儿,烧锅炉?这三辆车水倒进去根本没反应。”
王允龙嚷嚷道。
他突然有些不太明白,林晨辉到底想干什么。
“王连长,我只是大概的比划了一下这个锅炉有多大,其实它里面需要装水的那一块没这么大,估计一半都不到,你别误会。”
“我搞这个玩意儿,主要是为了彻底解决咱基地用电的问题,只要里面的水不干,我们基地就能一直有电,一二十年不断电很轻松。”
“那,咱这个锅炉烧啥?”
王允龙有些迷糊了。
“我说了,是核反应堆,用造原子弹的玩意产生能量,放着锅炉里,他就能烧水。”
“水一热产生蒸汽,蒸汽推动发电机,发电机源源不断的发电,就是这么个原理。”
林晨辉只好再解释一遍。
“哦……”
王允龙似懂非懂的点头。
“原来是这么个原理啊!怪不得需要这么多的水,要是用原子弹的材料烧水,那温度肯定高。”
“我明白了,林院士,我会安排几名战士去河里抽一些水,不过这可能比较费劲,但这是最快的方法了。”
“要是用咱井里的水,不知道放到猴年马月才能放满,所以,我们可以这样,一边往里面放井水,一边派人去河里抽水。”
“反正咱这荒郊野外的,冰天雪地,没有咱这更干净的水了,外面河里的水干净的很。”
“好,那就麻烦你和连里的同志们了王连长。”
“这样吧!我先带你参观一下我们的这个大锅炉。”
“好,我正想说呢!到底啥样的锅炉这么大,哈哈哈!”
“在下面的机房吗?”
王允龙激动的大叫。
“对,就在下面,目前别人还不知道,我还没告诉大家。”
“行,我保密。”
王允龙点点头。
紧接着,二人一块上了电梯。
坐着电梯来到地下十层的机房,当王允龙看到打印台上的巨大无比核反应堆时,整个人直接僵在了原地。
“这也是打印出来的?”
王允龙颤抖着声音大叫,他本来以为打印机能打印出飞机坦克这种玩意已经很不可思议了。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这玩意儿还能打印出这样的庞然大物。
高耸的核反应堆,几乎已经碰到了机房的天花板。
还好当初这最下面的这一层建的比较高,不然根本装不下。
“林院士,这个就是你说的核反应堆吗?这也太大了吧!”
王允龙忍不住感慨。
他整个人几乎都被吓傻了。
“王连长,这个还是小型的核反应堆,比这更大的多的是,只不过我们基地只能放的下这么一个小型的。”
“况且,太大的维护起来太麻烦,一个小型的足以。”
“这个小反应堆,完全可以驱动一艘巨型航空母舰。”
“咱基地也没有太多用电的设备,所以,用这一个核能反应堆足够了,以后可以掐断外界的送电线路了,只保留电话线就行。”
想到这,他脑子里又突然蹦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第230章
既然电力系统解决了,等忙完了这几天,自己可以再把通讯系统更新换代一下。
既然现在量子卫星在天上,不用白不用。
到时候,把卫星电话造出来,人与人就能实时通讯了,而且不用担心米国人和苏国人窃听。
毕竟,这些高科技的玩意他们现在压根造不出来。
“好好好,有了这个大家伙,咱以后能省不少电呢!”
王允龙欣喜若狂。
这一刻,身为军人的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
“林院士,你真是神人啊!这玩意儿太吓人了。”
看到王连长兴奋无比的样子,林晨辉嘴角掠过一丝笑意。
“王连长,这些都是小意思,米国人二战的时候就已经有核动力航母了,我们现在还没彻底追上他们的步伐,再过一阵子,我们的军工大力发展之后,就能把米国人甩的远远的了。”
“哈哈哈好,国家有你们这群科研人员啊!我们这些当兵的就放心了。”
王允龙激动的直跺脚。
时间跳到一周之后。
当灵龙一号成功蓄水并且开始运行的时候,林晨辉已经把整个科研基地的线路和电灯换了一遍。
相比于之前的白炽灯,新型的LWD灯更加节能环保,并且更加明亮。
而这个时候,科研基地的其他成员们也几乎掌握了笔记本电脑如何使用的知识。
这群人本来就是搞科研出身,一旦接触新知识,很快就能掌握。
大家惊讶的发现,这个扁扁平平的小东西,竟然蕴含着很大的玄机。
的确比计算机机房那些笨重的大型计算机好用许多。
看到大家都会使用笔记本了,林晨辉觉得可以开展新工作了。
“我刚才递给大家的这个小东西,名字叫U盘,别看这个东西小,他的储存能力,比大家的脑子好使的多。”
“现在你们手中拿着的,是五款航空母舰设计数据的随机一个,我需要大家用最短的时间把这些数据解析并且整理,最后传输到我们云端的服务器。”
“这些资料,都是国家的军事机密,是将来留给后世做参考的资料,所以不能有任何纰漏。”
“同志们,新的时代已经来了,而我们,将是未来科技的缔造者!”
林晨辉声情并茂的演讲着。
端坐在办公桌前的众人,在听到林晨辉的话后,全都激动不已。
航母的设计图和数据,好家伙,这可是航空母舰啊!
就连许淑晴,在听到航母这两个字的时候,也激动的不得了。
“喂!林大院士,你什么时候把航母的设计图绘出来了?!”
“真的假的?”
如果不是现在大家都在一块,她高低得给林晨辉两拳。
这家伙什么时候背着自己把航母的土都画出来了。
“我这几天一直在忙啊!”
林晨辉耸耸肩。
“行,竟然瞒着我,看我回头怎么收拾你。”
许淑晴“瞪”了林晨辉一眼,然后连忙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紧接着,她把U盘插到了笔记本电脑上,点开文件夹后,她整个人彻底僵住了。
此时此刻,电脑的屏幕上,突然跳出来很多文件,她点开一个,发现里面全是航母零件的设计图纸和参数,这些图纸和参数精确到了毫米。
而其他人,也纷纷打开电脑,大家看到的和许淑晴看到的一样。
一瞬间,整个科研基地直接沸腾,所有人全部起身尖叫。
原本守在门口的卫兵,被这突入起来的爆炸式的尖叫声吓了一大跳,连忙握紧了手中的钢枪。
“真的是航母啊!这些图纸都是你画的吗林院士?这得是多大的工程,多大的工作量啊!”
因为这太不可思议了。

第231章
“就是啊!林院士,这工作量也太大了,我是说你绘制这些图纸的时候工作量也太大了,这一个人在短时间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么多图纸的绘画和计算!”
又有一名女院士起身说道。
此时此刻,101基地上百名院士全都齐刷刷的看向林晨辉。
大家纷纷投过来敬仰的目光。
那些目光,简直像是在看神一样。
彻底膜拜!
面对众人投过来的惊讶而又崇拜的目光,林晨辉早已习以为常。
正所谓,系统在手,天下我有,这些都是小意思。
如果不是老子现在科技点用光了,用系统手搓出来一台航母也是很简单的事情。
到时候,恐怕能把人吓死。
“好了,大家也别太惊讶,这些都是我积攒了很久的东西,未来的一段时间,解析数据是大家的首要工作。”
“我们的航母计划已经正式开启了,现在我还不清楚国家具体要造哪个型号的航母,也不知道造几艘,但是,我们手头的工作要完成。”
此时此刻,外国人打死也想不到,他们所认知的工业水平落后的华国,正在大张旗鼓的搞科研。
一众首长围坐在办公桌前,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份报告。
年迈的老首长坐在最前沿,幽幽的吐出一口青烟,把烟屁股戳进了烟灰缸里。
“大家都是老战友老同志了,现在都看看面前的报告,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我希望大家能接受时代发展的步伐给我们造成的冲击。”
“现在,我们天上有最先进的飞机,地上有最先进的坦克和导弹,剩下的就要看水上的部队了。”
“这里有五个航空母舰的简介,大家仔细看看,我们具体先从哪个款式入手,如果要造,造几艘比较合适。”
老首长不紧不慢的说道。
此话一出,一众首长全都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大家本以为这次会议,是做战后的总结。
毕竟现在宝岛已经回归,约南战场上,米国人节节败退,战争胜利的号角基本已经吹响。
是时候做战斗总结了。
但是没想到,老首长竟然突然说要造航母了。
“首长,我们的科研人员,已经把航母设计出来了?”
一位首长忍不住开口说道。
“造航母这个事情,我从来都没想过,我们现在有这个实力了吗?”
又一位首长发话道。
至于其他人,则一言不发,大家都瞪大眼睛看着手中的报告,期待打开之后会看到什么内容。
“大家先把手中的资料打开看看吧!看完我们再做讨论。”
周首长在一旁开口道。
此话一出,众人立即低头翻看手中的资料。
从打开第一页开始,每个人的眼珠子都瞪的如牛一般。
所有人,自始至终都没有眨眼,直接一口气把报告翻看到了最后。
“这这这,这些看起来比米国人的航母都要先进啊!还有电磁弹射!这看着太不可思议了这!”
第一个首长开口说道,他就坐在老首长的我右手边。
“首长,我们的工程师,难道把航空母舰的图纸绘出来了?”
第二位首长激动的说道。
因为在大家翻看的这些报告里,夹杂着航母的图纸。
一个个巨型航母跃然于纸上,看起来真叫人喜欢。
“现在让大家看滴,都是我们的科研人员已经设计出来的,我们今天会议讨论的内容是,造哪一艘,造几艘,大家都发表一下意见。”
老首长开口说道。
相比于其他人的震惊,老首长和周首长就淡定的许多。
因为他们在第一时间看到这些图纸的时候已经被震惊过了。
两个人也是缓了好长时间才缓过来。
毕竟,这种幸福来的太过突然,一时间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第232章
听到老首长的发言,大家都若有所思。
毕竟,从前大家觉得,航母这玩意遥遥无期,如果要是能有一艘,别管什么型号,多大的排水量,大家都心满意足。
现在桌子上突然拜访着五艘航空母舰的设计图,这种幸福的感觉一时间让人冲昏了头脑。
“我觉得,如果要造,就造最大最厉害的,这样的话,米国人的船,就再也不敢到咱家门口晃悠了。”
“这个福特级就不错,不过,我总觉得这个航母的名字得改,福特听起来像是个洋名字,不如叫昆仑级,这样子更霸气一些。”
率先开口的依然是彭首长。
“我个人觉得,这个尼米兹级也不错,能搭载的战斗机更多,但是这个排水量有些大,十万吨。而且,这个名字我听着也不好听,总感觉像是个米国名字,不如改成太行级,或者是泰山级航空母舰。用五岳去命名。”
第二个开口的是朱首长。
“我觉得,这第三款就不错,辽宁舰,听着多霸气,而且这个吨位适中,很适合我们的国情,这个名字我也很喜欢,东北是我们的重工业基地,而且辽宁又有我们的造船厂,就造这个。”
第三个发话的是林虎。
“我觉得,无论怎么选,都是这三款最合适,既然要造,就造大的,火力这一块顶得上!”
“对对对,我也同意。”
紧接着,又有人举手表态。
看着众人都踊跃发言,老首长默默的点了点头。
“我觉得,刚才这三艘航空母舰,无论造哪一艘,都足以震慑住米帝国主义和北边的修正国。”
“只不过,我们还要考虑一下,具体的数量。”
“我觉得,一艘是远远不够滴,最起码要三艘。”
“先造辽宁舰,紧接着再造这个核动力的航母。”
老首长幽幽的说道。
此话一出,众人都表示赞同。
“至于刚才提议的,改名字这个问题,我觉得也不错。”
“不如就把福特改成昆仑嘛,把这个什么尼米兹,改成五岳之首的泰山,这样听起来也好听。”
很快,几位首长的意见便达成了一致,最后大家商议决定,先造两艘辽宁舰,然后紧跟着再造一艘“昆仑级”的航母,紧接着是“泰山级”航空母舰。
林晨辉接到上级的表扬,并且从首长的口中得知,国家计划开展建造航母的计划,首要任务是,同时打造两艘辽宁舰级别的航母。
林晨辉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直接乐开了花。
不管怎么着,只要能两艘航母率先下水,自己就能到账六十万科技点。
有了这六十万积分,自己就在在系统商店里为所欲为。
“首长,我还有一件事情想汇报一下。”
林晨辉举着电话说道。
“林院士,你尽管说,放心大胆的说。”
电话里,军委的首长也很兴奋。
“我在想,我们的造船厂工业水平有限,航母的建造难度很大,很多零件什么的,我觉得需要我们科研人员协助他们。”
“我想让我们基地代加工零件,造船厂只需要生产外壳和一些生活区的设备就行。”
“其他的通讯设备,包括火炮啊!导弹舱,燃料仓,还有指挥室,这些东西交给我来建造。”
“这样的话,时间能节省不少。”
如果真的把航母完全交给造船厂,就辽宁舰着吨位,没个十年八年根本捣鼓不出来。
就这种大家伙,放在21世纪初的华国也得搞个十年,更别说现在这个工业水平还不是那么先进的时代了。
说不定这一造就是十几二十年。

上一篇: 小说林可春李辉主角叫什么清风待月落-(清...

下一篇: (热推新书)《顾一一周寻》杂志后言-抖音...


 本站广告